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做到死 勝過在家等死

做到死 勝過在家等死

E-mail 列印
「美綢,還好嗎?不舒服就休息,量力而為。」慈濟志工范家玉看著身材瘦弱又插著鼻胃管,正在桃園靜思堂三樓拖地的志工林呂美綢,心疼的關心她,「沒關係我可以。」因鼻咽癌放療化療後遺症,聲帶已受損嚴重的美綢,用 虛弱略帶沙啞的聲音回應著。

美綢是2001年5月發現頸部有一個腫塊,一直以為是淋巴沒理會,漸漸地越來越多顆,到醫院檢查才知罹患了鼻咽癌第四期。想到孩子還小,最大的高一,雙胞胎兒子國二,小女兒才小學五年級,美綢積極接受治療:「自己的命自己救,絕對不能放棄。」

美綢當時的治療是放療化療一起做,經過四個月的療程,鼻咽癌已初步控制,但仍需要定期接受檢查與治療。

生病期間,慈濟志工張晏昭會持續的去鼓勵、關懷她。她們是在1999年一個機緣下認識的,在晏昭的引導下,美綢漸漸地了解慈濟這個大家庭,隨即每月固定捐款,成為慈濟的會員。

2010年起,美綢覺得自己體力有改善了,她決定走出去做志工,固定到蘆竹環保站做資源分類,有需要支援煮飯煮菜的香積組時,也會刻不容緩地出現在團隊中。

隔年,也開始做福田志工。每周三早上七點十分,志工黃進清負責開車接送林呂美綢等多位志工到桃園靜思堂負責環境清潔工作,靜思堂三樓301教室及走道讓她打掃得一塵不染,因她將其視為福田般照料,甘之如飴。

福田的工作大約早上九點多就結束,如果體力可以,她又會接著到環保站去。剛開始家人朋友會心疼,也很不放心,擔心她過勞、體力不支,反而是美綢比身邊的家人朋友更積極的做志工,她用平常心與病魔和平共存。

但鼻咽癌放射治療的後遺症卻逐漸出現,包括眼睛的視力、耳朵的聽力、說話的清楚度都受到影響。

美綢的聽力越來越差,聽不清楚對方說什麼,說話也無法清楚完整的表達,常常需要借助紙筆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她說:「身體上種種不方便習慣就好,當作生命中的紀念品,要活命,就要付出代價。」能夠讓她看到小孩長大、成家最令她感恩在心,她說:「活著真好」。

2012年開始,美綢發現進食開始變慢,直到2015年4月,可能用餐時吃得太急嗆到,引發肺炎,就在這時候,她完全無法用嘴巴吃東西了,每天都需要靠鼻胃管進食維持生命,一天要吃五至六餐的流質營養餐,600cc的營養餐正常人可能幾分鐘就可以一飲而盡,對於用鼻胃管進食的人,卻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一次5cc 慢慢地完成灌食,有一天,她夢見自己居然可以可以用嘴巴吃東西,對她來說這真是天大的喜悅,可惜畢竟只是一個夢境。堅強的求生意志,讓美綢面對插鼻胃管的種種不舒服與不適應,依然帶著微笑迎接每一天的太陽升起。

肺炎出院後身體仍虛弱,美綢休息了半年沒做志工,在家休養的這段日子,讓她心心念念的還是慈濟的環保與福田志工的工作。

「家玉師姊,我可以出去做志工了。」身體稍微恢復後,美綢就急著要出去做志工,儘管還是會經常暈眩、全身痠麻、雙手幾乎舉不起來,美綢還是堅持到桃園靜思堂打掃,風雨無阻。

「除非是發燒或嚴重不舒服,美綢才會告假。」家玉心疼地說。美綢的想法是:「我不想在家等死,所以,不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生病這種事碰到就知道,做到死,勝過在家等死。」她覺得自己還有能力做志工,至少感覺是一個正常有用的人,雖然生病,一樣可以把握因緣,盡點心力回饋社會。

上人說:「在順境時要有無常觀,在逆境時要有因果觀。」是美綢格外有體悟,也是非常受用的一句話。

人生無常,林呂美綢用愛家人、愛慈濟的心面對病魔考驗,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比正常人更認真地種福田、做環保,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只要有善念、願意去服務人群,手心向下,多付出幫助人,用感恩的心迎接每一天,生命就會完全不同。

圖左 :體力可以時,林呂美綢也會到蘆竹環保站去做志工。[攝影者:翁文雄]
圖右 :(翻拍)女兒結婚時,林呂美綢(右)尚未插鼻胃管。[攝影者:翁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