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慈悲與智慧 大愛憾人心

慈悲與智慧 大愛憾人心

E-mail 列印
秋風送爽的早晨,慈濟嘉義聯絡處交通組的志工,正在忙著指揮陸續進場的車輛,有不少會眾把握機會,就是要來參與2016年10月16日的幸福人生講座,即使不得已遲到一些時間,也不願意漏失掉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 李鼎銘的分享。因為他的分享,有著無私的大愛,更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貼身幸福,是一股無法抗拒的正向能量,不僅聆聽當下的感動,更有反芻回味獲益良多的正能量。

為拉近彼此的距離,同時喚醒活躍的細胞,志工鄭文娟和黃穗雯帶著大家開嘟嘟車的團康活動來迎接李鼎銘的到來。時間一分、二分過去,十分鐘之後,鼎銘上臺了,魁梧的身材、漾著燦爛的笑容,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場面。

◎愛與傳承

握著麥克風,李鼎銘以「慈濟路上我和你」,述說他和慈濟緣起於父親李宗吉,父親生前對證嚴上人的欽敬,從影片中可看到一個魁梧的企業家長者,那麼虔誠地跪拜在上人跟前,令人動容,他解釋:「不是跪拜,而是頂禮,是對一個有德性的人,最尊敬最虔誠的禮儀。」也是父親在他心目中最好的示範。

談起父親對慈濟護持的不遺餘力,鼎銘說:「父親曾經遺憾沒有參與花蓮慈院的啟建,所以當大林慈院啟建時,他就不再缺席,加入建築委員,從破土到啟用,即使身體不適或不慎跌倒摔成重傷,父親都能正向思考。也曾寫信給他和同修洪若岑,鼓勵他們一定要護持慈濟,用心作慈濟事,要顧好身體才能付出更多。」

父親的愛與叮嚀,銘刻在鼎銘心中,他深深體會,唯有傳承父親的無私大愛,才是孝順父親的方式。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大愛感恩科技」,讓慈濟多了一位愛護地球、為眾生、護持慈濟永不退轉的人品典範。

◎有溫度的護膝

上人推動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鼎銘請現場年紀超過七十五歲、做環保超過十五年的志工上臺,以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之護膝贈與,讓臺上四位長年做環保的志工,感受到這有溫度的護膝還蘊涵著一份愛。他並且讚歎這些長年默默耕耘的大地園丁:「因為唯有環保才能救地球,但是環保有很多層面;除了垃圾減量,節約能源,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垃圾變成資源。」感恩上人明智的理念,讓他思考研發把寶特瓶變成溫暖無數災難人們的毛毯,及美觀實用的衣物,還有許許多多的日常生活用品。

會眾蔡秉原拿著手中的扇子,認真地唸著靜思語,這是由鼎銘現場有獎問答中得到的奬品,同時也讓大家認識大愛感恩科技所生產的物品,如口罩、防穿刺手套、防穿刺運動鞋、帽子頭燈等等。最主要還是要加深大家對於他所傳達的理念及印象,例如:做環保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哦!是菩薩大招生,是的,只要環保菩薩遍地開花,就會有一個美麗的地球,不是嗎?

「企業家的觀念是整好隊伍再出發,而慈濟的觀念是邊走邊整隊!」鼎銘說明這兩者不同在於前者容易浪費時間,而後者是一直往前走,分秒不空過。這是上人一直在教育弟子處世的態度,而且不要用現在的眼光去判斷過去的事,過去與現在有不同的時空背景,其所產生的結果會有很大的落差,所以上人常常慈示:「跨前腳、就要放後腳。」

要活在當下,心開、運通、福就來,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事,而是有心人的付出,雖然去年慈濟曾被一股無明風波及,但每一位慈濟人在上人的領導之下,都是有智慧的,能分辨是非,能化解無明過難關,只要心懷無私大愛,就永遠做對的事。

◎豐碩的收穫

陳榮安是虎尾科技大學的退休教授,也是慈濟社教氣功班的學員,蕭瓊琇是嘉義大學的退休教授,也是慈濟社教太極拳班的學員,夫妻倆從社教開課就一直參與課程,他們說參與課程除了改善身心靈之外,更可以獲得許多活動訊息,就如今日的幸福人生講座,他們幾乎不缺席,而且都有很豐碩的收穫。

榮安覺得鼎銘師兄提到一個大企業家不把利益掛前題,而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付出最大的無私之愛,把垃圾變成黃金、化為愛心,更以慈濟人為榮,不但拯救無數苦難中的人,更護衛地球勇往直前,大孝以顯親,將自己的成就歸於父親的人品典範,令人感動。

幽默、知性的分享中,有感恩、有大愛、有親情、有法緣,令人意猶未盡,時間總在不知不覺中過去,雖然曲終人散,卻留下精彩與感動。

圖左 :入場的會眾陸續坐在小白椅上,就是把握機會來聆聽2016年10月16日的幸福人生講座。[攝影者:陳明君]
圖右 :一大早負責指揮交通的慈濟志工,就在入口處忙著指引前來的車輛進場。[攝影者:陳明君]

圖左 :感恩上人推動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鼎銘請現場年紀超過七十五歲、做環保超過十五年的志工上臺,以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之護膝贈與,讓臺上的志工感受到這有溫度的護膝蘊涵著一份愛。[攝影者:陳明君]
圖右 :大愛感恩科技攤位吸引不少人駐足圍觀,紛紛請購喜愛的生活用品。[攝影者:陳明君]
圖左 :社教學員陳榮安(左一)覺得今天鼎銘師兄提到一個大企業家不把利益掛前題,而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付出最大的無私之愛,把垃圾變成黃金、化為愛心,更以慈濟人為榮,令他很感動。[攝影者:陳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