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培訓慈委入寶山 得法寶誓願行

培訓慈委入寶山 得法寶誓願行

E-mail 列印
今天(3/19)是2017年高屏區培訓委員慈誠靜態課程開訓典禮,「進入國議廳學習,相信你們一定知道慈濟有一個整體的美,隊輔會適時調整各位一些儀態、習慣,希望大家都能夠虛心的接受…」學員長邱必成愛的叮嚀 ,從四威儀到調整自我習氣,強調慈濟整體的美,在於個體的修養,期盼學員能一致的標準行為,行走於外時展現慈濟的美,「走在慈濟路,一路要知足,用感謝心去付出…」勉勵人人用歡喜心走在慈濟菩薩道上,相信大家用心,遵守共同的默契,來成就最莊嚴的道氣。

找到生命的方向、心靈的依歸,來自高屏地區三百多位學員都是有志一同,方向一致齊聚高雄靜思堂為培訓課拉開序幕,「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司儀李善以普賢菩薩說的話來鼓勵學員們,在菩薩道上把握因緣、把握時間殷勤精進,增長慧命,書寫人生最有價值的篇章。

◎募心募愛 戶無量福無量

異口同聲宣讀慈濟志言後,正式進入課程。

慈濟人透過募心募款為苦難人來付出,「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啟發人人慈悲心來植福田,和眾生廣結善緣,接引各行各業同行人間菩薩道。

每個人進入慈濟都各自有其特殊因緣,「戶無量‧福無量」講師林子鈺分享她如何在茫茫人群中募心募款,肇始於上人說「如果社會多一位慈濟人,我們社會就會多一個好人」,這句話深刻到子鈺的內心,影響至今,她如何在滾滾紅塵中守住一念心而不退轉,「有佛法就有辦法」子鈺相信這句話日日薰法香,每當遇到困難逆境時,就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簡單的事重複做,複雜的事簡單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完成後再做其他事。」她用心寬念純的心去做事,總能圓滿完成任務。

學習資深委員募心行動力,「募款三心-單純赤子心、獅子勇猛心、駱駝的耐心,用熱忱的態度與會員交流慈濟世界發生點點滴滴愛的故事。」林子鈺提起以前到離島小琉球募心募款,首次辦茶會就用半年的時間去籌備,她每個月搭船去收功德款,用心付出的行為感動當地民眾紛紛邀約親朋好友來參加會員。她在琉球撒播善種子,把愛傳出去,帶領幕後志工出來受證成為慈濟委員,讓離島也有慈濟人,當地去(2016)年9月遭受莫蘭蒂颱風重創時,當地志工及時膚慰鄉親,為受苦難的人付出,讓鄉親安心表示感恩,見證有慈濟人的地方就能傳遞愛。

另一位資深志工陳清對到現場為學員貢獻她的募心募款的法寶,「做慈濟就是恆持初發心,以歡喜心做慈濟,路才能走得遠。」信己無私信人有愛,陳清對以高亢清亮的聲音說,每個月都會募到新會員,募款募心不是為自己,而是那一分善心善念,啟發人人本具清淨的慈悲心,透過募心募款戶無量,廣結善緣福無量,正向能量讓臺灣未來會更好。

她們的故事分享讓屏東區培訓委員陳寶金在募心方面受益良多,她表示,每個月都會到臺北女兒家小住,除了顧親情也是去顧會員的善根,有人問「那麼遠為什麼不一次收一年,而要每個月去收?從屏東到臺北的車資也不少。」原來她想讓會員都有布施的機會,每個月至少發一次善念。日常生活中,行動不便的寶金騎上電動車在屏東市區到處收功德款,常常看到沒有電了就趕快回家充電後再出門,「以前都還會買冷飲來喝,現在出門都自己帶開水,把錢省下來幫助敘利亞的難民。」陳寶金抱著歡喜心出門做慈濟,與會員結善緣,大家合力做善事,相信人生會更美好。

◎參加培訓 宜發大願

培訓學員要了解為何成為受證的慈濟志工必須要經過見習培訓二年時間,它的意義何在?人人以恭敬心聆聽「上人開示-培訓的精神」,影片中是2003年10月19日北區委員慈誠聯誼會,證嚴上人針對受證的慈誠委員為何要經過培訓所作的開示,在慈濟道場人人都是菩薩,雕塑菩薩的形像,希望人人啟發愛心,用慈眼視眾生,身體力行去感受,與人互動展現的氣質,若人人都能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世間沒有困難的事。

藉由慈濟道場藉事練心,藉境修行,滌心垢除習氣,在菩薩道上學習覺悟,慈濟人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為人間淨土展現大愛,共同期盼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慈濟人從做中學,學中覺,事理印證人間佛教,成就自己的慧命。「慈濟人有共同的法脈和心靈依歸,有志一同投入慈濟宗門,要有一份的責任與使命。」司儀叮囑學員參加培訓成為慈濟慈誠委員,要發大願廣度眾生,力行人間菩薩道。

為培育善種子發芽成長,慈濟志工魏杏娟遠從臺北南下高雄為學員上一堂「慈濟人的責任與使命」。「慈濟是一個道場,做好事是我們的本分,還要修我們的習性。」魏杏娟開宗明義說,因為面貌會說話,對於言行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形,力行中去體悟佛法,她舉二個身邊親人發生小故事來說明習性要改之難,才說做慈濟是修身養性的方便法門。

「上人期許每一個人穿上這件柔和忍辱衣,各位菩薩,當我們成為慈濟委員的時候是代表慈濟,我們身口意都要謹言慎行,在上人教導下信受奉行變得柔和善順,面貌身形於外讓人一眼就知道是慈濟人。」魏杏娟表示,愛慈濟是就要先自我調整習氣與人結善緣,用心付出讓愛與善循環,生生不息。

「如果沒有法入心,你根本無法來去自如,心不離法,行不離願。我們都是凡夫帶業而來,一定要把心顧好。」杏娟最後分享上人的「方向」,鼓勵人人跟著音樂大聲唱,上人的方向也是慈濟人的方向,心蓮萬蕊朵朵綻放,生生世世的方向,師徒之間有相約,每天都在為淨化人心而努力,入人群傳善法救人心,讓佛法更加廣闊普及,把人人悲心、菩薩精神會合。

「一秒鐘一輩子,你我信願行都能影響千秋百世,不要忘了慈濟人的責任與使命。」李善結語時加強語氣期盼要勇於承擔責任與使命。「為佛教為眾生,這是上人的堅持,也是慈濟人永恆不變的方向,是始終如一的信念。」慈濟的腳步從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還有社區志工,一步八法印為臺灣創造愛心奇蹟,寫下無數感人的篇章。

◎靜思弟子溯源法脈

經過短暫的午齋休養,學員們集中精神來迎接下午的課程,感恩陣容龐大的幕後工作人員讓課程無縫接規。

佛法不是藏在深山寺院,佛教的慈悲喜捨,慈濟將它行動化,真正的走入人群去造福,在付出中覺悟人生的苦難與無奈,身為靜思弟子一定要深入法脈明瞭慈濟宗門。

「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授課講師德寧師父環視全場,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的家庭背景,人也是不一樣,但是大家有共同的志向,追求一條真實之路就是人間菩薩道。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不只是信,還要深信。」德寧師父知道學員參加培訓課程,一定相信自己相信慈濟,來上課對慈濟能更深入也能更深信,將來受證才能夠傳承法脈,肩負弘揚宗門的使命。

入人群做事難免遇到困難,道心堅固自然智慧生,對的事要堅持,有了堅持才能天長地久,「修行是長時間的堅持,心念要照顧好,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恆持菩薩六度萬行。」德寧師父說慈濟宗門已立,人人要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戒定慧轉迷為悟,發心立願勤行道,有使命感的人力量會源源不絕,不要怕承擔,無私奉獻的精神躍上天際。

靜思精舍常住以身作則為典範,成為全球慈濟人心靈的家,有家才有門,有靜思才有宗門。「上人說『法已傳,宗門已立,靜思弟子要以我們的法脈為合心,走入宗門傳承四大八法。』靜思法脈勤行道,要傳承克勤克己克儉克難的精神,在菩薩道殷勤精進。」在場不論是資深志工或是新發意菩薩彼此互相勉勵,做上人的分身聞聲救苦,走入人群去說法傳法脈弘宗門,有使命發願做到最後。

◎守慈濟十戒 修行無掛礙

慈濟隊伍浩蕩長,須人人自重自愛,對自己負責任,團體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慈濟人親近善法遠離墮落的因緣,「慈濟十戒」是證嚴上人要求弟子都要遵守的生活規矩,十戒守得好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抽菸、不吸毒、不嚼檳榔,七、不賭博、不投機取巧,八、孝順父母、調和聲色,九、遵守交通規則,十、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講師林朝富曾有人問做慈濟志工要什麼條件,他一一細數〈慈濟十戒〉,那人聽完後說「要做善事要失去那麼多自由喔」,原來他開計程車,沒人客人搭車時會抽煙消磨時間,在家無聊也會抽煙喝酒,如果要做慈濟什麼都不能做。

林朝富說十戒是慈濟人修行的法門,十戒守得好,人生會變彩色走得順暢,「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他表示守十戒就是防非止惡、慈悲喜捨不傷害慈濟,不是束縛而是證嚴上人給弟子最深的祝福。人人守戒守規守戒守禮節,呈現慈濟團體整齊人文之美,唯有清楚靜思法脈,才能永不退轉,堅持一念心成就永恆的慧命。

培育組課務團隊期待學員能在慈濟菩薩道上走得順遂,用心邀請入人群勤說慈濟且接引會眾經驗豐富的資深委員,傳承募心募款之心法,佐以實際案例深入慈濟法門,推動四大八印,課程內容精彩,學員紛紛反應上培訓課對慈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衷心期待下個月課程的到來。

圖左 :「募款三心-單純赤子心、獅子勇猛心、駱駝的耐心,用熱忱的態度與會員交流慈濟世界發生點點滴滴愛的故事。」林子鈺提起以前到離島小琉球募心募款點滴過程,說起往事仍歷歷在目。[攝影者:林士豔]
圖右 :培訓課程內容精彩,學員紛紛提筆振書,記錄資深志工各種法寶與智慧。[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人人跟著音樂大聲唱,上人的方向也是慈濟人的方向,心蓮萬蕊朵朵綻放,生生世世的方向,師徒之間有相約,要為淨化人心而努力。[攝影者:林士豔]
圖右 :林朝富說十戒是慈濟人修行的法門,十戒守得好,人生會變彩色,慈濟路走得順暢。[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身心寬暢也是小組時間,提出問題互相討論,彼此經驗談的過程是汲取對人對事的應對能力。[攝影者:林士豔]
圖右 :屏東區培訓委員陳寶金行動雖不便,抱著歡喜心出門做慈濟,募心募款不餘遺力,每個月會到臺北收善款,她說與會員結一分善緣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行進間如何將慈濟人文展現於外,也是培訓學員努力學習的基本功。[攝影者:林士豔]
圖右 :午齋時間,學員們已學會慈濟人用餐禮儀「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陣容龐大的培育團隊是學員們最堅強的後盾。[攝影者:林士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