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慈心璞實 勤耕福田有十年

慈心璞實 勤耕福田有十年

E-mail 列印
小時候父親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你們要好好用功讀書!」留給朱陳碧琴印象深刻,並時時叮嚀:「做人要誠信、不可做壞事。」

婚後的碧琴在忙碌的生活中最愛聽廣播來紓解壓力,只要有空,她一定打開收音機。有一 次在轉換頻道時,碰巧接收到慈濟電臺,初次聽聞證嚴上人三十分鐘的開示,那緩緩的輕聲柔語深深吸引著她,從此成為慈濟廣播電臺的忠實聽眾。

「早知道妹妹是慈濟會員了,而自己卻什麼都不是,每天只能從電臺中聽上人講經說法。或許是因緣到了,竟然有機會跟妹妹一起搭乘慈濟列車回花蓮見到上人,心中的喜悅一直都在,卻無緣再進一步接觸慈濟。」因不能即時認識慈濟,令碧琴心生惋惜。

◎因緣成熟時 貴人來牽引

2002年,在「素的麵館」擔任外場工作人員,除了幫客人送餐、洗碗,有時還要學煮麵,工作相當辛苦;看到別人只需要一星期就學會所有的外場工作,她卻整整花了一個月才學會。當初只為了賺錢,抱持不認輸的心念,她堅持做下去。

不久,慈濟志工曾美月也進入「素的麵館」工作,及時牽引碧琴走入慈濟,開始繳交功德款並成為慈濟會員。剛開始,碧琴並不清楚慈濟在做些什麼?曾美月親自帶著她做環保、做福田(打掃臺南靜思堂),同時牽引她進校園晨間說故事,正式成為大愛媽媽的一員。

碧琴第一次做環保的記憶猶新:「當我看到那麼多的垃圾(資源回收物),心想,怎麼可能做得完?也不知從何做起?還好有美月師姊的指導,從單一回收項目『瓶瓶罐罐』開始做分類。當下讓我體悟到,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會繼續做下去。」

謙稱自己總是傻傻的,碧琴沒有特別的想法,只是順著因緣一步一步往前走,在美月的鼓勵下,2006年參加見習、培訓。回憶起這段日子,碧琴心中滿是感恩:「一路走來遵守慈濟戒律,以歡喜心接受雕塑,改變自己不良習氣,認真聞法、參加各項活動,生活過得很充實,也是家人的護持,我才有辦法往前走。」

「那是在培訓圓緣的前一天晚上,剛好麵店打烊下班後,我騎車要返家途中,因為車子故障而我不知道,人車跌倒在地,我的右腳下肢粉碎性骨折。當時情況很危急,聽醫生解釋,如果傷口沒有處理好,可能以後我就沒辦法走路。怎麼會這麼嚴重?連自己都嚇到了!」想到那次的意外,碧琴心有餘悸。

在住院期間,法親不斷的關懷安住了碧琴的心。三個月後,她回到靜思堂接受上人的祝福。「有願就有力,一切都不難。」此話讓碧琴深信不疑。

受證當天,她拿著四腳拐杖一步步慢慢地走進靜思堂。當要踏上樓梯準備上臺接受上人授證時,她奇蹟式的丟下拐杖,很自然地走上臺去,如此動力來自上人無形的祝福。當上人在她胸前別上委員證的那一刻,她感動在心,期許自己要勇於承擔慈濟志業、挑起如來家業。

◎單純一念人 勤耕做福田

碧琴自我期許待人處事必須「不求別人對自己好,而是要善待別人、善待身邊的一切人事物。」她時時勉勵自己,要入人群去服務,做個手心向下、付出無所求的人,以簡單心、單純心念勤耕福田。

每週星期一、五早上,碧琴與法親家人在靜思堂同耕福田。那天剛好又輪值香積(大寮煮食的工作),所以她必須提早在清晨五點半起床,先為家人準備好早餐,隨即將前一天採購的食材載往靜思堂。

穿戴好頭巾和圍巾,她一邊清洗大白菜,一邊忙著啟動大寮電源總開關,瞬間「轟」一聲,瓦斯管路全都開了。處理好香積事務,又隨即來到二樓工具間,隨手整理打掃必須使用的工具。

「先將小靜電拖布微微弄濕,再拿去脫水機脫水,這樣擦地板才不會太溼、或不小心被滑倒,也才不會弄傷到木製地板。」碧琴交待新手們,如同母親在教導兒女般地耐心:「靜思堂就像我們的家,要能隨時保持乾淨,讓會眾來到這裡也能保有一顆清淨的心。」

大家拿好清潔工具,並記得自己負責的區塊,也記住碧琴特別交待的說:「做事要小心,別受傷了。」除了仔細叮嚀,她並且帶頭做給大家看,讓參與的人能夠歡喜去付出。

碧琴心念單純,想到「多做多得、少做多失」這句靜思語,「當人手較多時,工作就可以提早結束;人少時,每個人就多做一點,也不會有所損失。」她的身行總是令人心服口服。

承擔福田志工讓她學到很多打掃的小撇步,也會將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以前她都會用清潔劑來打掃家裡;自從做福田之後改用酵素來當清潔劑,落實環保護地球的行動。有時,她也會用小靜電來擦拭較高的玻璃窗戶,讓她覺得省時、安全又方便。

「掃地、掃地、掃心地,不掃心地空掃地。」碧琴說:「掃地是要讓環境變乾淨,同時也是清掃心中的垃圾、無明和煩惱的時刻。」

以前的碧琴,什麼事都會很擔心——擔心兒女事,擔心家裡沒整理好……而且很會生氣,也會開口大聲罵家人。現在的她已經學會反省,並懂得自我內化心境,去除壞脾氣,改變家庭和樂的氣氛。

◎歡喜進校園 用心做筆記

上人說過:「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自從跟著慈濟大愛媽媽走進校園說故事,透過「靜思語教學」啟發孩子善心善行,碧琴更了解到「行善、行孝不能等」的真正涵意。並且發現,「靜思語」不單只是在教育孩子,對她也是很有幫助的。而課後的研習課程,透過彼此心靈交流,對她個人更是受益良多。碧琴說:「每當我走進校園接觸孩子,發現自己的心境都會跟著年輕、活潑、快樂起來!」

「來,把身體挺直,要坐如鐘,脊椎才不會變形!」每在課堂上,碧琴都會注意到孩子的坐姿,細心叮嚀之外,並輕輕地幫女孩子的頭髮整理好。

「慈悲平等最吉祥,寬心宏願最大福,純心無量最輕安,攝心能捨最自在……」筆記本裡記載著密密麻麻的心靈法語,這些累積十年的作業,碧琴有空就會拿出來閱讀。

翻了翻筆記本,碧琴謙虛地說:「我寫字很慢又不工整,但是只要在慈濟月刊、大愛電視臺,或是在大愛媽媽共修課程中發現有好的語錄,我都會把它抄錄下來。」每當感覺疲憊時,她都會拿出來再看一看;她最愛讀的兩本書《無量義經》、《人有二十難》是她心靈的資糧。

碧琴做慈濟最大的動力,在於一顆與上人同等的慈悲心,有時間她就想要去為人群付出,減少胡思亂想的機會。做慈濟的當下,讓她深深體會「付出無所求、自得清淨心」的無限喜悅。

圖左 :朱陳碧琴用心耕福田,摸熟了每一塊抹布,也抹淨了自己的心田。[攝影者:陳泱蓁]
圖右 :朱陳碧琴發揮大愛媽媽良能,走進教室跟孩子共同學習。[攝影者:劉緁琳]

圖左 :「掃地、掃地、掃心地,不掃心地空掃地。」地板茶葉飄香,朱陳碧琴(中)勤耕福田來自一顆歡喜付出的心。[攝影者:劉緁琳]
圖右 :每看到一段喜歡的句子,朱陳碧琴都會馬上用筆記抄下來,隨時增長智慧。[攝影者:劉緁琳]
圖左 :認真聞法的朱陳碧琴認真做筆記,有空隨時翻閱作複習。[攝影者:劉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