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大醫王 見苦知福啟悲心

大醫王 見苦知福啟悲心

E-mail 列印
鄭順賢醫師成長於馬來西亞,現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一般內科主治醫師,也是感染科主任。元月二十日鄭順賢為2017年慈青薪傳營學員,以「恆持的一念真心」課程,分享他多年無國界義診的經歷。

◎慈悲要有智慧

開場白,他謙虛地說:「我雖然是一名醫師,但我從小對自己沒什麼信心,要我在臺上對著一群人講話,我真的很緊張……」幽默又感性的鄭順賢,一席話吸引了學員的好奇心。鄭順賢解釋,因顏面神經有些許不協調,再加上馬來西亞口音,造成他上臺說話的心理壓力。話鋒一轉,當他把擔憂緊張坦白說出來後,他頓時覺得輕鬆,壓力也不見了,引起了哄堂的笑聲。

愛旅行的鄭順賢,以邊旅行邊助人的想法,陸續加入一些其他組織的義診活動。有一次在去柬埔寨義診的時候,才真正感受世間真實存在著既貧又病的苦難人。這次的經驗,對一向順遂的鄭順賢可說是震撼教育。他開始思索,要成就一件好事,不只是一時興起而為,而是後來在慈濟聽到上人說的:「慈悲要有智慧」

2015年4月,尼泊爾大地震,鄭順賢也是慈濟義診醫療團隊的一員。他和醫療團隊及志工一起進入災區,義診團隊不僅醫治災民的病痛,也膚慰災民的心苦,關心災民的生活,並做長期陪伴的規劃。他感受到與以往其他義診團隊不一樣的感動。笑稱自己是慈濟「素」人的鄭醫師,從此開啟了慈濟因緣。

接著,他參加土耳其敘利亞難民發放,主要是照顧發放志工的健康,並隨隊作機會義診。看到難民的苦和淚,看到志工的勤與誠,鄭順賢下飛機後淚水沒停過,即便至今想起,眼淚依然止不住。尤其看到回教徒的志工胡光中,苦災民所苦,為難民奔走、難行能行,一路幫助難民孩子回到學校,幫助婦女找到謀生工具,至此,鄭醫師終於了解慈濟大愛的理念。

最後,鄭順賢以慈濟精神:「聞聲救苦、見苦知福,從付出中學感恩、做就對了。」鼓勵學員,把握生命的良能,找到人生的價值。

◎傳遞善法與大愛

聽了鄭順賢的分享,除了笑聲也有淚水。現就讀於高雄文藻大學外語系碩二的陳佳文,從小跟隨出家的母親在寺院生活,對佛法有些許的接觸。高中時,疼愛她的舅舅往生,為了尋求心靈的依靠,開始參加慈濟活動,大學時期也很自然地加入慈青社。課程中,佳文勤作筆記,也不斷地擦拭淚水,她說:「看到敘利亞難民的影片,我覺得很慚愧,我生在臺灣衣食不缺又能讀書,但我還是常在人我是非中轉不出來!」

「見苦知福」是佳文這堂課的收穫,以前習慣用社群網絡臉書抒發情緒,如今要改變自己,把臉書當作傳播美善的工具。她期許自己從心出發,讓心田成為一畝善的良田。

擔任營隊隊輔的陳彥慈,來自慈濟家庭,現就讀慈濟大學社工系四年級。他把隊輔定義為傳法者,他以傳承者的使命承擔隊輔的工作。彥慈認為,即將畢業進入社會,無論是現在抑或未來,傳承或傳法的角色是不會改變的。今天他把慈濟的精神和善法傳遞給學弟妹,未來不論在哪,他會繼續傳遞慈濟的善法和大愛。

今天彥慈聽了鄭醫師的分享,讓他想到早上「靜思晨語」中提到的「善說法者」,他期許自己,聞法生智慧,未來不論在任何場合,遇到什麼樣的人,都能成為善法的傳遞者。

圖左 :鄭順賢醫師幽默的開場白,讓學員笑開懷。[攝影者:賴慧娟]
圖右 :慈青學員,聚精會神聆聽課程。[攝影者:陳亦珍]

圖左 :學員聽了鄭順賢醫生的分享,除了笑聲也有淚水,頻頻擦淚水。[攝影者:賴慧娟]
圖右 :陳彥慈(中)堅定未來不論在任何場合,都會是善法的傳遞者。[攝影者:賴慧娟]
圖左 :看到難民顛沛流離,見苦知福是陳佳文這堂課最大的收穫。[攝影者:陳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