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結合環保教育 義跑不留垃圾

結合環保教育 義跑不留垃圾

E-mail 列印
近四千人報名參與的2015年黃絲帶義跑中,慈濟第二年應新加坡政府的關懷網絡(CARE Network)之邀,以「環保創造新生(Recycling Create New Life)」為主題,除了在會場設立環保推廣攤位,宣導垃圾不落地,同時進行資源回收。垃圾收集商也樂於合作,在賽程沿途初步分類資源和垃圾,義跑全程共回收了約 四百公斤的紙皮和紙張、四十三公斤鋁罐和一百四十七公斤塑膠類資源。

「參賽者多數不會主動找尋垃圾桶,只要一人亂丟,人人都會效仿。」大會外委的垃圾收集商負責人劉力達表示,以往義跑結束後會場隨處可見垃圾。2014年慈濟首次受邀在會場 宣導環保,垃圾量從2013年的六噸減至三噸,可見環保教育舉足輕重。當時會後乾淨的廣場令主辦單位留下深刻印象,因此2015年慈濟再度受邀,在義跑現場向與會者宣導垃 圾不落地、隨手做分類,並強調延續物命的意義。

◎ 民眾關注 環保議題視覺化

9月間新加坡再逢霾害,汙染指數一度攀升至兩百點以上的不健康水平。9月13日的空氣素質稍有好轉,義跑雖然如期舉行,但主辦單位顧及參賽者的健康因素,取消了十公里競 賽,另將六公里賽跑變更為六公里競走。

義跑終點設在樟宜監獄中心廣場(Changi Prison Complex),廣場上搭建了帳棚區,內有監獄與夥伴團體的主題展覽和活動。慈濟環保推廣攤位設立在顯眼的 帳棚區入口,在「環保創造新生」主題看板下,志工帶來了曾在慈濟七月吉祥月活動中展示的文宣品,如寶特瓶拼成的「新加坡水脈地圖」、「糧食資源磅秤」等等。

今年(2015年)的參賽者明顯減少,但仍有不少人在賽後進入帳棚區瀏覽展覽。「糧食資源磅稱」引起與會者駐足觀看,志工詳細解說,讓大眾清楚瞭解到生產肉類消耗大量天然 資源,也介紹素食是延緩氣候變遷最有效、最直接的應對措施。

慈濟的「新加坡水脈地圖」標明新加坡四大水資源,引起參賽者林永耀的興趣。他說在家也有力行省水,常將洗衣水用來刷地、洗廁所,他表示:「環境氣候變遷將使我們在未來面對 嚴重的缺水問題,如果人人能減少用水,不過度浪費資源,儘量重複循環使用如塑膠袋、瓶子,就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力。」

另一名參賽者吳培源在志工解說後很認同環保的重要性,他從翻閱慈濟簡介中,知道慈濟的環保收入是用於慈善,高興地表示,以後會將家中的回收物帶到鄰近的慈濟社區環保點。

◎ 以誠帶動 落實垃圾不落地

以往賽程沿途僅設垃圾桶,2015年慈濟與垃圾收集商合作,垃圾收集商協助將賽程沿途初步分類的資源交給慈濟做回收。到達終點後,參賽者都獲贈一袋禮包,包含了飲料、食 物、紀念品等,包裝比往年簡化和減少。慈濟志工也在樟宜監獄中心廣場設立六個資源回收點,每組由三、四人站崗,鼓勵參賽者將手中的飲料或食物吃完,再把包裝分別投入塑料 類、鋁罐、紙杯或垃圾的分類桶中。

此次參與的六十三名慈濟志工當中,有二十位人醫會成員。在供水區不停忙碌的林文豪醫師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帶領醫護人員參與環保活動,「很高興人醫會有機會參與社區活動,希 望他們可以學習到環保知識,並將環保意識融入各自的工作崗位。」

人醫會志工何意莒與陳玉心二人提著資源回收袋,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當她們見參賽者席地而座的草地上有任何可回收的物品時,總是面帶微笑地請他們投入資源回收袋。何意莒 說:「雖然天氣悶熱,但能不讓垃圾落地,保護環境清潔,我做得很歡喜!」

義跑籌委會主席張偉政讚歎慈濟對於環保推廣的付出,他認為:「環保教育結合黃絲帶義跑,不只是一個促進健康的活動,同時也提升民眾環保意識。」誠如今年義跑的主題「朝向接 納之路(The Road to Acceptance)」,不僅更生人期待重新被社會接納,環保的迫切也是每個地球子民需要面對和接納的事實。

這次義跑中,慈濟共回收了近六百公斤資源,垃圾不落地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垃圾減量,讓物命延續、資源重生。

圖左 : 一年一度的黃絲帶義跑中,六組慈濟志工在會場擺設了資源分類桶,引導參賽者將資源和垃圾隨手做分類。[攝影者:黃大倫]
圖右 : 志工運用以寶特瓶拼成的「新加坡水脈地圖」,向參賽者宣導珍惜水資源。[攝影者:黃大倫]

圖左 : 人醫會志工陳玉心(左)與何意莒(右)二人提著資源回收袋,穿梭在人群中撿拾回收物,也面帶笑容地請參賽者將地上的回收物投入袋內。[攝影者:黃大倫]
圖右 : 回收的資源在交給回收商之前,志工都會先整理、包裝妥當,確保衛生和節省存放空間。[攝影者:黃大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