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愛護地球 資源分類自身做起

愛護地球 資源分類自身做起

E-mail 列印
身穿橘色T恤的臺南首府大學餐旅系及烘焙系的四十四位學生,3月5日早上在烘焙系龔靜宜老師帶領下,搭乗遊覽車在早上九點,來到雲林縣北港鎮慈濟北港聯絡處的環保教育站, 了解回收資源分類及實際參與體驗環保分類。

慈濟志工把握因緣宣導環保,安排有DIY、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塑膠袋分類、資源分類等實作及一堂環保緣起的課程。首府大學學生分成四組,由二十七位志工配合引導開始分站學 習與解說。

DIY區慈濟志工林明珍指導學生們使用丟棄的各色打包帶,巧手再編織成賞心悅目的各式吊飾或書籤,長桌上展現打包帶做成的魚、蓮花……等成品讓學生們觀賞。明珍說:「同學 們早,大家平時有沒有常常看到這種打包帶,包裹或是紙箱常使用的,剪開後都是直接隨手丟棄,比較少會注意到其實可以再利用,今天就教大家製作小魚,非常簡單,只要將打包帶 裁剪成適當長短就可以做了!說簡單也不簡單,先示範給大家看,這可以當裝飾品也可以當書籤使用。」

學生們到塑膠袋分類區,慈濟志工林誘玉以掛著各式塑膠袋的看版先解說:「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仔細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塑膠袋?看看這裡掛著有多少種,可見塑膠袋的使用量有 多大。大家你們用過的塑膠袋都怎麼處理?」學生們回答:丟掉、回收下次再用。

誘玉跟學生們分享:「對,要再利用,但是最好不要用,自己隨身攜帶環保袋最好,還有回收的塑膠袋請洗乾淨之後要晾乾,若是非常髒或是無法清洗就不回收了,收納時可以運用技 巧稍微折疊就縮小空間了,塑膠袋有分PP、PE白、PE花、衛生紙的外袋屬於PPA,同性質的塑膠袋可以收納放在一起,待會大家實際來分類,用自己的手的觸感、眼睛分別外 觀、耳朵聽聽塑膠袋搓揉的聲音來判斷是屬於哪種材質的塑膠袋,好嗎?」

環保志工王錦豐和學生們在塑膠袋分類的過程中分享,海中的動物不幸往生後,在它們的肚子裡發現最多的是塑膠袋,因為人類的亂丟讓無法消化的塑膠袋賭塞它們的腸胃導致往生。

慈濟志工蘇月嬌負責資源分類區的解說,透過簡單的十指口訣讓學生們了解分類種類,一般知道的就是大項的分類如紙類、玻璃瓶、寶特瓶、塑膠……等,聽了志工的解說,學生們才 知道還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回收且再利用。月嬌告訴學生環保要落實在生活中,現今地球暖化嚴重,需要人人自身從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與降低物慾來救地球。

志工月嬌以自己隨身攜帶水杯為例說:「我每次出門都會帶三個裝滿水的保溫杯,請問大家是不是口渴了就到便利商店買瓶裝水,喝完隨手就丟造成環境髒亂;你們有沒有算過一天使 用多少張紙,紙張是用樹木製成的,要砍掉多少樹呢?還有使用過的餐盒要清洗過再回收,以免發出異味及孳生蚊蟲。地球如我們的母,因為人類的過度傷害已遍體麟傷,大家於心何 忍繼續傷害地球呢?要降低慾望且吃素,做到清淨在源頭才是保護地球的方法。」

就讀餐飲系二年級的許琳曼,因為居住在北港,所以提早到北港聯絡處的環保站,協助慈濟志工準備參訪時的物品與協助布置。琳曼說:今天是我第一次實際做環保感覺不錯,我在家 有把可以回收的東西回收,但是沒有像慈濟志工說得去細分,聽了慈濟志工的解說之後,了解原來身邊還有許多資源可以回收再利用,我想為了愛護地球,吃的用的儘量要使用到最 後,不要用了一次不喜歡就丟掉太浪費了。

因為北港聯絡處的設立與社區活動推廣班烘焙課程的因緣,住在台南的龔靜宜每週六都會來到北港授課指導大家製作點心。

在教育部雲嘉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協助下,辦理「淨化地球,溫馨關懷老人心」活動,學校安排將服務學習的課程融入本科系中,所以龔老師帶領學生親自為老人烘焙養生的糕 點,並到慈濟北港環保站學習資源回收與實作。龔老師說:「證嚴法師曾說用鼓掌的雙手來做環保,今天來參訪的學生中,有一半的學生在家中也有做簡單的分類,不知道還有塑膠袋 可以回收,希望學生們在實作的過程中,能吸收更多的環保資訊。」

吳柏輝將打包帶做成的多款樣式小魚飾品掛在帽簷邊,大家看了哈哈大笑,柏輝說:今天才知道打包帶可以巧手變成漂亮的飾品,資源的回收愛護了地球,也是永續發展、延長物命, 後代子孫才有好的環境。

陳廷育驚訝的表示:不知道寶特瓶可以製作成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物品,回家會與家人分享。

大二的儲光廷在家裡有做分類,但是塑膠類和鋁箔包會放在一起,經過志工的解說了解資源分類有這麼多項,塑膠袋的區分和如何分辨,例如塑膠袋有霧面和光滑之分,要洗淨再折疊 好回收;電池會汙染土壤一定要回收。

在寶特瓶區,志工陳宿芬準備了寶特瓶的瓶片及聚酯粒還有製成品,讓學生們摸摸由寶特瓶製成的毛毯、衣服,宿芬說明使用寶特瓶的原色製作不需要大量的水,十二支可製作假髮, 問學生們假髮有何作用?學生們回答給罹患重病需要的人使用。宿芬分享寶瓶的蓋子可以做文具、掃把、文書夾、三角錐……請大家最好不要使用一次性的用品,隨身攜帶手帕及環保 餐具。有些人覺得在路上撿回收會丟臉,其實只要心中想著是盡一己之力愛護地球,就不會不好意思了,但要注意安全喔!

實作之後由志工楊欣融為學生們解說資源分類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回到學校或家裡,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做資源回收與分類。

由於北港聯絡處目前正在進行整修工程,在克難的環境中依然安排整齊清潔的場地,讓學生們體驗環保實作,為了感謝慈濟志工安排課程與溫馨的接待,龔老師與首府大學的學生們, 特地帶來了自己親手製作的低油、低糖、低鹽的小點心送給慈濟志工,表達感謝之意。

圖左 : 臺南首府大學學生許琳曼(中),第一次參與環保分類,了解原來身邊還有許多資源可以回收再利用。[攝影者:蔡宜達 ]
圖右 : 慈濟志工林誘玉(中)向臺南首府大學學生解說塑膠袋材質,鼓勵學生自備環保袋,最好不要使用塑膠袋。[攝影者:蔡宜達 ]

圖左 : 就讀臺南首府大學的儲光廷(左)表示在家有做資源分類,今天親自參與分類才知道塑膠袋有不同的材質,最好是不要使用。[攝影者:吳惠富]
圖右 : 臺南首府大學學生吳柏輝,將打包帶做成的多款樣式小魚飾品掛在帽簷邊,展現資源回收再巧手變化的成果。[攝影者:吳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