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真善美傾力製燈 珍貴歷史無缺

真善美傾力製燈 珍貴歷史無缺

E-mail 列印
人才濟濟的雲林製燈團隊,甫完成燈座骨架,馬不停蹄地進入配電線、裝LED燈、包燈布階段,各階段成員在雲林聯絡處日以繼夜接力,進度在默契中銜接,作品將於2月11日躍上「2017臺灣燈會在雲林」的展燈區。

人文真善美也是團隊的要角之一,有著允文允武、多才多藝的人才,在總召余天助召集之下「包燈布」、「小靜思精舍意象燈座及發燒的地球大圖輸出」、「工作策畫」,由人文真善美志工吳正隆與李凰琴、張麗敏、蔡永峯分別承擔窗口。

◎好因緣成夫妻 一家樂在其中

「包燈布」是項精巧、專業的工作,從決定燈布顏色到挑選布料質地,吳正隆與妻子李凰琴審慎思慮、用細膩的心思設計,做事自然水到渠成。自承擔窗口,夫妻倆前往雲林縣政府所舉辦的花燈製作研習課程,上課一週學得燈藝。

富有藝術天分的李凰琴,早於2003年參加第一屆的人文真善美通識課程,當時大愛電視臺為廣邀志工承擔記錄工作而舉辦,李凰琴到臺南靜思堂上課時與吳正隆比鄰而坐,進而認識交往,因有著共同的志願而譜出一段好姻緣,成為夫妻。

李凰琴從小喜愛畫畫、做手藝品,在國中時期,師長建議她專攻美術,所以畢業後選擇台南家專美工科就讀(現今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婚前就發心參加人文真善美,至今每當慈濟的周年展,她都與吳正隆一起為雲林的各聯絡處製做海報,奉獻己能。

平時,李凰琴在麥寮國小當志工媽媽,也是斗六繪本老師,因為學校也需組團展燈而參加製燈研習課程。上課前,學員先提出花燈設計案;到上課時,講師現場教做,學員實地一步步製做。李凰琴已完成麥寮國小的「美生菜」花燈。「美生菜是麥寮鄉所盛產的蔬菜、地方的特色,這也是我第一次製燈經驗。」她藉此機會邀約吳正隆一起上課。

吳正隆不僅拿錄影機記錄、製作影片,包燈布期間與時間競走,為要趕在1月20日之前完工,吳正隆在一週當中請假三天,從麥寮來到斗南的雲林聯絡處趕工,讓大家又感動又驚訝,吳正隆笑答:「公司沒有我,同事會代理工作,我可以安心請假。」在星期日他也帶著兒子吳家毅一起做,一家三口成為基本成員。

「媽媽、爸爸做的是困難的事,我來只是做一點小事。」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吳家毅,不但懂事,身上還傳自父母的藝術基因,跟在雙親身旁當小幫手,幫媽媽固定淨斯菩提鐘的燈布,好讓媽媽順利黏貼。當爸爸綁好竹筒的塑環扣後,吳家毅拿起「矽利康槍」補強環扣的連接處,為爸爸省下不少的工作時間。

包燈布時,李凰琴說:「製做花燈,只有彈性絲絨花燈布適合!因為絲絨布兼具真絲的特性,明亮、悅目、會透光,適合燈布的需求,又柔和富有彈性能拉扯成我們所需要的形狀。」

而「熱熔膠槍」是包燈布的重要工具,黏貼燈布時,一手拿熱熔膠槍,另一手的手指頭需忍受溫度即時按壓燈布,使其黏著;還須注意綁有鐵絲的骨架,才不會被刺傷。有次李凰琴不小心被熔膠滴到右手腕,她立即撥開膠滴,竟然連皮膚被黏起來,雖然傷口還包紮著,但一分使命感使這一家人樂在其中地繼續努力著。

攝影志工黃淑媖1月2日趁出班之餘,也幫忙黏貼燈布,親身投入才體悟箇中滋味,感到手指熱到紅痛,她說:「也從記錄中進而知道李凰琴、吳正隆夫妻倆默默地無私付出,所以我隔晚(1/3)買了有防熱用的布手套,過去協助貼燈布,他們太令人感動了!」

◎新人注入力量 團隊人才濟濟

人文真善美志工張麗敏也挑起大樑,「小靜思精舍意象燈座」、「發燒的地球」其大圖輸出由她負責。在慈濟五十周年展時,她與攝影志工陳宏宜一起完成「地水火風館」的海報製作。於2016年底受證的張麗敏,從小喜歡拿筆塗塗畫畫,國中畢業後,北上選讀臺北西湖工商廣告科,一畢業回到虎尾家鄉,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至今已二十年。

「因為是自己的興趣,能讓生活與熱愛的工作結合在一起,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張麗敏沒做過花燈的經驗,但接觸過各行各業做過類似的作品,與做花燈大圖輸出相同,所以對她來說不成難題。

大圖輸出之前,志工蔡清森幫忙丈量小靜思精舍的尺寸,蔡清森對精舍的架構思路很清楚,讓張麗敏信心倍增:「就按尺寸進行美編,製作範圍是小靜思精舍的屋瓦及四周牆面,再用大圖輸出,材質是以半透PVC背膠完成。」張麗敏有了圖片就可大圖輸出,然後貼在中空板,再將中空板鎖在骨架上,即能完工。

「發燒的地球」需要地、水、火、風的圖片做美編、定稿。策畫窗口蔡永峯聯絡張如容、吳惠富協助尋找相關圖片。經過聯繫,張麗敏與張如容相約在1月8日,到雲林聯絡處會合,兩人一邊挑圖、一邊分享圖片中的故事,更能清楚想要表達的用意,對於挑出的圖片兩人頗有同感,所見略同。

生性樂觀、不怕困難的張麗敏,進入慈濟不但加入虎尾親子班的課務團隊,於2016年在文字志工李玉如邀約下參加通識課程,投入人文真善美團隊後張麗敏覺得學習更多,只要將自己的心態隨時歸零,隨時都能吸收不同的知識,每天過得很充實。

◎真善美不缺席 從承擔中學習

而負責策畫的蔡永峯是蔡清森的大兒子,每當人真善美共修時他藉由承擔音控一起學習。在燈會籌備會中他訂出整個流程,企劃需要哪些人員?哪些設備?主題是甚麼?做的方向?時間、地點?可以了解還缺少那些環扣?與大家審視進度在團隊取得共識。

蔡永峯表示,所有燈座中,唯獨「發燒的地球」比較憑空想像、比較需要去思考怎麼設計?因為這沒得仿造。而「小靜思精舍意象」、「水立方」、「慈濟50」LOGO、「淨斯菩提鐘、鼓」及「竹筒歲月」的燈座,都是依照本會或前人的經驗複製而來。

「為什麼地球在發燒?就以四大不調為主軸。」蔡永峯說,需要有地球儀來呈現,地球儀將請志工廖昆讚畫上世界地圖,地球底座加入地震、水災、火災、風災及慈濟人關懷的圖片。世界地圖上下半球則會貼上近幾年代表性的災難圖片,貼在相對應的位置,這可讓人一目了然,知道全球發生哪些大事紀!愛護地球是當務之急。

為不錯失珍貴的畫面,人文真善美於2016年12月成立專案記錄團隊,由張如容負責邀約攝影、錄影、文字志工,輪流在日間、晚上記錄,自己也跟著錄影的先生余景昇隨時追蹤、補位。雖然感冒、咳嗽將近半個月,身形較前消瘦許多,但還是樂此不疲說:「若一天沒有做人文真善美的事,就像沒有做慈濟一樣!」

「人文真善美志工,經得起考驗!會學習製燈志工的精神。」對於製燈的每階段不漏接,張如容以接力方式讓人人有機會出班;而投入記錄的志工無不被製燈志工努力不懈的毅力所感動!

圖左 :人文真善美志工吳正隆文武雙全,不僅拿錄影機記錄、製作影片,還會裁鐵條,穩住手把按下裁切機,噴出閃閃火光,沒幾秒鐘的時間就把鐵條裁切完成。[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召集人余天助(戴帽者),到現場關心正在為淨斯菩提鼓包燈布的志工李凰琴;若當志工遇有運作上的問題時,余天助就能為志工立即想辦法。[攝影者:黃淑媖]

圖左 :李凰琴的右手被熱熔膠灼傷的傷口還包紮著,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吳家毅來當媽媽的小幫手,他說媽媽、爸爸做的是困難的事,我來只是做一點小事。[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吳家毅拿起「矽利康槍」補強竹筒燈座的塑環扣連接處,為爸爸吳正隆省下不少的工作時間。[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參與親子班活動的志工李青娀,利用身心寬暢時間也來幫一點小忙,她現學現賣,隨時想付出的精神,令人感動。[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大圖輸出之前,志工蔡清森(左二)幫忙丈量小靜思精舍的尺寸,他對精舍的架構思路很清楚,讓張麗敏(右二)信心倍增。[攝影者:黃淑媖]

圖左 :張麗敏(左)與張如容(右)相約到雲林聯絡處會合,兩人一邊挑圖、一邊分享圖片中的故事,更能清楚想要表達的用意,對於挑出的圖片兩人頗有同感,所見略同。[攝影者:余景昇]
圖右 :八十一歲的志工賴秋約(右一)常在雲林聯絡處巡頭顧尾,對於慈濟展燈之事瞭若指掌,正向人文真善美志工余景昇(左一)解說竹筒的下一步工作事項。[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