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普天三無解心鎖 募心募款永恆持

普天三無解心鎖 募心募款永恆持

E-mail 列印
◎菜市場中 助人身影

黃惠雀提著菜籃,剛走進喧嘩叫賣聲的菜市場,還沒開始採買,就聽到:「黃師姊!黃師姊!你趕快幫我把這些包起來。」

這是一攤快被擠爆的油炸食材攤位,老闆是位年輕人,眼睛實在有夠利,在眾多婆婆媽媽人群裡,馬上一眼就撇見黃惠雀,發出求救訊號。

黃惠雀即刻停下前步,撥開人群,加入打包行列。「生意太好!根本來不及幫客人打包。」汗流滿面的老闆,不好意思地對黃惠雀說。

「啊,黃師姊你幫我顧一下,我去對面一下。」「黃師姊,你可不可以幫我找像這樣的東西。」這一攤,有人要去辦事,沒人看顧;下一攤,老闆器材壞了,問她可不可以幫他去環保 站找個可以替代的相似品……。

其實黃惠雀今天原本打算來市場買個素料和蔬菜的,但熱心的她一聽到有人叫住她,她把自己的事先擱置一旁,先處理別人的事再說。

熱鬧的市場裡,有很多人認識黃惠雀,很多在此做生意的都是她的會員。因為樂於助人、不怕麻煩的胸襟,讓市場這些人信任也認同。親切與直爽的性格讓幕後委員開玩笑地對她說: 「下輩子你還要記得我,我呀,要緊緊拉著妳的裙角,跟妳走。」

◎幼年生活的苦難是養分

黃惠雀與慈濟因緣是在民國七十五年時,聽到鄰居提起慈濟功德會在做善事,可以救人,當時即加入會員,月繳五百塊。

小時候黃惠雀家境十分清寒,三歲就學會撿地瓜、拾稻穗,父親在八歲時病倒,只靠母親到處打零工,微薄的收入,養活一家子。貧困的生活至今想起,黃惠雀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 長大的。

童年時期,黃惠雀母女撿了一大盆地瓜籤,一陣狂風襲來,把地瓜籤吹得七零八落,母親急著去借樓梯來壓住,結果竟昏倒在鄰居家門口。當時黃惠雀八歲,妹妹五歲,兩人抱著嚎啕 大哭。「我和妹妹不知是要哭母親昏過去了,還是要哭下一頓飯沒得吃?」黃惠雀憶起這段往事,總讓她印象深刻。

後來一位鄰居路過,告訴醒來的母親:「你不用煩惱,我用好的地瓜籤,跟妳換那些已經打落地、壞的地瓜籤去餵牲畜。」因為好心鄰居的幫忙,讓家中一頓飯有了著落,姊妹倆破涕 為笑。這段兒時受人恩惠的情景,深深刻畫在黃惠雀腦海裡,也埋下了善的種子。

窮苦人家,沒有悲觀的權力,沒有錢,就要想辦法去賺。十三歲的黃惠雀當起了保母,孩子一個接一個帶,後來為了賺更多錢,她當起了理髮學徒,終於能分攤母親的重擔。

「曾經苦過,知道那種生活的困難。」黃惠雀說,從童年時期到長大,有一段很長時間接受美援,在那個白米飯稀少珍貴的年代,這段可以溫飽的美好回憶,讓現在的她只要聽到可以 助人,就跑第一。

◎解開迷惑 行菩薩道

民國五十五年,黃惠雀二十歲嫁給開烤漆工廠的丈夫,事業剛起、白手起家,黃惠雀努力為夫家生計打拼。兒時家貧的記憶,勤奮慣了的黃惠雀除了忙工廠事務,也幫人理髮,晚上兼 做手工,還學會種稻、插秧、挖蚵、拾甘蔗泊,拼命賺錢。

很長的時間裡,聽到娘家有人要理髮,她牽著孩子搭公車回娘家,仍不忘攜帶著論件計酬的手工,坐在興南客運後座,埋頭苦幹直到下車,她說:「到下車時,兩人的車錢都有了。」

然而辛苦的付出,並不一定能得到相等的回報,有一天,意外地發現先生有外緣,她的心情跌落無底深淵,她憤懑、悲傷,不知為何要被這樣對待。每天哭、每天流淚時常想不開,常 自問:「活在這世間有何意義?」

當時妹妹知道她的痛苦與焦慮,約她回花蓮靜思精舍。坐上慈濟列車,她疲憊的心,愣愣的望著窗外,一幕幕美麗的風景從她眼前倏忽而過,她卻渾然不覺,不知身處何地。「普天之 下,沒有我不能原諒之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信任的人……」耳邊突然傳來這樣的歌聲,剎那間,她似乎覺得這是有誰在對她說法,頓時內心澎湃不已,哭得唏哩嘩啦。

原來是證嚴上人寫的〈普天三無〉這首歌曲。「為什麼我不能原諒他,信任他呢?」黃惠雀問自己,突然豁然開朗,受傷的心彷彿有了依靠,她的世界突然亮了起來,心開闊了起來。

超越迷情小愛,才得一方解脫自在。回去之後,她勇猛精進說慈濟,從自家工廠師傅、附近菜市場、社區裡的鄰居,包括遠在佳里的親戚和七股的朋友等……招募一個,就多一份歡喜 心,喜悅之情難以言喻,在不知不覺中,會員像牽牛花般擴展開來,不到半年,招募了一百多戶,漸漸實現了她小時候想救人的心願。

早期只要有機會,就會回精舍,心中期盼可以見到上人。終於在第八次帶車回精舍,她提起勇氣,告訴同行的委員師姊,她想去請示上人:「自己是不是有資格穿那套受證的衣服?」 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把家庭與先生照顧好。

見到了上人,上人看著她,彷彿知道她的煩惱,對她說:「你就好像種到蘋果樹,比較晚收成,你就慢慢來。」

她流下眼淚,突然心開意解,理解到這一切都不是偶然,自己的業要自己承擔起來,唯有努力向上,才能改變命運。她開始學習用忍辱與懺悔心來面對一切的不如意,也堅信上人給她 的信心,行走菩薩道。

◎為行善難行能行

黃惠雀選擇勸募這一方福田,克盡己力。古道熱腸的性格,讓她結了很多好緣,也讓別人有了行善布施的機會。

因大字不識幾個,在慈濟眾多勤務中,她常謙卑地笑稱自己:「什麼都不會,無法領功能來承擔。」但與他共事過的師兄師姊,無不讚嘆她勸募與宣導的精神,對救濟工作的投入與積 極,在骨捐、義賣、街頭捧箱、帶車…等活動中,不知募了多少人的愛心。

早期黃惠雀不會騎摩托車也不敢騎的,但為了去會員家收善款,她鼓起勇氣,買了一台二手的摩托車來學。剛開始不懂得交通規則,她沿著馬路左邊行駛,不論騎多遠,完全靠左邊, 絲毫未察覺自己逆向。後來師兄師姊知道了,被她嚇死了!勸告她:「不可以這樣騎。」

不僅如此,只要遇到十字路口或叉路,她就開始眼花撩亂、不知所措,因為恐懼、因為害怕,有很長一段時間,她只敢繞遠路騎,不敢通過馬路。

有「騎車障礙」的她,有一次她告訴家人要到對面巷子收善款,她吃飽飯大約六點多出門,突然看到有警察在附近,不知在做什麼,她猜想可能也許不是交通警察,但不知為何她開始 手心冒汗,血壓升高。

覺得自己不會騎車,可能被抓的她,頭也不回開始在附近繞圈圈,一直繞、一直繞,繞回到家快十點了,家人問她:「不是在對面嗎?這麼晚才回來?」她說,因為看到警察會緊張, 所以……。距離會員家不過十分鐘路程,她花了近三小時才回到家。

「騎壞兩台車,還不敢過馬路!」黃惠雀誇張地形容,可見得對於「馬路如虎口」,她有多擔憂。但為何還要學騎車?黃惠雀說:「不學,就無法收更多善款。」一分助人的心,讓她 變得勇敢,如今,她跑透透臺南市,騎到麻豆、佳里、七股……再遠都去。

問她,勸募沒有困難嗎?她說,「不會,這是做好事,不用歹勢!」因為這樣的信念,即使是女兒生產到醫院陪伴,在醫院裡她都能募到會員,迄今她接引受證的委員有三十多位,會 員曾多達200多位。

七十七年受證的黃惠雀,到目前至少有一半會員跟了她二十六年,善款未曾間斷,這群婆婆媽媽們在她的關懷與帶動下,輪轉著讓人讚嘆的愛心,而在她的生命裡,有些會員與她的情 感宛如結盟的姊妹淘一般。

◎為來世寫下好劇本

去年初,黃惠雀出去收善款時,因諸多會員有疑慮,表示想終止,她相當難過,但不退縮,仍盡其所能一一解釋。直到第七戶時,因為不捨慈濟遭污衊,激動的心情差點在會員家昏厥 過去。患有高血壓與心臟病的她,所求無它,就是希望會員不要斷了善根福緣,能了解布施的重要,這是她不放棄會員,恆持勸募初心最大的原因。

望著牆上掛著證嚴上人的法相,她言及去年四月的尼泊爾大地震,讓她回想起二十幾年前,慈濟因當地水災援建大愛屋,自己在當時幫先生捐兩間大愛屋,如今透過大愛台再看到新聞 畫面,過去援建的這些大愛屋依舊屹立,發揮良能,讓她深感慈濟所作所行,都是長長久久的品質與用心。她說:「我走在慈濟菩薩道,走上對的路,這輩子總算沒有白來了。」

年近古稀,黃惠雀現已無所求,面對丈夫外緣未止,她早已選擇包容以待,甚至與對方成為朋友,帶她到靜思堂參加活動,她說:「因為上人說,愛他,就要愛他所愛的人。」

「這一生我除了賺錢,還是賺錢,但我賺什麼,做什麼都不會很歡喜,唯獨做慈濟最歡喜。」娑婆世界堪忍行,人生的悲與苦依止在上人的妙法裡,黃惠雀了解佛法的因緣果報,不再 與先生結惡緣,為來世寫下好劇本。

圖左 : 黃惠雀師姊唱作俱佳的帶車功夫,經常讓遊覽車上的會眾一飽耳福。[攝影者:方仁揚]
圖右 : 熱鬧的市場裡,有很多人認識黃惠雀,很多在此做生意的生意人是她的會員。[攝影者:郭明娟]
圖 : 親切與直爽的性格讓幕後委員開玩笑地對她說:「下輩子你還要記得我,我呀..要緊緊拉著妳的裙角,跟妳走。」[攝影者:郭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