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上見習課 改變認知家長是孩子的模

上見習課 改變認知家長是孩子的模

E-mail 列印
「人為何要受教育?」「人為何要受這樣的教育?」教育是一件希望工程,人類的希望來自互助,在下一代身上灑播愛的種子,教導「為所益為、為所當為、而不是為所欲為。」說好 話需學習,更需練習,體悟付出當下,福已在其中,形成善的效應,將會產生善的循環。

雲嘉地區見習委員、慈誠培訓四月份第二次課程「慈善」,落實社區由各社區組隊長帶學員實地參與慈善訪貧;第三次課程於2016年5月22日在大林慈院共修,課程主題「教育 志業」,邀請教聯會陳建銘、吳金松講師談:「慈濟教育網路─愛在春風裡及慈濟教育理念─全人教育。」另有大愛媽媽王菲瑜談:「慈濟的愛─愛一直都在。」最後由精進組志工教 導「學佛行儀」。

教聯會老師陳建銘介紹慈濟教育網路、慈濟教育之功能及體系,以實務分享一一解說,讓學員了解慈濟重視全人教育,教育志業的特色,「向下紮根、向上茂盛。」成立「兒童親子 班」親子共營造溫馨家園,學校沒教的生活教育,親子共同成長;接續有「青少年成長班」,進入青少年後,帶領進入社區付出服務,再連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進入社會之前有 正確觀念,人文深耕創友善校園,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慈濟人一直都在最需要的地方。

慈濟的教育是全人教育,亦即從幼稚園開始,進而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博士班,希望在慈濟教育搖籃的陪伴下,孩子們一路長大、茁壯,不只成長知識,最重要的是成長慧命。 教聯會吳金松說:「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效果,家是永遠的學校,父母是終生的老師,上人教育理念,人心要積極,推動靜思語教學,落實生活中,靜思嘉言入校園,和風甘露潤心田, 做環保除了淨山、淨海、淨大地外 也要靜心田。」

◎身教重於言教 境教重於身教

大林慈院職工楊曉菁,非常了解上人理念,把握機緣參加見習,家中有兩位稚兒,原預定由家中先生照顧,因其在職課程受訓,故無人照顧,又不願錯失課程,帶來一對兒女一起上 課,小朋友也很配合在旁邊安靜畫畫。

「今天的課程改變我的認知,教育不是分數最重要,本性和人格才是最重要,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曉菁上課後分享說,「家長是孩子的模,平常小朋友都會學我們講話,反射大人的 行為,他們說的話讓我們反省到底說些什麼話,所以身教很重要。」

雙親是慈濟志工家庭長大的王中山,從小看父母投入慈濟受影響,「做好事、說好話。」今年暑假後準備上大學,趁等待就學空檔加入慈濟家庭見習。

跟隨父母腳步在社區付出,隨環保車做回收搬重物,到感恩戶家中修繕,問他:「累不累?」樂於助人的態度回答:「做這些很有意義,且有能力付出,很快樂。」對於今日課程心得 分享:「全人教育是培養做人處事態度,撒播正面能量,入學之後有意願加入慈青。」

一直默默護持慈濟的李麗娟,去年慈濟風波,覺得更要站出來支持慈濟,「慈濟是個非常偉大的團體,上人能夠把大愛之道,廣遍全世界全球做善事,需要更多力量,幫忙完成上人理 想。」故以見習行動支持。

四月跟隨慈濟志工去訪視,發現四大志業八大腳步中的醫療很重要,濟貧也很重要,見苦之福,她分享,「人一生病惡性循環,因病而貧,去幫助別人是非常美善的一件事,很有意 義,第一把身體照顧好,才有力量照顧比我們不幸福的人。」

麗娟從今天課程更瞭解慈濟教育網路對社會幫助很大,為什麼社會問題那麼多,人心的改變,基本上是教育體制沒做好,覺得人格教育要從小養成,慈濟在這方面教育做得非常好, 「就像建銘老師說的,從小紮根,往上茂盛茁壯,我晚接觸慈濟,小孩沒有從小接觸慈濟,如果能早一點接觸慈濟,小孩的人生道路更加寬廣。期許人人每天收看大愛電視台,淨化人 心,善念不斷啟發。」

慈濟教育宗旨在教化眾生回歸清淨本性,啟發「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性和生活本能,落實品德的全人教育理念,期待從淨化的心靈到淨化的社會,從善美的教育建立善美的人格,是 生活教育,是專業與道德並重。

圖左 : 今年暑假後準備上大學的王中山(中),趁等待就學空檔加入慈濟家庭見習課程。[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 一直默默護持慈濟的李麗娟(左),去年慈濟風波,覺得更要站出來支持慈濟,因此參加見習課程以行動來支持慈濟。[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 雲嘉地區第三次慈誠委員見習培訓課程,在大林慈院上課,課程主題「教育志業」,學員於本土文化區知心相契。[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 雲林精進組指導學員「學佛行儀」。[攝影者:王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