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徹底犧牲的體會

E-mail 列印
來自馬來西亞、美國、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泰國、日本、英國、韓國,十三個國家的135位慈青幹部,12/25早上剛結束全球慈青日活動,趁著與臺灣慈青幹部一起研習的空檔,分乘三部遊 覽車,回到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巡禮。

◎徹底犧牲的體會

德昕師父在大殿前和學員分享,當初興建時的瓦片多已破損,上人慮及花東颱風、地震多,希望屋頂瓦片不再受颱風影響,上人親自指導泥作師傅,一片片手工打造水泥瓦,隨著時間漸漸褪成灰白色。靜思精舍增建了十五期,瓦垣瓦片都是水泥打造,由精舍師父與慈誠師兄共同完成,即使發生十七級颱風也吹不走。

德昕師父告訴慈青們,上人看得高、看得遠,大殿沒有使用任何一根柱子,上人當時唯一要求,要經得起十七級強風。當聽到德慈師父說:師父期許,第一代弟子要徹底犧牲;德昕師父心想「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叫徹底犧牲?」精舍增建時,連結大殿和主堂由的中庭,必須填土墊地基,由此德昕師父體會:「徹底犧牲就是去當墊腳石,就像無語良師,付出無所求,活著的時候發揮良能,往生了捐出大體。」德昕師父提醒:心寬不如屋寬,你的心有多寬,天地就有多寬。

◎學習菩薩的悲願

進入大殿,德昕師父說:「這尊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你們就像在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到地獄救拔在世時作惡的人,上人則要擋在地獄的門口;志工走入監獄用《靜思語》和手語去預約人間淨土。」人都有習氣、脾氣,把持住自己的習氣,天下就會一片祥和,自然天地會調和;大自然和人的習氣息息相關,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創造好的大環境。

德昕師父從抽地拿出蠟燭:「蠟燭是我們自製的,蠟燭不點燃就沒有生命,點燃了就可以給人光明、給人希望。」上人在小木屋修行時燃臂供佛,等結痂了再撕去結痂的外皮,感覺痛徹心扉,風一吹又覺得很清涼。上人曾開示「大地有自然膚慰的力量,愛也是最好的膚慰,付出還要說感恩,因為他們的苦難成就我們,我們要心存感恩。」

接著走進主堂,德昕師父掀開地板木條說:「地面是架高的,通風效果最好;上人是最好的智慧導師。」這是會呼吸的地板;木板一片片合成,自然通風、自然採光;沒有使用一根釘子,是自然工法,這就是尊重。德昕師父又拉開百葉窗,光打開窗戶:「這是窗中窗,可調光,外面有玻璃,這應是獨一無二的,採光又通風,將來能源越來越短缺,我們要盡量節省能源。來到中庭,德慈師父以手拉坏完成的四支大花瓶,印記著四大志業的故事。德昕師父:「如果不是當年師父們辛苦打穩地基,怎麼會有現在的慈濟?所以我們要飲水思源。」

一行人又來到大殿外,德昕師父解說,為何要耗時費力鋪連鎖磚?因緣於1991發生七點三大地震,經地質研究員研究得知,只要地愈熱就愈無法呼吸。「大地有呼吸,人才有生機。」德昕師父要學員們僅記上人的叮嚀:走路要輕,怕地會痛,要無時無刻多用心;要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把握因緣做好事。

◎有默契 有共識 好做事

德念師父為另一大隊學員導覽時,提到默契的重要:「如果和上人沒有默契,上人就講不下去了;人與人之間也一樣,沒有默契,事情就做不下去了,有默契就會做得很歡喜。」

接著巡禮到菜園,德念師父分享早期精舍生活極為清簡,五十年來持續不斷的勞作,讓慈青們瞭解精舍師父生活的點滴。雖然在馬來西亞看過關於靜思精舍的影片,但是鄭欣琳並不清楚精舍地理位置在哪裡,也不知道精舍有多大?原來很多靜思產品,都是在精舍生產製造的。剛踏進精舍,看到優美又寧靜的環境,鄭欣琳覺得:「心很快就平靜下來,心平靜的感覺真好。」

第一次到臺灣,第一次承擔小隊輔的鄭欣琳,慈青學長邀約她參加幹部研習,欣琳心想:這是一個很好學習的機會,可以讓自己快速成長,就勇敢承擔下來。剛開始她和學員之間不熟悉,不知如何互動,經過相處後,彼此之間比較有默契,相處得很愉快。鄭欣琳謹記德念師父所說:和有默契的人相處,比較好做事;相對的沒有默契的時候,很難相處,做起事來沒有效率,也會有不少的困難,所以需要和夥伴達成共識,才能讓整個活動順利進行。

鄭欣琳說:「每天聽聞師公上人的法,與師公上人有默契,就懂得將法運用在生活中。」

圖左 :第一次到臺灣,第一次承擔小隊輔的鄭欣琳分享,每天聽聞師公上人的法,就會和師公上人有默契,就懂得將法運用在生活中。[攝影者:呂瑞源]
圖右 :德昕師父在大殿前和學員分享,當初興建時的瓦片多已破損,上人慮及花東颱風、地震多,希望屋頂瓦片不再受颱風影響,親自指導泥作師傅,一片片手工打造水泥瓦。[攝影者:張嫦娥]

圖左 :聽了德昕師父的導覽解說,學員們對靜思精舍自力更生的農禪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德昕師父勉勵慈青在全球各地當作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攝影者:張嫦娥]

圖左 :慈青幹部用心聆聽,希望能將法髓帶到海外傳播。[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來到中庭,德慈師父以手拉坏完成的四支大花瓶,印記著四大志業的故事。德昕師父:「如果不是當年師父們辛苦打穩地基,怎麼會有現在的慈濟?所以我們要飲水思源。」[攝影者:張嫦娥]
圖左 :德格師父、德(耒曼)師父,帶領學員於大殿前向佛菩薩告假。[攝影者:張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