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體悟無常 解行並重

體悟無常 解行並重

E-mail 列印
20151025雲嘉見習課 雖是深秋時節早晨並不覺得冷,涼爽舒服的天氣,大林慈濟醫院感恩樓的古文物區,見習課學員約五十人陸續從雲嘉各地過來,雲嘉的慈濟志工穿梭在感恩樓展示區,為即將開始的上 課準備著。

◎記錄菩薩足跡 為人間留美善

什麼是人文?雲林人文真善美團隊的余景昇師兄問,緊接著為大家釋疑,人文 就是人品典範文史留芳,菩薩總出現在有需要的地方,人人慈善即時解苦難,慈濟人在哪裡?人文真善美團隊的使命,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立藏經,做社區記錄留下行善的 菩薩身影,也包含活動報導及人間菩薩的記錄。

專長錄影的雲林人文真善美團隊吳正隆師兄,強調人文真善美不只圖文影三合一,更是「人事理三合一」,為求真求善求美,擔負起「報」的天職,更以「導」為責任,用心於人間 事,慈濟人ㄧ直都在,有慈濟在人間有愛。

人文團隊中的李玉如師姊擅長撰寫文稿,與大家分享慈濟人如何守護及深耕社區,我們的生命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當你的心理需要溫暖的膚慰,當你的熱情可以無條件 的奉獻,哪裡有需要,慈濟人就在哪裡,人文真善美為慈濟留下珍貴足跡,為人間留下美善,也為我們自己留下亮麗的人生。

◎去除傲慢陶冶身心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

問訊是問候讚嘆對方德高如山,雲林慈濟志工李應昇為學員說明學佛的儀軌,頂禮是佛門最敬禮,是身心靈的修行,頂禮身段放下也寓意眾生平等,翻掌是承接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 上人說:「學佛行儀─學佛是為了訓練我們的恆心、耐心、清涼心,也是去除傲慢陶冶自我身心的課程。」

雲林教育團隊的黃昇傑師兄,是老師退休,受邀分享教育,他問學員為什麼教育能帶給我們希望?學員舉手後回答:「改變行為增加知識」。上人對教育的開示:希望在教育,好的教 育是教知以禮;育之以德,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規矩,從日常生活中開始。」

所以教育不一定在教室,例如家庭中的不和諧是因缺乏彼此的關懷,這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地方,如果把教育比做大樹,那教育就是在受教的過程中,調整枝幹生長的方向,為塑造完整 的人格,慈濟的教育以人文為中心,分享感恩尊重愛。

◎體悟無常 解行並重

正值壯年的王俊清,來自雲林縣虎尾鎮,今年四十一歲,六年前因身體不適,到大林慈濟醫院檢查,發現罹患肝癌而且是末期,經積極治療,病情得以控制,目前在家幫忙父母種菜, 因病體悟人生的無常,俊清發願利用餘生,貢獻力量服務人群。

因為對佛法很有興趣,俊清在經典上下了很多功夫,直到看了清涼大師在華嚴書抄中寫的一句話:「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心中隱約明白,在參與慈濟的社區 讀書會後,體會到應該讓解行並重,方能修福又修慧。上人提倡人間菩薩道,鼓勵大家走入人群,佛法在人群中修,方能與經典相應不致於淪為空談。

對佛法、對上人與慈濟都很有信心,覺得人心本善,人人都有如來真如本性,但是人的善心需要有人引導,上人把我們臺灣人的純樸善心引導出來,而且致力於社會祥和,讓大家都能 貢獻一己之力,把愛傳到國際,自己參加見習是想對慈濟有更多了解,這樣才可以與人分享,把愛傳播出去。

◎見苦知福 改變習氣

因為不愛做家事,吳思慧的哥哥常用這句話提醒她:「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起先不怎麼了解是什麼意思,請求哥哥說明才知道,原來上人帶領精舍師父們,秉持這樣的精神在生 活。

此時思慧才知道,雖然就業了在嘉義市的牙科診所當助理,但自己這麼年輕卻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一點家事也不幫,心中漸漸升起慚愧,思慧自忖,是改變自己的時候了。

媽媽是嘉義區的慈濟委員,哥哥讀大學參加慈青社,耳濡目染讓今年才二十二歲的吴思慧也想參與見習,走入這個善的團體,心想:試著做個手心向下的人,應該也不錯。

平常雖然上班,利用周末和資深慈濟志工、人醫會的醫生、護理師及藥師,一起到偏鄉往診,上星期去探視一個雙眼失明的阿嬤,醫護人員幫阿嬤量血壓,發現血壓偏高,詢問一旁呆 立的兒子是否有給媽媽按時吃藥?。兒子在一堆亂亂的物品中找出媽媽的高血壓藥後,竟用拋擲的方式給藥,讓大家相當錯愕。

醫護關心的問阿嬤用早餐沒?還沒吃呢!醫護成員拿出攜帶的三顆饅頭給阿嬤,她接過其中一顆,低頭猛吃一副餓過頭的樣子,環顧四周衣服物品到處亂扔,髒亂的環境,不知阿嬤過 怎樣的生活。對照阿嬤的生活及環境,平常屢有抱怨的思慧,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

以前思慧脾氣很不好,遇事不如己意脫口髒話,常常得罪人,接觸慈濟後,學會用同理心去想,換角度思考,講話前會三思,雖然習氣很難改,但記得上人說過,習氣不能因難改就不 改,思慧期許自己,處處努力與人結好緣。

◎心素食儀結好緣 蒲菜苦瓜悟佛法

一直護持慈濟,張淑貞是繳善款的會員,家住雲林縣元長鄉,因北港聯絡處舉辦社會推廣教育的課程,參加如何煮出美味的素食的「心素食儀」班,其中有學習到一道蒲蔡苦瓜,讓淑 貞印象深刻。

指導素食的老師表示,蒲菜很鹹在泡過水前難以入口,這就好像我們的心,必須有佛法的法水洗滌滋潤,起慈悲喜捨心才能利益人群,苦瓜很苦,象徵人生本來就是苦,但與蒲菜配合 一起燜煮,卻成美味下飯的一道菜,就像人生因有佛法法水沁潤,生活中的種種苦,方能轉化為甘。

慈濟志工合心培訓幹事周銀財師兄,期勉見習學員,應趁身體還健康時多做善事,不要遇到挫折時才到處求神問卜,慈濟是行善的團體,我們關懷別人,也接受別人的關懷,互相把愛 傳出去。

慈濟也是修行的團體,於人群中付出,在人事上用心,不是在經典上求,而是知而後行,去付出無所求,去力行佛陀及上人的教法,深入法,遇事才會有辦法,善惡拔河,人多的ㄧ方 才會贏,請大家明年繼續參與培訓上課,增加善的力量。

圖左 : 雲林教育團隊的黃昇傑師兄,受邀與學員分享慈濟的人文教育[攝影者:林榮興]
圖右 : 正值壯年的王俊清〈圖左二〉,六年前發現罹患肝癌末期,積極治療後,體悟生命的無常,想利用餘生奉獻力量服務人群[攝影者:林榮興]

圖左 : 年輕的吴思慧參加見習後,利用假日參與人醫會的偏鄉往診,見苦知福,樂於做手心向下的人,而且改善壞習氣,願意處處與人結好緣[攝影者:林榮興]
圖右 : 由於參加北港聯絡處的社推課程,張淑貞有緣參與見習,心素食儀課程中的ㄧ道蒲菜苦瓜,蘊含佛法,讓她深覺佛法在日常生活中[攝影者:林榮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