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五十周年慶 追尋早期足跡

五十周年慶 追尋早期足跡

E-mail 列印
「由於上人的一念悲心,創造了慈濟世界。在慈濟宗門裡以《無量義經》為中心思想,而慈濟的法門,就是一門力行的法門,那裡有災難,就有慈濟人的足跡,期許每人都能成為說法 人與傳法人。」司儀陳淑滿引言後揭開課程序幕。

為迎接慈濟五十周年,期使導覽志工更了解高雄靜思堂布展區「慈濟與上人故事」,4月16日下午在高雄靜思堂國議廳,舉辦一場研習課程,由布展策展人林淑娥帶領七十五位學員 追尋上人早期足跡。

◎3D立體繪製 場景從無到有

首先由人文真善美志工林道鳴分享,展場的場景先以3D繪製草圖,以紅磚和拱門作為設計的主軸,呈現出四、五十年代,重現上人出生到求法的足跡。

林淑娥說展區主題是分享上人的故事,為此志工們還遠到清水、豐原尋根。從上人出生地,實地勘景、考究、照相,跟著上人離家時走過的路線,重回現場走了一趟。團隊經過詳細考 證上人小時候住過的房子,應該是「土角厝、石頭牆」,都是展場不容易呈現的場景,所以展場的四合院是模擬上人清水老家而成。

「豐原座」是上人養父經營的戲院,早期是演歌仔戲、布袋戲為主。戲院位於豐原市前路、府前路上,但已於五十幾年前拆除,現為熱鬧的市場。因為「豐原座」與內灣戲院相似,所 以佈置以內灣戲院為藍圖。

日據時代學校端莊的玉川春枝老師總穿著白上衣黑裙,良好的教育形象,影響 人後來的辦學理念,也培養了上人在日後對於人們服裝禮儀的重視。特別是所有慈濟人的氣質表現,希 望大家都能有這樣端莊的儀表,也就是人格成、佛格即成。

◎變遷社會 體悟生命

光復後父親接手朋友的電影院來到豐原,當時環境買米、買油、醬油是黑市價(有錢人囤積),常常吃飯配鹽。養母病重住院,上人發願終身茹素為母消災,折己壽為母添壽,連三日 夢見在小廟內接受白衣大士賜藥。之後,母病漸好轉,不必開刀即康復出院。這就是上人發願茹素的開始。

1954年,上人的二弟罹患腦膜炎,上人在臺中醫院親自照顧了八個月,看盡醫院中的生老病死,對於醫護人員的濟世工作感到極為敬佩。這一段在醫院中的經歷,也影響了上人日 後創辦慈濟醫療與教育志業。

1958年夏天,由於家境日愈富裕,此時家中開了七間戲院,上人的養父因為生意太過於忙碌,導致高血壓發作而病倒在戲院,醫生來戲院為爸爸打降血壓的針後,上人為了讓養父 好好休養,便雇用三輪車送他回家,不知道高血壓患者不能移動,必須安靜的休息,所以爸爸當天就腦溢血,隔天即往生了。

上人開始追尋往生的爸爸在哪裡?在七天的佛事中,上人跟著師父誦經,在誦《梁皇懺》時,感覺到佛教的教育是這麼的好,佛教的理念是這麼超然。就想將佛法帶入社會,這第一念 種子落入心中,就因一套梁皇懺。

◎孝女的苦苦追尋

豐原寺妙廣老法師拿了一本「解結科儀」的書給上人,說:「這本書你拿回去看,就知道你爸爸到哪裡去了。」這本書每一句、每一條都是說「無常」。從那時開始, 上人就追究無 常,不再追求爸爸到哪裡去。這本經雖然不是佛教的經典,卻是上人生命中很大的啟示,

因《梁皇懺》上人了解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知道父親不可能墮入三途,因為他做人豪爽、對人有義。從那時開始,雖然上人還沒有出家,可是心已經不在家了。追求 佛法的意志堅定,每天早晨天未亮就到慈雲寺,就這樣子開始找到 一個人生的方向……

1958年7月間,養父猝然往生,在服喪百日之後,上人興起出家的念頭。第一次的離家雖然沒有成功,但上人並未因而打消此心念。在慈雲寺做梁皇寶懺的佛事經過七天,上人的 心逐漸安定了下來,開始天天跑慈雲寺,也參與了寺內僧團的執事生活。

◎在慈雲寺的日子

在慈雲寺住了一段時間,看見出家師父們,為了信眾所做的種種法事,體會了道場的生活,然而總覺得與自己理想中的佛法相距甚遠。在那段時間,讓 上人篤定了方向,要去追求真 理,也看清了佛法是無上的正法。

上人開始想要進一步深入了解佛法的內涵,慈雲寺的修道法師將自己研閱的印順導師著作《佛法概論》介紹給上人。並且不經意地提起作者是位無爭、無貪、無名利之心的修行人,這 讓上人留下深刻地印象。

此期間,上人也接觸了佛陀暢演真實本懷的大乘經典《法華經》,因此清楚人生的道路該怎麼走,也決定了這個方向而來追求。所以就開始計劃,怎樣進入佛門……

◎八七水災的震撼

1959年8月,臺灣發生了八七水災,艾倫颱風帶來西南氣壓,造成三天的豪雨成災。慘重的災情,令上人深深烙印在心中。

第一個讓上人知道人生無常的,是父親中風二十四小時後就往生了,感到生命就在呼吸間,很無常。又經歷了八七水災,真正去體會到國土危脆,真的是不只無常,也是這麼危脆。只 是下個大雨而已,一些房子就整個倒塌,人員死傷慘重,從此開始,種下了 上人要出家的因。

1960年9月,修道法師陪著上人,踏上了棄俗離家的道路。和修道法師在三輪車討論就依當時火車的去向而行,就這樣二人抵達了高雄。因天色已晚,也不知要落腳何處,二人走 出高雄火車站,就看到公路局的車站。上人心想臺東是個偏僻的後山不易被找到,就決定去臺東。修道法師也同意了,就這樣坐上公路局的車,往臺東去了。

在臺東車站看到時刻表上有個站名是鹿野,佛教徒都知道,佛陀成佛第一站說法的地方就是鹿野苑,所以二人就往鹿野走。第二次的離家,輾轉來到臺東鹿野的王母廟,就暫時落腳於 此。然而,邁向以天下為己任的旅程,自此才初展開。

◎靜思的起源

離家在高雄車站等車看到擦皮鞋旁的雜誌,上人翻閱看到一篇佛教故事,就是佛陀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靜思」。心想「好!第一次出門被人家抓到,這一次出門,我絕對要改頭換面 換個名字。所以, 上人當時就將「靜思」拿來當成名字。

「靜思」讓上人用起來感覺起來很歡喜,好像脫胎換骨成為另外一個人。又覺得「靜思」是很美很漂亮的境界,就是心要靜,不讓刻苦的環境亂了心。

「靜思」讓上人的感覺是離家要脫俗,在蛻變的當中,就將俗家的名字捨去用這個名字一直到出家。上人離家後用的第一個名字叫「靜思」,落髮時的名字叫做「修參」,再來就是 「證嚴」。

◎不受供養 自力更生

上人跟修道法師出來的時候就約法三章,第一就是不受供養,第二就是不做經懺,第三就是不收弟子,這是當時要出來時的三個心願。所以在那裡教村民誦經就是沒得吃,也不願接受 供養。

證嚴法師是從俗家逃出,曾經走過臺東、鹿野、知本、玉里。經過坎坷的流浪,在一次機緣下,上人與許聰敏老居士結識,也為他們尋找安身立命之地,二人就決定定居在花蓮。

1962年隨因緣再度來到花蓮,自行落髮,許聰敏老居士為上人取法名「修參」。

1963年2月赴臺北求受三壇大戒,因緣皈依 印順導師慈座,獲賜法名「證嚴」,字「慧璋」,承師訓:「為佛教,為眾生」。5月返回花蓮閉門潛修,住在許聰敏老居士為上人 建的秀林鄉普明寺後方五十公尺處一小木屋,閉門潛修法華經。因沒錢買花果供佛,故每月抄好一部法華經就燃臂供佛,回向眾生,日子大約都在農曆二十四日。10月移錫慈善寺, 講演《地藏經》近八個月,許多聞法信眾請求皈依。

1966年2月,上人原來打算離開花蓮移居嘉義妙雲蘭若,卻受到三十位信眾挽留。又因探病時目睹原住民難產婦人的一灘血,以及三位修女來訪的因緣,促使上人發願以「集合五 百人就是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的精神,建立一個菩薩網,隨處聞聲救苦。5月,在普明寺正式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六位同修眾每人每天多做一雙嬰兒鞋、三十位信女每人 每日存下五毛買菜錢,每月集資一千多元,開始從事濟貧救苦的工作……

講師帶著學員一點一滴回顧上人的故事,學員專心聽課勤做筆記,對於熟悉的故事內容,再次串聯得更完整。接著要迎接的五十周年慶特別企劃的佈展中,期許人人成為稱職的說法傳 法者。

圖左 : 講師林淑娥介紹,展區主題是分享上人的故事,為此志工們還遠到清水、豐原尋根。從上人出生地,實地勘景、考究、照相,跟著上人離家時走過的路線,重回現場走了一趟。[攝影者:陳慶臨]
圖右 : 課程開始觀賞回眸來時路,聽取精舍常住師父德慈師父細說慈濟開創時期師徒之間的點點滴滴。[攝影者:陳慶臨]
圖 : 林謝阿春年輕時候是上人的同鄉,今天特一起來分享他所認識的上人[攝影者:陳慶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