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眾力合和 為難民打造希望

眾力合和 為難民打造希望

E-mail 列印
「場地雖然不同,一樣抱持歡喜心來跟大家結一分善緣。」支援鐘鼓演繹的彰化鼓隊指導老師胡小惠道出,團隊歡喜前來共襄盛舉只有一個心念──為難民祈福。

敘利亞內戰六年來數百萬難民顛沛流離,慈濟對難民的關懷也 從未停歇。南投慈濟人繼去年發起以「竹筒歲月」為難民募心蓮之後,今年則搭乘「國際大愛心蓮滿人間祈福音樂會」活動列車,於4月9日在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舉辦了兩場音樂會,募心蓮的形式不同,但慈濟人對難民的愛不曾停息。

4月9日一大早,演藝廳內外到處都看得見穿著白色上衣的工作人員。上衣的胸前印有一顆大大的愛心,在它上頭印有英文的「滿納海」(慈濟在土耳其援助成立的學校,提供敘利亞難民兒童就學機會),下邊則是「幸福」「希望」,十分搶眼。

這些工作人員,他們共同的身分是慈濟志工。因為演出地點不在慈濟會所,又是一場氛圍愉快的音樂會,因此慈濟人別開生面的舉辦一場如洪啟芬所稱「沒有慈濟制服的慈濟大活動」。雖然不見慈濟制服,但慈濟的人文精神「感恩、尊重、愛」形影不離。志工期盼透過音樂會有更多的愛心湧現,讓難民得以擁有幸福、希望的未來。

◎為難民募心蓮 南投再接再厲

2月12日參加了臺北場「國際大愛心蓮滿人間祈福音樂會」的南投合心榮董幹事洪啟芬、陳美惠伉儷深受感動,認為不能少了南投人的一分愛心,因而倡議跟進。二月的合心會議有了舉辦的共識後,南投、草屯、埔里、竹山四個和氣組隊分工挑起使命,共同為敘利亞難民募心募愛。

有別於臺北場是邀請捐心蓮者參加音樂會,洪啟芬醫師主張不設門檻,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感受難民的苦以及慈濟人無私的大愛,一旦會眾受到感動,相信心蓮定能湧現。為了讓各區可以大力動員起來去邀約會眾及募心蓮,洪啟芬夫婦還前往各和氣共修處說明;不辭辛勞,只願難民得離苦。

為籌辦這次音樂會,合心功能團隊、和氣組隊共召開了三次籌備會,若有疑問也透過line群組隨時拋出,一同討論取得共識。因文化局場地僅能容納八百多人,於是決定舉行兩場,上午場由南投與竹山的會眾入場,下午場則是埔里與草屯會眾,各和氣區則以配票方式去邀約。

邀約會眾的過程對榮董團隊、各和氣區而言都是一大考驗。埔里區和氣組長李貞慧表示,原本擔心會眾太少,志工們傾盡全力去邀請,沒想到當第一次回報的人數,就已超過預計的七部遊覽車。但有了去年浴佛的慘痛經驗,臨時不去的太多,因此多邀了近百人,沒想到各和氣區都爆表,一票難求,最終只能忍痛向部份應邀的會眾說道歉。

另外,安排遊覽車又是一大考驗,李貞慧形容:「簡直比我在辦考試排試場還難。」挑選各車領隊也頗費心思。在出發前她還集合各車領隊,將注意事項一一叮嚀再叮嚀,希望能夠順利圓滿。

◎榮董團隊教富濟貧 用心陪伴啟發

為了籌募這次音樂會的資金,榮董團隊大力奔走,如何讓未發心者能發心,榮董團隊的廖萬助、李春治伉儷有撇步。「有時等待因緣,有時創造因緣,慢慢引導與陪伴,讓有能力者願意捐出那分愛心,做個『富中之富』的人。」籌辦過程難免遇到困難,但廖萬助堅信有心就能突破萬難,努力實踐上人「教富濟貧」的期許。

直呼「菩薩對我真是眷顧!」幫人值個班,竟募得兩朵大心蓮,讓李春治超開心。就在2月19日,草屯聯絡處舉辦「新春迎新」聯誼會,應邀參加的許秀玉看到十多位受證榮董上臺,一排莊嚴的菩薩相,心中萌起想捐百萬助人的心念。

春治值班這天,秀玉也來到聯絡處做環保,看見她就問起:「新春聯誼那天你們站在臺上好莊嚴,要怎樣才能像你們那樣?」春治告訴她:「那是為敘利亞難民募心蓮的活動。」詳細解說後,一旁的侯麗珠也加入募心行列:「以我為例,在媳婦未過門,孫子未出世時,我就替他們先植福捐榮董,希望來到我們家的都是結好緣而來的。」秀玉深受感動,當下她便以兒子的名義捐了一朵大心蓮(一百朵心蓮)。見秀玉有深厚的慈悲心,於是春治再建議她:「經濟如果許可,也要為自己植福。」果然,過後秀玉又捐了一朵大心蓮。

另外,李春治也募得黃女士一朵大心蓮。為敘利亞難民募得朵朵心蓮,讓李春治信心倍增,更堅定生生世世募心募愛的道心,讓苦難人不孤單。

◎不著慈濟制服 慈濟人文不減

七點多,外場接待組窗口彭秀蓁,便在文化局大門前廣場集合了所有的接待人員,解說接待細流,並叮嚀著:「要用心招呼,從驗票、引導上廁所、入座等等,大家盡心把工作做好,讓外場順了,內場就順。」

有豐富活動經驗的她,對於今天的任務信心十足:「沒問題!」因為她早已做足了功課,勘查動線、跑過流程。因前往演藝廳的階梯多,所以她特別邀請體力好,腳力好的志工,才不會因來來回回上下樓梯而體力不支。她表示:「雖然今天沒穿慈濟制服,但用慈濟人的責任與使命辦活動就沒困難;即便有,也能以正能量將它化解。」

走進演藝廳的大廳,眼前三盆皆由五根綠竹做為花架的迎賓花,很吸精,垂柳般的藜麥花穗,綠色、桃紅、橙黃、粉紅各色相間,光輝燦爛的金黃文心蘭和熱情如火般的腎藥蘭兩相扶襯,色彩繽紛,讓人心花怒放,而扇形棕櫚葉則大方地伸出熱情的雙手迎接會眾的蒞臨。還有仿若綠色小氣球的唐棉,它的花語是甜蜜,以及象徵百事合心的薇薇安百合等等,有了花藝妝點,讓單調的大廳平添一股春暖的氣息。

這項花藝布置是空間布置組窗口陳秀端和南投布置團隊的創意傑作。選擇代表豐收的藜麥做為主要花材,那是陳秀端心中的想望:「就是希望這一次的音樂會能夠豐收,為敘利亞難民募到很多心蓮。」

大廳右側,內場招待組窗口曾麗玲正集合內場招待志工一番叮嚀:「大家一定要塗上慈濟面霜,讓會眾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讓他們感動滿滿,回去之後能有更多的蓮花綻放。」

◎多次場勘模擬 做好萬全的準備

八點多,會場內演繹人員進行最後彩排。大廳外,遊覽車載著演藝人員及各鄉鎮會眾陸續來到。在外場接待手持舉牌引導下,會眾按區位排隊等候入場。

公傳組窗口的許昆龍六點多即搭乘遊覽車到高鐵站迎接演藝人員,當車子停靠南投文化局,眾人正熱烈歡迎下車人員之際,只見七十歲的許昆龍彎著腰奮力地將車上的行李一一搬下。他說:「南投雖是小地方,但好山好水,還有濃厚的人情味。至誠的服務,要讓這些遠道而來的演藝人員感受我們的熱情,讓他們有回家的感覺。」

九點十分入場時刻,隊伍浩蕩長,但因演藝廳入口在二樓,走樓梯影響了進場的速度,讓許多會眾須頂著溫暖的陽光站立等候。

對活動組而言,在陌生的場地舉辦活動,為數八百多人的進出場,動線的安排是個大考驗。為了讓觀眾順利進出場,活動組事前做了多次的模擬,並於事前準備好舉牌和手電筒。

但終究有些細節無法面面俱到,窗口陳雅琇語帶歉意地說:「讓早到的會眾等候多時,是不圓滿之處。」所幸看到整場音樂會,會眾都沉浸在感動的氛圍中,讓陳雅琇覺得欣慰:「會眾熱烈的迴響,讓自己感到一切的疲累都值得,因為可以為鄉親跟遠方的難民牽起一個美好的因緣。」

◎任務繁瑣 為難民甘願歡喜

舉辦大活動,所需的物品種類煩多,無一不是透過總務事前一一準備,然後活動當天,活動前的支領到會後的點交,工作十分繁雜。如何將總務會務推動流暢,具多年經驗的總務窗口林草丹老神在在地說:「透過流程會所拋出的需求單來準備與分配,再與機動組配合將各功能組的需求一一配給。在慈濟大家庭裡人人分工合作,把本分事做好,活動就能圓滿完成。」

在會場中,林草丹像陀螺般來來回回轉個不停,紅通通的臉龐掛滿汗水,雙腿早已走得酸軟。然而為了敘利亞難民,她說一切都是「甘願做,歡喜受」。

志工們投入音樂會的用心,觀眾都看在眼裡。「現場井然有序的演出及觀賞,活動順暢進行,都令人感佩全體工作人員的用心。」來自國姓鄉北山國中的曾惠楨校長讚歎有加。平日他就愛看大愛臺,深深感佩上人及志工的善行義舉,今天親臨會場感受更為深刻:「跟平時在電視臺收看到的一樣,只是更親身感受那強烈的大愛氛圍,尤其受到那真誠的感召,感同身受,數度熱烈盈眶。」

「雖然場地不同,但因為有先場勘、先做功課,我們的心如水般隨方就圓,隨時可以調整在某一個位置。練習一場可以支援兩場,所以大家都很歡喜,只有一個心念──為了祈福、幫助難民。」彰化鼓隊指導老師胡小惠進一步說出隊員參與音樂會的一念心,這也是南投志工舉辦祈福音樂會的初衷。

圖左 :彰化鼓隊指導老師胡小惠(後中,著白上衣者)指導隊員練習。她說:場地雖然不同,團隊一樣抱持歡喜心來跟大家結一分善緣。人人只有一個心念──為了幫助難民。[攝影者:潘常光]
圖右 :為籌辦這次音樂會,南投合心功能團隊及和氣組隊共召開了三次籌備會,若有疑問也透過line群組隨時拋出,共同討論取得共識。[攝影者:簡宏正]

圖左 :活動組窗口陳雅琇(後中)表示:這次比較困難的是場地不在自己的會所,為讓觀眾順利進場,事前做了多次進出場的模擬,並於事前準備好舉牌、手電筒。[攝影者:簡宏正]
圖右 :香積組守在草屯聯絡處為工作團隊準備營養又可口的午餐。[攝影者:張正佳]

圖左 :外場接待組窗口彭秀蓁集合外場引導團隊,解說接待細流,並叮嚀要用心招呼,盡心把工作做好,讓外場順了,內場就順。[攝影者:張文聰]
圖右 :空間布置組窗口陳秀端 (前排右二)和南投布置團隊,結合花藝、油漆、木工專長,將演藝廳入口處妝點得春意盎然。以象徵豐收的藜麥為主要花材,就是希望這一次的音樂會能夠豐收,為敘利亞難民募到心蓮萬朵。[攝影者:陳建昌]

圖左 :內場接待組窗口曾麗玲(左)叮嚀團隊:「大家一定要塗上慈濟面霜,讓會眾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讓他們感動滿滿,回去之後能有更多的蓮花綻放。」[攝影者:潘常光]
圖右 :會眾在外場接待人員手持舉牌引導下,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候入場。[攝影者:陳建昌]
圖左 :音樂會進行中,機動組和活動組即將結緣品排列在大廳出口,事前規劃處處用心。[攝影者:簡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