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彿曉出擊 不簡單的任務

彿曉出擊 不簡單的任務

E-mail 列印
9月25日清晨七點,一部物流車緩緩駛進八德區友聯街29巷,讓原本因星期日而休假的工業巷又熱鬧了起來。

「ㄍㄣ~」從物流車昇降板緩緩下來的是一床床交疊的牙醫床,一群志工熟練地將醫療器具紛紛搬運定位,這 是慈濟北區人醫會桃園隊今年度在祥育啟智教養院的第二次義診,義診的項目有家醫科、內科、皮膚科、牙科。

◎ 不怕 不怕 我最棒

走進牙醫診間看到一排排坐定位等待看牙的院生,「我怕怕!」「不怕!不怕!你最勇敢了,等一下醫生叔叔會給最勇敢的人蓋一個讚喔!」即便對著50幾歲的院生,仍舊要用哄小孩的方式與他們對話,在一旁安撫院生的志工葉子伶還巧妙了運用一點小戰術,把怕跟不怕看牙醫的院生錯開來坐,以免害怕的情蓄感染等待看診的院生,再加上院方連續幾星期對院生教育刷牙的重要性也讓大家知道看牙醫的過程,今天在診間雖有幾位不安的院生但經安撫後都能乖乖的看牙,讓往常需要7、8個人壓甚至束縛看似「重大工程」的洗牙,輕鬆地度過。

院生要看牙醫真是件「不簡單的任務」,院生與醫生溝通是一個問題再來是院生抗拒看牙,醫生得花更大的氣力與耐心安撫院生,以目前的醫療環境要作到這點似乎是有點難度的,所以透過社福機構定期定點關懷義診是有其必要性的,人醫會的志工除了有醫療背景的醫事人員外還有一群熱血的志工投入,他們可能來自各行各業經過受訓在每次的義診活動中穿梭服務,人醫會志工除了要提前將器械運送到目地外,義診時還要協助醫師當他的助手,「義診結束,師兄們會再把器械運回存放處,我們就回中壢聯絡處消毒器械順便準備下次義診要用的東西」擔任人醫會志工多年的彭珮瑋對這些作業是再熟悉不過了,半天的義診活動其實事前與事後準備已整整花了志工一整天的時間。

◎因為有愛

「這裡的院生最小五年級最大67歲,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有被緊急安置的、有被家暴的、也有被性侵的……他們剛來到這裡時其實是對人有戒心地……」院長呂俊德說起院生的遭遇一度哽咽,不過透過朝夕相處還有很多社福團體的愛讓院生慢慢又對人有了信心,為了遷院院長遇到幾番波折一度想打退堂鼓,但終就敵不過心心念念牽掛的40位院生而堅持到現在。

來自長庚大學的林彥妤今天是第二次來當志工,她跟同學們分享來當志工的經驗也邀約了10幾位慈青社的同學來帶院生作團康活動。義診活動中恰巧遇到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用休旅車載滿了一車的米、醬油、沙拉油、洗衣精、尿布……等等的物資來,「這我們作得到就付出一下!」太太張培玲謙虛表示她們一年兩次固定捐贈,帶著孩子來付出真是最好的身教。

一年兩次的義診就在午餐時刻結束了,隔著窗戶仍可見屋內翹首企盼的眼神,似乎在搜尋著那才剛剛認識地熟悉面孔;這是個天使的國度,沒有心機只有純真,不簡單的任務期待下次再出擊!

圖左 :來自長庚大學慈青社的十位學生,在活動前一起準備圖劃材枓。[攝影者:陳鴻恩]
圖右 :長庚大學慈青志工的林彥妤分享活動感想。[攝影者:陳鴻恩]

圖左 :擔任家醫科的醫師用問診及聽診方式、或問教保員其身體狀況,做為診斷依據。[攝影者:陳鴻恩]
圖右 :院長呂俊德先生分享目前教養院的設備及對院生的教養方向。[攝影者:陳鴻恩]

圖左 :在活動當天張培玲女士携帶院方需要的日常用品探視院生,並分享其心境。[攝影者:陳鴻恩]
圖右 :從物流車昇降板緩緩下來的是一床床交疊的牙醫床,一群志工熟練地將醫療器具紛紛搬運定位,這是慈濟北區人醫會桃園隊今年度在祥育啟智教養院的第二次義診。[攝影者:彭珮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