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父親送的最後禮物

父親送的最後禮物

E-mail 列印
「2017年中投區見習委員‧慈誠培訓課程」近三百位新發意菩薩,於4月16日上午在臺中分會,展開第一堂課程。

◎慈濟 回家的感覺

報到後,在志工引導下,陸續進入會場,有些女學員,或許是第一次來到靜思 堂上課,頭髮的綁紮比較不順手,課務組特地安排兩位具有美髮專業的師姊協助梳理。

慈濟委員為求頭髮髮型整齊,將頭髮挽成平髻,通常會再套上黑網,已受證委員並在上面綁上一朵深藍色有慈濟LOGO的蓮花飾物(見習委員及社區志工則無LOGO區分 )。此種髮式莊嚴嫻雅,表現慈濟人樸素柔和的精神。果然經過志工巧手梳理下,頭髮整齊了,整個人也顯得莊嚴。

見習委員,阮蘭香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即將在明天(4月17日)回越南探親。梳起「慈濟頭」的她表示:「我的頭髮不夠長,沒想到師姊卻很有耐心地幫我梳成髮髻,真的很謝謝她,這樣的儀容看起來,真的很莊嚴。我來臺灣已經十幾年了,平日在家常常看大愛臺,知道慈濟都在做好事,幫助貧困人。現在我的孩子一個將要上國中,一個已上國小,孩子上學了,我想開始來做點好事。所以我在盤美鳳師姊推薦下,報名今年的見習課,雖然明天要回越南,但我不想缺課,無論如何要來上課。今天是第一次來臺中分會,覺得靜思堂好莊嚴,師姊都很親切,有一種被愛、被包容,回家的感覺。」

◎竹筒歲月 從慈善說起

課程中播放「慈濟故事」影片,敘述慈濟五十一年來的篳路藍縷。第二堂課是人文真善美志工林玲俐師姊,講述如何以一隻筆,書寫人間最美的風景─慈濟世界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傳遞無私國界的大愛。

詹玉英師姊則以「克勤克儉,克苦克難」講述慈濟家風,希望人人都能起一份慈悲心,見苦知福,惜福再造福,一起做上人的眼、手、腳,幫上人做慈濟,讓善不斷地循環。

汪宗斌師兄講解「慈濟十戒」,這是上人送給弟子很深的祝福。希望弟子端正自己的身行心念,以及守好己身的操守與本分。幾堂課過後,午齋,精進組也講解食的威儀,讓學員瞭解。

下午的課程安排訪視課程、學佛的行儀、慈濟的衣、住、行禮儀的課程。其中連林玉秀師姊分享訪視實務,慈濟以慈善起家,從個案提報、走入案家訪視、因應案家不同遭遇、需求,做一位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玉秀師姊勉勵學員:「只要用心看個案,沒有過不去的苦,人人都能當苦難人的貴人。」

◎父親的最後禮物

一整天的課程中,國議廳課堂後面,有一位坐著輪椅的學員曾炳鈞,他來至西屯一區,總是昂著頭,非常認真地在聽課,不良於行的他,原本拄著枴杖,緩慢行走,但因為擔心在團體行動中,跟不上隊伍,所以坐輪椅代步方便。

曾炳鈞的父親,早在十幾年前,就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去年十二月不幸往生。生前曾爸爸囑咐,往生後要將大體捐給慈濟醫院做無語良師。炳鈞在父親往生八小時內,一路陪伴從臺南回到花蓮。這個因緣,讓他深深感受到慈濟人對家屬的膚慰與關懷。因為慈濟人的「感恩、尊重、愛」,也牽起讓他認識慈濟的這段因緣。

炳鈞略帶哽咽地說:「認識慈濟,這是爸爸送給我的最後禮物。感恩爸爸在生命最後,送給我認識慈濟這個好因緣。以前從報章電視,我就知道慈濟這個善團體,只是沒有去接觸瞭解。我的同事是慈濟人,在他退休時,曾送我一本《靜思語》小冊,我偶而也會翻讀。」

「爸爸是一位虔誠佛教徒,雖然不曾參與慈濟活動,但是最後他把大體捐給了慈濟。往生時,我們趕在八小時內,送爸爸回花蓮當無語良師。師兄、師姊一直關心著我們,慈濟人的愛,讓我看到慈濟大家庭的合和,所以我才興起參與見習培訓的念頭。」

「其實要報名參加見習上課前,一直很猶豫,我能做什麼?我能幫什麼忙?我有能力嗎?但慈濟的師兄、師姊,一再鼓勵我,讓我有信心。我也告訴自己,只要我有心進來,我想我會在慈濟,找到適合我的位置付出。今天的課程,也讓我體悟到能付出的人,就是有福的人。」

喜見每年的見習委員慈誠培訓,正如近年來,上人不斷勉眾:為了淨化人心,要持續接引,讓種子不斷開花結果、再生種子,新生命、新慧命生生不息。

圖左 :2017年中投區見習委員‧慈誠培訓課程,4月16日在臺中分會國議廳展開第一次課程,近三百位新發意菩薩參與。[攝影者:簡鴻海]
圖右 :林玲俐師姊講述如何以一隻筆,書寫人間最美的風景,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無私傳遞無國界的大愛。[攝影者:簡鴻海]

圖左 :汪宗斌師兄講解「慈濟十戒」,這是上人送給弟子很深祝福。[攝影者:簡鴻海]
圖右 :訪視課程,連林玉秀師姊勉勵學員:「只要用心看個案,沒有過不去的苦,人人都能當苦難人的貴人。」[攝影者:簡鴻海]

圖左 :精進團隊,指導學員禮佛問訊,正確打手印。[攝影者:簡鴻海]
圖右 :阮蘭香(右)是來自越南的新移民,今天是第一次來臺中分會,覺得靜思堂好莊嚴、師姊都很親切,有被愛被包容,那種家的感覺。[攝影者:簡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