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家長重視品格教育 遠赴南部伴孫兒

家長重視品格教育 遠赴南部伴孫兒

E-mail 列印
2016年嘉義區第一期「慈濟青少年成長班」(簡稱為慈少班)於9月11日開營,這一期親子參與的人數約一百人。早上七點三十分,嘉義聯絡處已經做好所有準備,負責簽到的志工在人字亭下,定點迎接陸續報到的學員, 第一個報到的是蕭寯祐、蕭奕霆兩兄弟,他們由外婆陪同來參加課程,不僅是第一個報到,也是第一次來到嘉義聯絡處,外婆陳郭貴女是受證的慈濟委員,雖然家住台北,但是為了讓外孫能夠更自在地踏入慈濟領域,她決定南下全程陪伴,趕在這麼早來報到,也是希望早點來認識環境,將陌生與不安降到最低。

報到後的第一個課程就是闖關,此次闖關設計的是六度波羅蜜,共分六站,每一站都有志工為學員們講解六度的內涵與意義,還有如何做環保,很多學員們闖過六關之後,總算明白,原來佛法是這麼貼近生活,貼近每一個人,不再是之前想像的那麼遙遠難懂,然而佛法貴在身體力行,所以接下來的課程就是要引領大家,漸漸的從行動中去領悟,能夠法入心,法入行。

闖完六關,全體學員進入佛堂,分組而座。四個小組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隊輔志工帶著學員自我介紹,熟識彼此,更讓大家認識所有參加學員的才藝、興趣、想法,往後相處更能縮短距離,將別人的專長做為自己的借鏡,自己不足的地方迎頭趕上,在自我介紹中,有些是新的同學,各依不同的因緣進入慈少班,有些舊的學員非常資深,從國小二三年級的親子班,到現在高一高二的慈少班,人長大了,卻沒有高姿態,而是謙卑與懂事,在每一段課程都很用心的學習,這種精神正是慈少班所要達成的品格教育,不僅是新進學員的榜樣,更是家長們願意放下所有雜務,年年陪伴的成果。

身心寬暢後「四威儀」的課程,即食的威儀,行的威儀,坐的威儀,和衣的威儀,人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就是能透過教育,舉手投足之間,有規範、有禮節、有人文,進而收攝六根不逾矩,人與人之間才能更祥和,在志工的講解下,家長與學員都十分用心學習。

就讀高一的翁健鎧說:「四威儀中印象最深的是行的威儀,抬頭挺胸不只是儀態優雅,還是健康的重大因素,轉彎時以直角方式轉彎,不但展現人文禮儀,更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意外傷害。」健鎧從國小三年級就加入親子班,目前已是高一慈少班資深的學員,父親翁銀澤讚嘆「健鎧很乖巧,是慈濟親子班的品格教育課程所孕育出來的,溫和、孝順、懂事。也改變翁先生本身的壞習氣,從對孩子的打罵教育轉為愛與鼓勵。」而此次課程讓翁先生最受益的是食的威儀,原來坐好吃飯,好好吃飯不僅很有人文,更是腸胃健康的不二法門。

陳郭貴女,家住台北,四年前女兒因病往生,女婿在外地工作,二個外孫跟著奶奶住,幼小失親又隔代教養,郭貴女希望外孫能有更正向的能量來成長,早日將思念母親的心情轉化成向上的力量,得知嘉義聯絡處有慈少班的課程,她排除萬難,從台北專程來陪外孫上課,她認為此時是外孫品格教育的重要階段,希望外孫能藉由慈少班的課程,汲取慈濟人文,凡事都能正面思考,所以她把失去愛女的遺憾,轉化成愛孫的責任,以慰女兒在天之靈。

此次課程靜思語是:「有心要付出,就有無限的能力。」教導學員們有願就有力,而且人有無限可能,不要小看自己,上人開示:「一念萬法,純正清淨。」愛心是有心人共有的,不是有錢人的,而戲劇呈現的是「魔法灶神」,其意義在於舉頭三尺有神明,功過自有神祇知,也就是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觀,勉勵大家要時時戒慎虔誠,端正自己的行為。

課程於十二點結束,隊輔志工跟學員相約下個月再相見。

圖左 :2016年9月11日嘉義慈少班,班歌教學「別害怕去夢想」台上、台下互動熱絡,與會人士全都認真學習。[攝影者:陳明君]
圖右 :外婆陳郭貴女(右二)從台北專程來陪外孫上課,藉由慈少班的課程,汲取慈濟人文,凡事都能正面思考。[攝影者:陳明君]

圖左 :嘉義慈少班學員透過六度闖關並認識環境。[攝影者:陳明君]
圖右 :隊輔志工帶著大家自我介紹,讓大家彼此認識,這樣在往後的相處更能縮短距離。[攝影者:黃稜淵]

圖左 :活動中用遊戲帶動讓學員了解生活中能覺察他人需要,並給予協助,用柔和地語言安慰或解決煩惱和不開心都是布施的一種,所以只要有心就能做到。[攝影者:陳明君]
圖右 :課程中安排學員如何以簡單的表演方式,讓其他組員猜出人、時間、地點,若全猜對得一分。[攝影者:陳明君]

圖左 :佛典戲劇-魔法灶神第一集,以現代的生活方式,用戲劇的演出並結合今天的課程主題:「布施-啟發善念隨份、隨力。」及靜思語:「有心要付出,就有無限的能力。」[攝影者:陳明君]
圖右 :班主任吳幸娟在活動結束後,與各功能組馬上進行活動討論與建議。[攝影者:陳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