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鍛鍊觀察力 學習說好故事

鍛鍊觀察力 學習說好故事

E-mail 列印
「作為媒體工作者,要善用五官,好好去觀察,抓重點,把故事放在對的脈絡下鋪陳。」在馬六甲拍攝期間,王俊富鼓勵同仁觀摩他們的工作模式,亦隨時把握時間,就技術層面即時 教學,讓同仁受益不淺。而人文真善美志工亦把握機會學習。

慈濟邁向五十周年,為了將慈濟志工在世界各地深耕的足跡呈現,2015年12月19日至22日,大愛電視臺節目二部經理王俊富、企編葉育鎏、導演梁明晄及《慈濟月刊》資深 攝影師蕭耀華一行四人,到馬來西亞檳城、吉打、吉隆坡及馬六甲分會,拍攝慈濟五十專案紀錄片。

王俊富數年來因《大馬慈濟情》的共識會議,曾多次蒞馬給予馬來西亞四地的影視同仁針對企劃、攝影等技術提供指導,他珍惜此次的拍攝機會,用心向在地的同仁團隊及志工再三說 明,並期待在節目播出後,能把整個拍攝過程做成教案,跟《大馬慈濟情》的同仁分享。

◎ 好作品背後的用心

2015年12月19日晚間八時,三十二位來自馬六甲及芙蓉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把握機會,聆聽蕭耀華的分享。

「我常說我不是天才,如果時間容許,對方不拒絕,不妨從不同的角度多拍。」大家總認為平面媒體只需要幾張照片即可,但其實平面攝影經營畫面亦需要時間,蕭耀華提醒大家把握 每一個六十分之一秒的快門,透過不同的角度取景,然後從中挑出精選。

蕭耀華分享多年來往返土耳其、巴基斯坦、緬甸等天災人禍頻傳地方所拍攝的作品及故事,讓他如何從見苦中知福,亦見證因為有慈濟志工的付出,而看見希望。

常常有人問蕭耀華,為何志工願意自掏腰包出錢出力,吃不飽、睡不好也要去參與國際賑災,蕭耀華的回答總是一貫地說:「只有真正參與過,你才會有辦法體會。」

參與多次國際賑災的蕭耀華,儘管報導趨向記錄慈濟志工與受災鄉親的互動過程,但他仍一貫用心觀察現場,用圖像呈現當地民眾在災難過後的生活狀態。

常有機會跟電視臺團隊一起出差採訪,儘管平面媒體和影像畫面有差異,但透過觀察如何架構故事、剪接畫面,讓蕭耀華對平面照片的鋪陳邏輯,亦有很大的幫助,此外,他強調圖解 的重要性,圖文相輔相成,才能完整呈現一則報導。

◎ 沒有黑板的教學

「平時多鍛煉觀察力,到每一個地方,都學著感受周遭的氛圍、氣味、聽到的、看到的、其他人在談論什麼……」王俊富總會在空檔或吃飯時間,適時引用採訪過程中對環境、受訪者 的種種觀察,為同仁提供不一樣的觀點,教大家去把故事說得更精彩。

「經驗可以分享,但教不來,要培養職業嗅覺,建立採訪經驗。」馬六甲靜思堂後邊河岸裡的水蜥蜴、拍攝馬六甲街景時遇到在雜貨店工作的慈濟志工,王俊富透過敏銳的觀察,隨時 把它們變成精彩的故事題材。

課堂上的理論課或實習課,跟現實總有些差距,而今現場觀察和參與,加上老師們適時引導,讓文字企劃盧湘繽獲益不淺,特別是王俊富提醒:「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不要急著拍,先 觀察。」對盧湘繽來說,平時礙於時間壓力,總會想急著拍攝,常在不甚了解的情況下,拍攝了太多用不上的畫面,王俊富適時的提醒和分享,對她猶如當頭棒喝。

今年6月才剛從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畢業,9月就投入馬六甲影視組工作,盧湘繽常懊惱自己總是錯過受訪者的精彩故事,這幾天與老師們的近距離接觸下,除了對故事如何鋪陳有了概 念外,她也瞭解如何與受訪者拉近距離、適時切入重點、事後保護受訪者的感受。

「很佩服他們可以在時間壓力下,快速的和受訪者建立關係,而且還挖掘出屬於對方的個人特色。」盧湘繽為之敬佩,也對接下來的拍攝企劃,更有信心與方向。

透過一堂又一堂沒有黑板的實習課,馬六甲團隊學習用心在每個過程中,並應用在自己的作品上;期許用更貼近社會大眾的方式,搭一座促成彼此了解的橋,把慈濟的美善故事傳揚出 去。

圖左 : 大愛臺節目二部經理王俊富、企編葉育鎏、導演梁明晄及攝影師蕭耀華一行四人,到馬來西亞進行採訪拍攝,當地影視同仁從旁觀摩學習。[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 早在10月24日,大愛臺團隊先行蒞馬,在檳城、吉隆坡及馬六甲進行田野預訪及勘景計劃。圖為王俊富向馬六甲團隊說明拍攝的目地與意義。[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 2015年12月19日晚間八時,三十二位來自馬六甲及芙蓉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把握機會,聆聽《慈濟月刊》資深攝影蕭耀華的分享。[攝影者:李經志]
圖右 : 近距離對大愛臺拍攝團隊的接觸和觀察,讓文字企劃盧湘繽(右二)為之敬佩,也對接下來的拍攝企劃,更有信心與方向。[攝影者: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