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義診服務 翻譯志工不缺席

義診服務 翻譯志工不缺席

E-mail 列印
為低收入、沒有保險的民眾服務,慈濟醫護人員、志工,加上一臺慈濟大愛醫療巡迴車組成的義診團隊,4月3日進駐南加州聖塔安那市(Santa Ana)男孩和女孩俱樂部 (Boys and Girls Clubs of Santa Ana),為民眾義診。

美國慈濟南加州橙縣聯絡處自2013年起,每年在聖塔安那市舉辦三次義診,由慈濟提供醫療專業人力及志工,俱樂部提供場地及翻譯志工,這是2013年8月啟動義診後的第八 次;一百位的病人中,有三十八位是回診病人,顯見該區民眾已對慈濟建立信心。

◎視病如親 民眾很認同

經過兩年半的經營,慈濟在聖塔安那的義診,已經接引許多社區英語、西班牙語雙語志工,許多是固定班底,這次來了五十位,等於兩個病患就有一位翻譯人員。

志工有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等,陳福民醫師鼓勵學醫的年輕人要以人為本,「每個病患都是一個人,不是一個號碼!」人有自己的本性、生命與家人,「假設那個病 人是你的親人,你要怎麼做?這就是視病猶親的觀念。」

來自墨西哥的胡安‧卡蘭薩(Juan Carranza),是鐵工廠的工人,他第二次來到義診現場,在等待看診時邊讀靜思語書籤,滿心歡喜地說:「我已經二十五年沒有看牙 齒了,來這裡我可以檢查牙齒,洗牙,真是非常好!」慈濟義診對他而言,是很重要的日子。

◎分享竹筒 慈少幫翻譯

「我很幸福,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來幫忙義診,告訴病患慈濟是什麼,教他們手語和竹筒歲月。」一大早慈少楊淳聿與父母、妹妹一起來,爸爸楊奕宏負責義診前置作業,媽媽蘇慧 情是真善美志工,她和妹妹都參加橙縣慈少(慈濟青少年團),負責帶小朋友做美勞,帶動手語,全家一起做志工,不亦樂乎。

義診的病患大多只懂西班牙語,負責翻譯的慈少翁艾眉,讓鄉親直誇她西班牙語流利,沒有口音;以前義診時,她都是幫民眾翻譯病情,這次則是陪伴候診中的孩子,用西語讓他們瞭 解〈愛與關懷〉的歌詞、說竹筒歲月的故事,她覺得兩種工作都很重要。

「送出滿多的,師姊妳看,都快送完了,滿多人要的。」在出口負責發放竹筒的志工洪發開心極了。慈少在候診間說竹筒,志工在出門發竹筒,相得益彰。

◎校園計畫 到幸福社區

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曹英嬌教授在她開設的「溝通不良的輔導(Conseling in communication disorder)」課中,邀請學生到慈濟當志工,共來了十位,其中趙同學(Christopher Chao)主修健康科學,已經參 加過三次義診,他負責西醫站的病歷資料,從與病患的實際接觸中,趙同學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對自己所學也有幫助。

因為參加橙縣越南靜思語讀書會而認識慈濟,越南裔志工陳昆(Quong Tran)帶著太太和兩個年幼孩子參與幸福校園發放計畫,首次參與義診讓他非常感動,很希望把慈濟 分享給他的越南同胞,他說,「越南社區的民眾都渴望付出,一定會非常喜歡慈濟。」

正逢春假期間,病患人數稍減,但志工服務熱情不減,義診提供西醫、牙科與中醫看診,量血壓、測血糖與膽固醇、藥局給藥服務,共有醫護人員二十四人、雙語志工五十人,慈濟志 工八十二人,服務病患一百位,一百六十五人次,發送竹筒約五十個。

義診,因橙縣幸福校園計畫,每週讓聖塔安那市兩所低收入小學的六十位小孩,帶食物背包回家;進而發現貧困社區的醫療需求,而發展出義診活動,期待幸福能從校園、家庭一路延 展到社區。

圖左 : 預計九點開始的義診,民眾六點多就來到義診的駐點排隊等候。[攝影者:簡婉平]
圖右 : 慈少向等待中的民眾用西語解說〈愛與關懷〉的歌詞及帶動手語。[攝影者:林綺芬]

圖左 : 陳福民醫師抓緊空檔,為醫護人員、藥劑系學生及雙語志工分享慈濟志業與醫療人文。[攝影者:王純瑾]
圖右 : 牙醫師劉鎮西,幾乎每次義診都會到,他正幫一位膝上坐著小孩的婦人清理牙齒。[攝影者:蘇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