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11個年頭發放 祝福回歸生活

11個年頭發放 祝福回歸生活

E-mail 列印
2016年11月29日傍晚時分,慈濟拉斯維加斯聯絡處志工們一行三十四人,再次來到漢德城 (Henderson) 的St. Timothy 教堂,和「沙漠之友」基金會合作一起進行發放。

◎「沙漠之友」 義工 供應熱食

三餐不繼的街友總在日落時分拖著蹣跚的腳步走向「沙漠之友」基金會(Friends in the Desert Foundation, Inc.)。「沙漠之友」義工已經早早為漢德城舊市區的街友提供熱食。因為根據漢德城市府規定,不允許遊民露宿街頭;許多低收入戶或無收入戶在白天街頭遊蕩,入夜後就必須借宿親友家。

除了週日,義工每日供應近百份的熱食,義工說:「只要是饑餓的人,都歡迎來享用晚餐,不需要身份證明也不用任何手續。」大約有八名義工輪流承擔管理,從採購、烹調、供食到打掃,一手包辦,所有義工都純粹義務性服務。

「沙漠之友」基金會每日供應一餐,由於沒有政府的公家補助,長期以來一直接受各方的捐助。來自社區大德的愛心物資被分類擺置臺前,各方愛心商家提供各類蔬菜、水果、麵包及甜點,供街友任意挑選,也可以帶著走。

◎冬令發放現場 進行布置

這是慈濟人在St. Timothy 教堂第十一年的冬令發放,志工的用心從準備素食開始,到運送、分菜、端送上桌和街友話家常,還有準備娛樂的表演節目,務求每一個活動都能盡力做到最好。

下午時刻,志工首先佈置會場,將要發放的物資一包包排列整齊放在桌上;而五位香績志工也開始忙碌起來,拉斯維加斯負責人楊大蓉亦召集大家做重點說明,並叮嚀大家要注意慈濟人的行儀和態度。

事先由沙漠之友的執事者,已將Starbucks提供的一些高級甜點擺放在桌上圓盤中,另一列長桌上則擺滿吐司麵包以及各式蔬果,這是由Trader Joe's 及Albertsons兩家超商所提供。

經理Carol Walton説:「為街友提供食物已歷經十六個年頭,每天約有八十位至一百位左右的人前來用餐。」經理並提到,每星期供應六天,當星期六那天吃完晚餐後,都還會貼心地準備一包食物譲他們帶走,以因應星期天可以享用。

◎介紹竹筒歲月 呼籲行善

因天氣很冷,並沒有看到大排長龍的現象;五點一到,食堂正式開放,大家進門時就自動拿了一個塑膠袋,把自己需要的麵包及蔬果放入袋中,依個人所需,數量完全不限,直到取完為止。

晚餐還沒開動之前,楊大蓉先為大家簡介慈濟在拉斯維加斯所做的服務事項;志工張愷倫則介紹慈濟五十年來,從三十位家庭主婦開始,然後走向世界各國去救濟;並已在九十四國進行賬災工作,目前在全球有四十七個國家有慈濟的分支聯絡點,從事關懷弱勢族群的慈善工作。

志工鄭茹菁介紹「竹筒歲月」,證嚴上人從五毛錢開始,集眾人的愛心力量,積少成多,小錢也可以行大善;並呼籲大家,行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窮人也可以發心佈施。

當志工表演手語〈愛與關懷〉時,一位來自喬治亞州的街友邊看手語,邊淚流滿面。他說:「莫名的感動!非常地感動!」

◎離開街友生活 重新出發

接著志工們一桌桌帶領大家前去領取發放的物資。發放時,志工九十度虔誠的鞠躬,帶給街友們尊嚴和感動。

發放的生活物資包括保暖的衣物,毛線衣、圍巾、襪子等……兒童則另外帶來了小熊玩具。另外亦提供熱食,含春捲、花椰菜和香績飯等……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許多人都要求再帶一份走,志工們全力配合。

有位街友得知慈濟人大多數來自臺灣,他告訴志工鄭榕娟,他曾在海軍第七艦隊服役過,並隨軍到過基隆、高雄;另一位則參加過越戰,曾經到過臺灣度假,對於臺灣美食,讚不絕口!

志工林蘭香第一次參加發放,她很擔心地說著:「天氣那麼冷,不知他們等一下出去後,晚上怎麼辦?」但當她看到他們高高興興地享受著晚餐,覺得是做了一件好事,也很高興有機會服務他們。

一年又一年,大多數的街友仍然缺衣又缺食;離別時分,一位女街友意志堅定地告訴志工鄭榕娟,「我再也不要這様過生活了,我要重新出發,追求一位正常人的生活!」志工欣喜已對,並地祝福他們能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圖左 :34位志工會後合影[攝影者:鄭茹菁]
圖右 :香積菩薩運用教堂廚房做素食招待沙漠之友[攝影者:鄭茹菁]

圖左 :志工楊大蓉及陳振和與經理Carol Walton(右二)合影[攝影者:鄭茹菁]
圖右 :志工張愷倫介紹慈濟50年來,慈濟從30位主婦,己發展到一千萬人[攝影者:鄭茹菁]

圖左 :街友響應竹筒歲月[攝影者:鄭茹菁]
圖右 :熱食提供春捲、素鷄塊、素培根、花椰菜和香績飯,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攝影者:鄭茹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