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工廠當作道場 實業家願落實環保與人文

工廠當作道場 實業家願落實環保與人文

E-mail 列印
第三屆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研習會活動,今天(8/22)完成三天的課程,在學員一一分享滿滿心得,圓滿此屆的研習會。透過實際把慈濟人文精神帶進公司的例子,加上這幾天的課程,讓實業家發願把工廠當作道場,落實環保與人文的理念。

陳修忠(左)要效法華碩及頂新集團公司作法,將人文關懷及人文環保落實在自己的公司。他的太太嚴麗蓉(右)也勉勵大家,不要只有感動,還要行動。[攝影者:張進和]
時間飛逝,第三屆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研習會活動,今天(2010/8/22)完成三天的課程,在學員一一分享滿滿心得,圓滿此屆的研習會。

◎精舍巡禮獲益

實業家們參與志工早會連線,畫面上播放四川鄉親經過慈濟志工的陪伴與帶動,兩年來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歡喜付出,發揮生命良能,已走出悲痛的陰霾。「心是萬法之源,心外無 法,一切唯心造。」上人開示時,以此敦勉實業家,生命無常,見苦知福,要多把握時間來付出。

早會後,學員分乘遊覽車到精舍巡禮。精舍德勱師父等人,早就在精舍前方等候大家的蒞臨,親切地在旁引導招呼,有不少學員第一次來,也有不少學員雖然來過,但每次因緣不同, 所以仍要把握難得機會,先行合照一番。

「家裡要和諧,就不要有大男人主義,要學慈濟跳『恰恰舞』喔!」精舍德念師父風趣地提醒男學員,只見他們頻頻點頭。

「拔草也是一種修行;上人說,修行就是改習氣。」德佩師父分享經驗,拔草無法完全除根,藉境反觀自己,是否有根深蒂固的脾氣不改?因此,慈濟事事在境界裡修行自己,每個人 都是一部大藏經,德佩師父勉勵實業家們寫出亮麗的「經」來度化他人。

德佩師父也分享一旁中央山脈是台灣的守護神,自己往往在內心深處給予一鞠躬……讓學員從他舉例的小故事中,了解山河大地要靠大家共同維護,並省思做環保的確是需要及時從自 身做起。

匆匆一個半小時巡禮八個站,實業家們專注聆聽師父們充滿智慧的導覽內容。來自香港的曾文波就說,第一次參訪精舍,看到師父們所走過的路、所做的事情,覺得要多學習、多付 出,才不會白來這一趟。

來自彰化的劉曉芬,平常即投入大愛媽媽培訓。這次和先生楊東原一起來參加,也是第一次來精舍,感動於精舍的簡樸,卻把最好的付出給他人。當她說:「以後我要好好跟隨腳步, 做好慈濟事……」時,話未完已語帶哽咽。

品嚐精舍師父準備的點心後,學員返回靜思堂國議廳,聆聽一場杜俊元師兄與黃華德師兄「探討人生經濟學」的精彩對談,從他們寶貴的生命經驗及如何克服困難的分享後,接下來場 景人物轉換,由頂新集團總裁魏應充及任職華碩公司的慈濟志工魏杏娟座談「實業機構實踐節能減碳及提升人文之探討」。

◎實踐環保人文

頂新集團人力資源室資深協理許純玲帶著人文團隊,分享在公司裡推動人文的使命和方向。結合慈濟志工的力量,將人文導入公司,秉持感恩、尊重、愛的精神,關懷同仁和眷屬。同 時做好環境保護,呼籲員工從自身日常生活中,力行一日五善、日日減碳。

幾乎全體員工皆響應環保的華碩企業,其永續發展辦公室永續長魏杏娟,談及該公司永續發展細項;在辦公大樓,力行環保及節能措施;再生電腦送到偏遠學校,讓鄉下孩子有機會學 習電腦;人文關懷方面,除了力行環保,並透過規劃CSOe化資訊系統,獲得員工病假、事假、喪假、家庭照顧假等訊息,主動關懷、探視同仁或家屬,形成一個緊密的關懷網絡; 舉辦人文活動及樂活人生講座、體驗一日素食等。

同一個時間,本會秘書處邀請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山釜科技董事長莊馨甯,在靜思堂一樓舉行記者會。會中,莊董事長展示公司研發能隨時攜帶的太陽能發電行動閱讀燈以及磁鐵吸附的 日光燈管,並結合新創意,以原住民傳統編織的十字繡布作為燈罩,光耀奪人。她表示研發的創意,來自去年9月間,看到災區的孩子點著蠟燭做功課而心疼,在研發階段,摒棄使用 會造成汙染的電池,改用太陽能發電。

莊馨甯的用心,就是希望這些環保照明設備,未來能運用在救災上,帶給救災者及受災者更大的方便。

◎慧命才是永恆 精彩的課程接二連三,午後,黃思賢師兄主講「慈濟國際人道援助的精神與使命」。他既風趣又真誠敘說著當年與上人充滿智慧的對話,使得學員自然地融入其境,笑聲、掌聲時時飄 滿堂。

「讀經、誦經,不如行經,所以今天慈濟是一個行經的法門。」思賢師兄談到慈濟國際賑災經驗,從而說明人援會在國際賑災中發揮很大良能,及時讓受災人民得到溫飽;希望未來能 結合食、衣、住、行、資訊、環保等相關產業,一起來為慈濟、為上人,把大愛傳播到世界

其中特別談到援助印尼的經驗,慈濟結合企業家在印尼發放、義診、蓋校、蓋習經院、整頓紅溪河,當地幾乎所有的企業家出錢出力,致使民眾因此非常珍惜慈濟人,對華人、對佛教 完全改觀,並獲得政府支持而成立大愛電視台頻道。

「有錢出錢,但是有力出力更重要,生命是無常啊,慧命才是永恆。」黃思賢殷切勉勵、期待在座每一位菁英份子,捐出智慧、心力,來幫助人援會的救災工作。

◎實業家的願景

放下繁雜的工作,投入了三天兩夜的活動,在聆聽豐富的分享裡,心靈也逐漸在沈澱中,才發覺時間過得真快啊,馬上要進行心得分享了!

這次的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也有不少對夫妻檔、有慈濟人的第二代,如王端正師兄的兒子、從事資訊業的王韋翔,還有企業家的第二代等都投入了,這是一件令人歡欣的事情。而 多數人上台分享時,表現出發自內心的熱誠與自我期許。

上海歐迪芬公司王文宗第一天參觀喜捨環保教育站,得知這原來是一個釣蝦場時,就讓他很震撼「是什麼力量能變成一個環保站?」,他認為以二十年前的方式來做環保,對於當今上 海的環境污染之改善,已經緩不濟急。建議把環保當成一個議題來定位,很重要地在基礎上需要借助平台來響應推廣。他舉上海某一百貨公司推行「環保月」為例,在其協助下結合慈 濟人的力量,一起做環保,並積極宣導。他更發願,要在當地爭取成立環保站,把環保當修行。

大東紡織公司董事長陳修忠要效法華碩及頂新集團公司作法,將人文關懷及人文環保落實在自己的公司。他的太太嚴麗蓉也勉勵大家,不要只有感動,還要行動。廈門金泓信展覽公司 總經理賴國香在研討會中受益很多,他會盡全力接引有愛心、有實力的人士來投入,也很期望未來人援會能在大陸成立。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豐賜如今已在慈濟培訓,即將成為慈誠隊的一員。在進入培訓階段,從慈濟書海裡,才發現自己的公司理念缺少人文,因此著手修改公司宗旨,卻又覺 得難行啊!未來可能得僱用幾位慈濟人到公司上班,才能快速帶動慈濟精神融入公司裡。這一番期許,滿堂笑聲,充滿祝福。同時,他也發願要在上海、昆山,持續加強慈濟的力量, 把慈濟精神帶到當地。

參加人援會食品研發已有一段時間的聯夏食品公司副總經理林慧美,從味全、華碩的分享中,也有感而發,而要把公司的福利委員會改稱為「人文關懷委員會」,未來也要推動環保及 人文關懷。

◎靜思語為指引

稱呼黃思賢為「五叔」的陳俊源事業上遇到瓶頸,從靜思語「甘願做歡喜受」的體悟後,也投入慈濟付出,終於扭轉乾坤。他表示,《靜思語》就是他的「人生地圖」,一想到它,就 開心、快樂了。

新加坡NE電子公司董事主席沈喜洲分享,自從加入慈濟後,公司裡裡外外凝聚力更強,業績蒸蒸日上。如今因為太太天天去環保站做志工,他在百忙中樂當太太的「柴可夫斯基(司 機)」,幽默的同音異字形容詞,讓全場哄堂大笑。

工業技術研究所組長陳中屏,受到報章雜誌的報導而對慈濟也產生質疑。這趟參訪,聽到志工分享救災經過,令他感同身受,不禁落淚,終於了解慈濟在做對的事情。以後會告訴周遭 的朋友,「慈濟在做的事情,『相信』就對了!」他的肺腑之言,博得大家心意交會的開懷笑聲。

◎工廠當作道場

來自奧瑞岡的醫生張師誠和林顯達是一對表兄弟,也是人援會總召集人黃華德的親戚。林顯達回憶起十二年前,曾經參加過慈濟營隊,當時學到很多正確的觀念和態度,覺得非常受 用。再度踏入熟悉的地方,身分已經從學生成為一位政大助理教授。目前正在研究如何把科技融入慈濟的理念當中,讓人們可以有效學習如何溝通、引導、傳承慈濟的經驗。

參觀教育館時,林顯達非常感動,而且十分的認同。「上人前瞻的教育理念以及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志業,都是現代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方向。」他希望在未來的研究和實務當中,能把 慈濟的理念發揚光大,把研究的成果回饋到慈濟的教育志業,讓更多人可以受惠。

張師誠分享參觀醫療館的心得,也回憶自己當學生習醫階段,師生面對大體老師並不懂得尊重,這與慈濟在醫療方面的觀念及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對於大體老師的奉獻以及上 人倡導對大體的尊重,皆令他非常感動及欽佩,覺得這是全世界醫療體系都應該學習的方向。

課程回顧時,影片播放傳達黃華德師兄的心聲:「企業界製造工業的污染等等,瞭解的人應該曉得這責任應該更大,把災難降低到最低,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要做的事情。」

「工廠及道場,其實工廠裡面就是要用道場的模式來經營。我從證嚴上人這邊學到最大的法寶就是,如何讓員工甘願做、歡喜受;生活教育做得好,自然你在對要求的部份,他就比較 能夠接受。當你堅持要去做一件事情,是做對的事情,我相信所有的同仁他們都會跟你一起走。」召集人之一的翊聖公司董事長林仲箎以身作則,帶動員工的分享,也令人非常深刻。

在恭聽上人開示前,本會也準備了佛珠、慈悲心路等靜思文物結緣,司儀靳秀麗告訴實業家,圓緣,是要圓滿一個好緣,希望這分好緣不要間斷。 .

圖左 : 杜俊元(右一)與黃華德師兄(中)「探討人生經濟學」的精彩對談,分享他們寶貴的生命經驗及如何克服困難。左一為主持人靳秀麗。[攝影者:王賢煌]
圖右 : 王文宗(右)同修關心上海的環境污染之改善,很需要借助平台來響應推廣。他發願要在當地成立環保站,把環保當修行。[攝影者:王賢煌]

圖左 : 自奧瑞岡的醫生張師誠(右)和林顯達(左)是一對表兄弟。張師誠對於大體老師的奉獻以及上人倡導對大體的尊重,是全世界醫療體系都應該學習的方向。[攝影者:王賢煌]
圖右 : 精舍巡禮八個站,實業家們專注聆聽師父們充滿智慧的導覽風格,記錄下看到師父們所走過的路、所做的事情,覺得要多學習、多付出,才不會白來這一趟。[攝影者:徐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