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譜寫音樂與心靈的樂章

譜寫音樂與心靈的樂章

E-mail 列印
慈濟大愛媽媽走入人群、進入校園,藉靜思語字簡意深的內涵,散播善的種子,除了陪伴小小孩童外,更利用時間參與成長班的活動,吸收新知,充實自己,走更遠的路。本次活動邀 約音樂治療師劉怡欣老師,為學員詮釋音樂的另一層意義與對心靈的影響,顛覆了我們對音樂狹隘的認知。

◎柔能克剛 繞指柔

劉怡欣老師,有一個美麗又療癒的名稱「音樂治療師」。什麼是音樂治療?用音樂真的可以治病嗎?是所謂的SPA療癒音樂?輕音樂?古典樂(莫扎特、巴哈)?是不是只要利用音 樂,就可以不需吃藥而逹到治病的效果?劉怡欣老師輕聲柔語,為學員的一連串疑問,帶來了國外先進的醫療資訊,給音樂重新詮釋,讓大愛媽媽知道如何透過音樂來舒鬆壓力、改善 親子關係,在音樂中如何與孩子互動的一些小小的技巧。

音樂治療在臺灣,還是一門很年輕的行業,全臺實際參與工作者也不過約十五位左右,在醫院中普遍歸建於復健科或精神科。每個人對音樂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喜歡輕柔音樂,有人喜 歡節奏快的歌曲,因為每個人對音樂有自己的偏好,所以没有任何一首歌是可以適合每一個人。目前在學術上的研究,也没有任何一種音樂是可以單純的透過聆聽,去達到療癒的效 果。「没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這是我要給大家的第一個觀念。」劉怡欣老師如此說。

音樂治療不僅僅是聽音樂放鬆,而是透過音樂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彼此互動達到我們要的目的。音樂的方式可以是「聽音樂、唱歌或跳舞,也可以是玩樂器、創作詞曲、節奏到練習樂 器等等」。基本上音樂治療是一個目標導向,知道目標是什麼,再來加以設計。

劉怡欣老師深入淺出的為學員們,講解了目前音樂在醫療領域中,可以扮演的角色,更以親身在國內外接觸到的個案分享,與大愛媽媽共譜一曲音樂與心靈的交響篇章。

◎困難重重 天籟揚

音樂治療工作中,最常見到諮詢的對象是自閉症的孩子。自閉症患者大多語言表逹能力不好,欠缺社交能力,與人交談時,他們的眼神是没法固定專注於對方,其實自閉症的孩子是喜 歡跟人接觸玩耍的,只是他們找不到方法。

因此,可以透過音樂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互動中讓他有律動感,學習與人相處的方式與專注力。以他熟悉的音樂做為一個媒介,讓他有很愉快的學習治療過程,而這些愉悅的 經驗,會在他的記憶中留存,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這就是音樂治療的方式。

現在社會工作忙碌壓力大,親子之間互動不足、溝通不良,人與人之間情感表逹不流暢。當生活中有壓力時,音樂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來幫助放鬆、放慢自己的腳步,在柔性的音樂 中自問,怎樣讓自己更開心?從正向去思考、組織自己的生活。

正向的提問,可以影響注意力與思考的角度。臺灣之光吳季剛小時候就很喜歡用手帕幫芭比娃娃做衣服,愛他的媽媽没有制止他,而是從正向思考這個問題,幫助他,鼓勵孩子去嘗 試,肯定他的天賦,愛終成為一個最強力的後盾。

適當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能力,正面鼓勵取代處罰效果相對是比較好的,壓力變成阻力或助力可以有所不同。所以當壓力造成身心不適時,我們可以用音樂來舒緩情緒,專心聆聽 配合深度呼吸,來趟SPA洗滌心靈之旅,讓身體徹底的放鬆。劉怡欣老師說:「三分鐘的時間,你將會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心中有愛 夢起飛

課堂上,大愛媽媽們相當感興趣的提出問題,老師也都詳細地為大家解惑。周芳蘭的女兒有耳蟲困擾(聽覺處理異常的現象)、陳玉彩的失眠問題、黄玉秋的親子關係、張淑女的照顧 親人壓力等等,原來大家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與壓力。

今天的課程,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幫助大家解了惑,知道利用音樂來放鬆舒壓,以正向的溝通鼓勵,取代負向的處罰,來改善人際關係。音樂治療不就是「心寬念純,一切唯心而 己!」

接近尾聲,劉怡欣老師用吉他為大家獻唱一首歌,代表她內心的祈望──「我有小小的愛,大大的夢想,擁抱你,疼惜你,我愛你!」她希望學員們都能有小小的愛、大大的夢想,做 別人生命中的貴人,當她愛的種子,散播到各處,祈求大地世間和諧平安,大聲對週遭的人說出「我愛你!」

圖左 : 岡山大愛媽媽成長課程,由司儀陳慧香以「修慧-多聽多學智慧增長」揭開序幕。[攝影者:凌翠蓮 ]
圖右 : 大愛媽媽歡喜付出,利用時間參與成長班,吸收新知,充實自己,走更遠的路。[攝影者:凌翠蓮 ]

圖左 : 學員們認真學習手語〈綠葉成蔭〉,大家融入音樂聲中,手勢一致,展現整齊之美。[攝影者:凌翠蓮 ]
圖右 : 黄玉秋師姊表示,聽了這堂課後,可以利用音樂來放鬆舒壓,以正向的溝通鼓勵取代負向的處罰,來改善親子關係。[攝影者:凌翠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