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樹下咖啡車 有快樂停靠站

樹下咖啡車 有快樂停靠站

E-mail 列印
進入人生的下半場,慈濟志工楊金水辭去原本的工作,以行動咖啡車賺取生活,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將慈濟的法脈傳入社區,他說:「上人希望我們入人群度眾,落實社區。」

◎行動咖啡 公園的一景

臺南市永康區探索 公園的一處路邊,停著一部小卡車,車上不時飄出陣陣咖啡香,慈濟志工楊金水每天早上七點將咖啡車開到此定點,他照常取下小圓桌和簡便的椅子,擺設在車子後方,就開始一天的工作。

清晨一開始,就有不少人來這裡運動,不論是快走慢跑,或是中風者來做復健,每天都相當熱鬧;而公園周邊是排排列的高大小葉欖仁樹,成了天然的遮陽傘。「早安!」2016年10月以來,楊金水的行動咖啡車已成為公園的一景,他每天親切的跟民眾打招呼,漸漸地就熟稔起來,即使他們不停下來喝杯咖啡,也都會點頭回應。

臺灣南部四月的天氣已經轉熱,楊金水身上長袖襯衫的鈕釦仍扣得嚴謹,「我就算是不做慈濟事,也要讓人家看到慈濟人的身形及氣質。」楊金水表示,因為載公司回收物去慈濟環保站,認識慈濟志工洪長守,在他的邀約下,楊金水參加了慈濟社區歲末祝福。

「活動中有慈濟四大志業的介紹,我從影片中看到慈濟人真的是身體力行,深受感動,覺得這就是我想要深入的團體。」於是在2010年楊金水報名見習,接著於2011年完成受證。

◎入群度眾 廣結好人緣

受證後,楊金水考量平常需要上班,而承接了時間上能配合的培訓隊輔,之後承擔培訓幹事至今。期間,楊金水一直能掌握慈濟的脈動及方向,也積極入人群度眾,落實社區廣結善緣。

「我想人生的下半場,應該為自己做點甚麼。」在屆臨退休年紀時,楊金水決定辭去在電信局當雇員的工作,而在街頭賣起咖啡,也適時地跟客人介紹慈濟,說慈濟。

在公園裡,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也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慈濟不是有錢人才能做的,我想讓客人知道這點。」楊金水的行動咖啡車隨時備有《慈濟月刊》、靜思語小冊和人結緣。他總是在和客人的交談中,分享慈濟的理念,也適時地提供慈濟活動資訊,邀約客人參加。

如果客人有不同的聲音,他也能用平心靜氣不慍不火的傾聽,然後再做說明。「最重要的是傾聽、包容和結善緣。」楊金水看透世情冷暖,微笑地說著。「有一位常客李老闆,常聽我說起慈濟的環保,表示很認同,我就邀約他一起做環保。」楊金水開心地說著。

◎用愛陪伴 期待愛循環

固定於晚上,楊金水到探索公園附近的新制回收點做環保,同時也邀約培訓學員一起來參與。除了讓學員了解環保志業之外,也藉由親身陪伴與關懷,增進彼此之間的情誼。

「我的陪伴是親自帶著他們做,不是看著他們做,這樣這條慈濟路就能走得更穩。」楊金水將每個培訓學員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也期待他們日後受證後,能勇於承擔功能。
春天,新長出來的小葉欖仁葉子,在新綠中透出陽光,客人前前後後來光顧,在互動中彼此關心,而客人與客人之間也因為在這樣瀰漫著咖啡香的開闊場地,敞開心懷互訴家常。

楊金水秉持著慈濟精神,讓行動咖啡車成了溫暖的集散地,一切是如此地平和自然,他笑著說:「我希望把快樂帶給我的客人,這樣我也很快樂。」

圖左 :擔任培訓幹事的楊金水,將每個培訓學員當成自己的孩子,緊緊聯繫陪伴,不希望有人因為落單而退轉。「我希望用愛來陪伴他們,讓他們將來受證後能承擔功能,然後也用愛再去陪伴新進的菩薩。」楊金水熱切的說出他對陪伴這件事的期待。[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楊金水(右一)的行動咖啡車隨時備有慈濟月刊、靜思語小冊,他總是在交談中置入慈濟理念,遇到契合者,他就送給人結緣分享;也適時的提供慈濟活動資訊,邀約客人參加。[攝影者:林碧枝]

圖左 :楊金水固定每個星期四公休,晚上就到探索公園附近的新制回收點做環保,同時也邀約見習培訓學員一起,除了希望學員了解環保志業之外,也希望藉由這樣的陪伴,讓學員感受到資深的關懷,增進法親情誼。「我的陪伴是親自帶著他們做,不是看著他們做。這條慈濟路他們就能走得更穩。」[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因為社區即將舉行骨髓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楊金水(右)在生意空暇之餘,拿傳單跟路過得行人宣導並邀約。[攝影者:林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