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幸福家園社區 真正幸福的人

幸福家園社區 真正幸福的人

E-mail 列印
結束2015年冬令發放大活動,18日早上各地志工分成七路人員進行社區訪視關懷。同時,也將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的訊息帶給大家,邀請參與祈福。

第二組人員有兩位台灣花蓮及大林慈濟醫院的王健興及洪鍾閎大醫王,在昆明志工楊戈的帶領和三位人文真善美,前往「幸福家園社區」進行訪視,在這個社區關懷四戶人家,有一戶 因外出,另外三戶在大醫王及志工的互動下,展開溫馨燦爛的笑容。

◎眼盲心地寬

第一家的余先生外出,訪視志工一進門就熱絡招呼雙目失明的余太太、八歲罹患自閉症的女兒余小妹,以及老岳母,一家人看到志工來,非常的興奮。隨後兩位大醫王也進到狹窄的空 間裡,楊戈拿了紙和幾張回收的紙張給小朋友,余小妹就自顧自地畫了起來。年輕的大醫王洪鍾閎特別喜愛小朋友,和她玩得好開心,問兩位大人怎麼不帶孩子出去走走,和人群相 觸,奶奶說:「她一出去就到處跑,我追不上啊。」

余太太雖然看不見,但是心地善良,兩位大醫王和她聊天時,余太太非常感動,頻頻道謝大家的關心。奶奶身子骨算是硬朗,個性也很開朗,對於女兒家裡難為的情況,無怨悔的幫忙 照顧外孫女。

另外一位大醫王王健興坐在一旁和余太太聊起她的眼睛、關心孩子的事。他問:「眼睛還好嘛。孩子呢?」開朗的余太太說:「很好、很好。」同時表示,雖然看不見但是快樂就好, 正向的言語令人動容。接著,楊戈送上結緣品,有麵、有餅乾、還有「幸福來『鈴』」,在楊戈的帶動下,全家大聲祈願「幸福來『鈴』」。

談話中提到,附近鄰居張先生的情況;余太太表示,認識慈濟是因為張先生的母親引介,慈濟人馬上就來關懷。接著,余太太感動於慈濟團體的美善,對於證嚴法師的慈悲心也非常感 恩。

藉今日台灣來的大醫王來關懷,他們一家人歡喜地前往住在附近張先生住處。一路上,余小妹牽著楊戈的手可開心著,洪醫師告訴母親要讓孩子多接觸人群等等情形,孩子的心才會打 開心門。並鼓勵媽媽、奶奶,可以帶孩子一起來接受社區舉辦的歲末祝福感恩會,感受溫暖美善的氛圍。

◎身心障礙 愛心滿滿

家住公寓大樓二樓,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張先生, 1999年因為父親往生,精神上一時無法接受,逾十年時間,身體呈60度彎曲,行動相當不方便。看到楊戈和志工們到來非常 歡喜,彎著腰、艱難移動緩慢的腳步,頻頻招呼大家坐到沙發上。他的父親已不在,母親原本正常的工作,因為要照顧兒子,上班很不穩定,家庭收入頓顯困難。

幸好母子兩人篤信佛教,樂觀堅強又善良;有時母子倆人會到附近的愛心食堂打工,不怕面對的困難,更是認為可以把這份愛心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婉拒別人幫忙。透過慈濟人的關 懷,他們聽聞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兩人馬上發願,要每天捐一元善款幫助別人,也主動爭取要拿竹筒投入愛心,這樣的行為令旁人很感動。面對兒子的情況,他的母親發願,只要兒 子病情穩定,生活能自理就要出去做志工。

這日,他的母親恰好外出上班,大夥兒到來增添幾許熱鬧。透過善心人士介紹,目前張先生接了一個可以在家裡工作的機會;就是在玩偶熊身上黏上一朵朵的乾燥花,一隻做好約有三 十元工資,他說:「正常人做一天可以做一隻,我大概要一星期的時間。」但是他並不埋怨,還說熟悉了後就可以做快一點,並指著沙發旁放著已完成的三隻,現正在做第四隻。從他 的身上,看到了身殘心不殘的樂觀進取態度。

兩位醫師和他聊起身體的情況,並且叮嚀該注意的事情。比如坐姿、常走動等等,並且特別的告訴他,用個鬧鐘提醒自己動一動。

◎苦難身畔 愛不斷

互動中,楊戈特別請兩位大醫王為張先生解釋素食對身體的好處,因為張先生在發願素食後,曾經因為長輩的聲音,中斷了一個月。一直來,她都說明佛法的因緣果報,不希望他因為 破戒而和眾生結惡緣,在兩位醫生的解說後,張生生篤定的表示「不會了,不會了。」一旁的楊戈玩笑的說著:「醫生講的話真有用,我講他都不聽。」現場引起一陣笑聲。

大夥兒要離去時,張先生堅持送大家,一夥人在樓梯口道別,見他揮著手,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志工再次大聲地問:「要聽誰的話。」張先生毫不猶豫的說:「醫生說的話要聽。」 他和前來的志工相約和余家奶奶一家,前去參加歲末祝福,兩家人因愛的延續更親近了。

此時,楊戈提起張先生還沒有發病前,在社區裡經常看到一位九十幾歲高齡老奶奶,在垃圾推撿拾東西,他上前詢問之後,得知老奶奶的兒子生病不能工作,於是學佛的他不定時的接 濟母子二人。後來老奶奶的兒子往生,張先生也發病之後,倒變成是老奶奶關懷他家;時常會送蛋、送些蔬菜默默的幫忙。

當提起這位老奶奶,余太太也馬上呼應,因為她也是受過這位老奶奶的幫忙,老奶奶總是說:「你家孩子這樣需要照顧,而你的眼睛又看不見,大家互相幫忙是應該的。」這股愛的力 量不停的循環在苦難人身畔。

又走訪一位楊爺爺,卻是好巧的在他家門口遇到,志工們奉上結緣品,也為他戴上志工親手編織的愛心帽。爺爺好開心,志工離去時,只見楊爺爺揮手依依不捨的說:「你們真是好 人,這帽子好舒適好暖和呢……」

◎甚麼叫做苦

透過訪視個案,服務於大林慈院的洪鐘閎醫師,體悟到當人遇到困難時,其實很容易就被擊敗,如果這時候身旁的人,給他正向的想法,這種愛的交流是會給予很大力量。而當你得到 許多愛的時候,看到比你更需要愛的人,你就會再將這份愛傳出去,這樣不斷的循環,當然愛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澎湃。

懷著感恩的心情,他說:「從冬令發放和訪視個案,他了解到自己擁有的真的太多了,更深深明白知足的快樂。」,其實,只要大家有一份愛心,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互相取暖。因 為洪醫師也有個小孩和余小妹一般大小,而他也有帶動兒童社團,所以知道如何與孩子互動,他說,就是想辦法讓孩子開心就對了。

另外,來自花蓮慈濟醫院的王健興醫師,提到前幾日發放時,看到六、七十歲的長者,擔個竹籃把發放物品放進去。他覺得這包米可能都比這位長者的體重還要重,不太忍心放下去, 鄉親仍指著籃子說:「放進去,放進去。」真的是很不捨,但是看到鄉親們都會互相幫忙,讓他非常很感動。

今日訪視,讓他很震撼一位盲人可以這麼地樂觀!還會想要幫助他人,而另一位先生雖然是身體行動不便,但是心地是這般的健康,懂得要自利利他,真是難能可貴。他語重心長地表 示:「有機會真想帶自己的孩子來看看,甚麼叫做苦。」

鄉親們心寬念純,即使一個吊飾,一些餅乾就可以很開心,他們真的很知足。而身為醫師來關懷他們,真的是很有福報;也感動昆明訪視志工的用心付出。

帶著大家來的昆明志工楊戈也表示,透過一次一次的訪視關懷,覺得悲心越來越強,更能細心地同理他們的苦在哪裡。因此,自己的智慧成長也不斷增長,她覺得訪視不只是陪伴,期 望他們有朝一日能手心向下幫助別人,那就是真正幸福的人。

圖左 : 兩位醫師和張先生(中)聊起身體的情況,並且叮嚀該注意事情。[攝影者:陳忠華 ]
圖右 : 王健興醫師溫馨的叮嚀張先生,要時常起來走動,可以用個鬧鐘設定時間提醒自己。[攝影者:陳忠華 ]

圖左 : 余太太(左一)雖然看不見,但是心地善良,兩位大醫王和他聊天膚慰時,余太太非常感動頻道謝。(右二王健興醫師,右一楊戈師姊)[攝影者:陳忠華 ]
圖右 : 在門口巧遇楊爺爺(中),兩位醫師奉上結緣品,也為他戴上帽子,讓爺爺非常地開心。[攝影者:陳忠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