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雲糕香茗回味長 茶食相佐蘊內涵

雲糕香茗回味長 茶食相佐蘊內涵

E-mail 列印
「沒想到上茶道課也可以學到數學、國文、物理、氣象和化學,從茶葉的重量和水量的搭配計算,茶食的由來,水溫和時間的拿捏影響茶的濃厚度,氣溫不同茶具和水溫也不同,茶水和茶食的酸鹼中和,在茶道課真的學到很多, 上人說,佛法要生活化,舉手投足都是禪,學了茶道不只學到待客禮儀,還能增加氣質,真的是獲益良多。」黃昆正逸興遄飛地分享他上三堂茶道課後的法喜心得。

◎簡單的美味最幸福

在高雄小港共修處舉行的靜思茶道體驗營2016年7月30日是第三堂的課程也是圓緣,從淨手、淨心煥然一新後,進入講經堂映入眼簾的是優雅莊嚴的課堂,小品花和茶具組在桌上的擺設,襯托出空間的寧靜氣質,前方擺著好幾盤可口又小巧不同的美食,又令人垂涎三尺,這是美學組講師郭月紅從昨晚七點做到今天凌晨兩點的茶食。

「雲糕香茗回味長,茶食之相佐與選用」這是今天課程的主題,主要是講如何選用茶食搭配茶水,以及如何配合時令選用茶食,茶食的擺設要乾淨清爽,不採有毒花草配色,顏色要協調不過三,宜少不宜多,乾溼分明,還要應人、時、地、物做選擇,以克己復禮簡樸為原則。

講師歐秋美說:「茶心即人心,茶理即人理,符合上人說的『多用點心』,點出主人的用心。」接著她以兩則故事闡述茶食的典故由來。

唐朝韓愈升官到外地出差時,夜宿太安驛站,機智的廚師以烙餅裹上糖漿當點心,驛丞說這是專為大人飲茶而製作的,於是韓愈讚賞留詩:「風光欲動別長安,及到邊城特地寒,不見園花兼巷柳,馬前唯有月團團。」於是有了茶食的稱法。

東晉的太守陸納以節儉為美德,他準備了茶和水果宴請謝安,其姪子陸俶認為太寒酸,就多備豐盛筵席盛情招待了謝安,謝安走後,陸納認為陸俶敗壞了他的名聲,一氣之下打了他四十大板,由此看出,從歷代的民情習俗茶食貴在精不在多,以茶為主,以茶食為輔。

郭月紅引導大家實做泡茶與茶食,她為了今天的課程,昨天就和講師群來布置課堂到五點,回去又為了給學員們吃到健康又環保的茶食,從昨晚七點到凌晨兩點,每一道茶點都是透過她的巧手與巧思設計出來的。她表示材料是選當季的食材和果乾,並選用靜思產品,因為精舍師父們都不接受供養,當然要選用師父研發的食品表示尊敬與愛。

她說,「點心」可以是吃飽的,而「茶食」是吃巧,不用多,宜小不宜大,以甜為主,鹹為輔,要注重食的安全和衛生,並依照客人的喜好做準備,她問大家為什麼喝茶要配茶食?學員說:「這樣胃才不會則則(台語)。」「對!還有一點,不會醉茶(暈和吐)。」

◎不說話 五分鐘想一想

靜思茶道涵蓋了行住坐臥的行儀,郭月紅說,剛才看到大家進來就開始互相問好和拍照,上茶道課是要禁語的,口水才不會噴到茶湯或茶食,如此一說,學員們恍然大悟,閉著唇專心上課了。今天的茶湯是用靜思烏龍茶包泡茶,將四包綁在一起,取85度的水800cc泡2分鐘,泡出香溢的茶湯,藉此複習前兩堂課教的奉茶和傳遞,講師要大家一杯茶喝五分鐘,在不說話當中觀想今天做了什麼並反省自己。

在實做茶食前,郭月紅請學員鍾明慈上台,將香積飯和果乾揉到像麻糬般Q軟,分成六等分,再分給每一組做造型,大家輪流發揮想像力,有心型、星星、烏龜、三角形、月亮……,再放到前面的空盤。享用的時間在這刻展開,大家輪流上前取用,以不超過三種顏色,自己設計擺設,其中紅片糕,白色的福袋和三角形的糕點,搭配綠色的薄荷葉襯出清涼的感覺。

閆士美平常生活很忙碌,但因來上課增加生活情趣,心情放鬆,血壓就恢復正常,她很開心地分享說,能在自己的社區裡與師姊們一起上茶道課,心很沉澱很清淨,每一堂課都很有特色,今天是第三堂課茶食課,因為茶是鹼性的,配茶食達成酸鹼中和,胃才不會不舒服,以環保為原則,以香積米為主,每一樣都是老師精心設計的,簡單又清爽。

陳之桓小弟弟今年國小畢業,因媽媽要來上課不放心留他在家哩,只好跟著媽媽一起來上課。他分享說:「起先認為會很無聊,頂多就是吃茶點和喝茶,結果發現蠻好玩的,尤其今天的自由創作茶食,利用米飯捏出不同的造型,而且很好吃,師姑們泡的茶真的很好喝,在喝的時候,我回想以前的自己,回想之前做的一些壞事。」此時他靦腆地笑了。

慈祥和藹的吳佳霖師姊(法號:慈同)臉上笑咪咪的,給人有奶奶般的親切感,她勉勵大家說,禪語所說山高豈礙白雲飛,山這麼高,也沒有妨礙到白雲的變化,慈濟是佛教團體,為何要學茶道,做慈濟哪有時間泡茶呢,因為隨著時代不同,人人用錢解決吃的問題,但是茶道是自己動手做,可以回味阿嬤的古早味,家人聚在一起聊天聯絡感情,而科技時代很忙碌又很冷漠,都是用手機傳話,line來line去,感情越來越淡,我們當下只要做好一件好事,就是培養優雅的情操,以大自然為師,將微觀轉為宏觀,透過喝茶將慈濟的精神理念推廣出去,接引更多的人一起行菩薩道。

圖左 :「雲糕香茗回味長,茶食之相佐與選用」這是今天課程的主題,主要是講如何選用茶食搭配茶水,以及如何配合時令選用茶食,且顏色要協調不過三,宜少不宜多,乾溼分明,還要應人、時、地、物做選擇,以克己復禮簡樸為原則。[攝影者:羅秀環]
圖右 :靜思茶道涵蓋了行住坐臥的行儀,講師要大家一杯茶喝五分鐘,在不說話當中觀想今天做了什麼並反省自己。[攝影者:羅秀環]

圖左 :講師引導大家實做泡茶與茶食,材料是選當季的食材和果乾,並選用靜思產品,因為精舍師父們都不接受供養,當然要選用師父研發的食品表示尊敬與愛。[攝影者:羅秀環]
圖右 :閆士美平常生活很忙碌,她很開心地分享說上茶道課,心很沉澱很清淨,每一堂課都很有特色,今天是第三堂課茶食課,因為茶是鹼性的,配茶食達成酸鹼中和,胃才不會不舒服,以環保為原則,以香積米為主,每一樣都是老師精心設計的,簡單又清爽。[攝影者:羅秀環]

圖左 :「沒想到上茶道課也可以上學到數學,國文、物理,氣象和化學在茶道課真的學到很多,上人說,佛法要生活化,舉手投足都是禪,學了茶道不只學到待客禮儀,還能增加氣質,真的是獲益良多。」黃昆正逸興遄飛地分享他上三堂茶道課後的法喜心得。[攝影者:羅秀環]
圖右 :慈祥和藹的慈同師姊臉上笑咪咪的鼓勵我們當下只要做好一件好事,就是培養優雅的情操,以大自然為師,將微觀轉為宏觀,透過喝茶將慈濟的精神理念推廣出去,接引更多的人一起行菩薩道。[攝影者:羅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