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幼苗快樂學新知 家長陪同齊體驗

幼苗快樂學新知 家長陪同齊體驗

E-mail 列印
4月18日,新北市汐止區北峰國小一年級三班級六十二位學生及五位家長,在校長林素滿和四位老師帶領下,一路由汐止福德二路沿著大馬路走到汐止聯絡處步行約二十分鐘,進行「節能減碳護地球」戶外教學活動。

這次 課堂外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們了解愛護大地,友善環境,要從我做起。課務團隊黃秀后規劃了靜態與動態四個站,包括實作紙類回收、踩寶特瓶、導覽解說寶特瓶回收再利用、說說靜思語和午餐素一素。約三十位慈濟志工分成四組,帶領孩子們到各站體驗實作,學習如何珍惜大自然,與萬物共生、共存,以惜福的心共知、共識、共行。

◎五善知識 帶回家分享

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牽手排隊,進行各站的實作體驗。
「親愛的寶貝們,今天你們可以做到『一天五善,日日減碳』喔!素食、節水、省電、減碳、自帶環保餐具。你們都是守護地球的環保小尖兵。」志工周麗芬為孩子們解說五善可以減碳護地球的重要性,及如何從己身做起,力行素食、環保。

孩子們聽了解說後,有的調皮回應「五善是五支扇子,可以搧風。」有的孩子以正向的互動回答「不吃肉,多吃素。」、「隨手關燈,洗米水可以澆花。」「外出帶環保餐具、水壺。師姑,今天我們都有帶喔!等一下吃中餐吃素,吃完我們要去洗餐盒,我們會省水,不浪費水。」志工周麗芬聽完孩子們的回答說:「我們北峰國小一年級好棒喔!都知道日行五善護生護地球,也可使自己身體健康。」孩子們也立即回應:「我們讀幼稚園有來參觀體驗過,都記得師姑說的話。」

同時也在環保教育站進行的志工林宥均,以有獎徵答的提問正撕得不亦樂乎的孩子們。「為了要救地球,我們要怎麼做?為甚麼紙要一張張撕下來,做什麼用途?」

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師姑,我幼稚園來過環保站,有做過環保小尖兵,紙類回收可以做紙箱、衛生紙、紙的玩具,參考書、報紙……」信心十足又對答如流的章宇澄回應志工的問答。他接著又說,寶特瓶回收後,可以做成圍巾、毛毯,幫助有需要的人。

兩個小女孩手牽手的也向志工分享在環保站體驗的心得。張芸溱說:「今天到環保站學到好多環保觀念,寫過的本子、考試卷、舊課本都不要丟掉,可以回收再利用。紙一張張撕下後,回收再利用可以再做成紙杯、衛生紙、書本。我要把師姑教的觀念和方法帶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大家一起做環保分類救地球,就不會造成地球的災難。」

胡安彤也分享說:「師姑教我,用過的寶特瓶洗乾淨後留下來做回收再利用,可以做成毛毯,我要把這些知識帶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邀家人一起做和把分類好的東西送到環保站。」

◎課堂外學習 無價知識

除了學習感恩關懷土地,北峰國小校長林素滿表示,陪著孩子們從學校福德二路沿著大馬路走過來,時間大約二十分鐘;其深意是讓孩子先學到行的安全,也教育與同學們並肩走在大馬上不可以邊走邊玩,要注意來往的車輛,讓他們知道「馬路如虎口」。這是一堂很有教育性的環保減碳知性之旅。

現在的孩子要讓他實際體驗與學習,才能真實地感受到如何去感恩,如何去惜福和如何尊敬他人,愛自己的家人,不要讓孩子一味的只知接受。

學校每年每學期都會安排走出教室,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通常孩子和學生家長生活面,大都朝向選擇遊樂場或商業場域。選擇到慈濟,是要讓孩子學習感恩關懷自己生長的土地,和認識如何做資源回收分類。很感恩慈濟安排了環保實作和品德教育課程等,讓孩子由實地操作,體悟對大地的關懷、愛護,和認識在地文化、在地鄉土。

訓育組長李曉萍於活動中分享:「很寶貴的一堂課。今天第一次來汐止環保站,著實讓自己大開眼界,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居然可以做成一雙雙娃娃鞋、圍巾、毛毯等,最後送到需要的地方去賑災。今天的課程好棒喔!收穫滿滿的。」

李組長接著又說,志工巧妙的藉由趣味問答的互動和實作體驗,孩子們臉上個個都綻放燦爛的笑容,他們是在快樂中學習,獲取無價的知識。如此詳盡的解說,師生、家長已從中了解,愛護地球是人人應盡的責任。尤其在孩子回答志工的問題時,孩子自發性地說,買回家的東西要重複使用,不要一次用完就丟,聽了孩子們珍惜資源的話語,聽了很感動。

今天的課程不僅讓一年級學生知道不是只有大人做得到,他們也有這個能力愛護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人人做得到,人人的責任。李組長覺得今天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很有成就感,也知道這次的戶外教學是成功,有收穫。

◎家長響應 落實減塑生活

陪同孩子參訪體驗的家長潘蓁樺說:「回收的寶特瓶很讓人驚訝且神奇,可以回收壓碎成顆粒,成絲線,再做成圍巾、毛毯,最後送去賑災。我覺得寶特瓶回收很重要,但使用率最好是愈少愈好。還看到堆放的塑膠袋像一座小山,好可怕喔!塑膠袋使用率太高了,要減量。」

除了學到分類、回收和最好不要使用塑膠袋,潘蓁樺認為回家更要落實生活,帶著孩子、家人一起做分類回收,重複、少用塑膠袋,才能減塑救地球。

家長李英花也表示:「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要帶動孩子一起愛地球。在環保站裡看到有些書、物品、衣物都還好好的,但有人不珍惜的丟棄,看到這些我的孩子告訴我,好可惜、好浪費喔!它的主人不要它了。孩子還告訴我,師姑有教她要惜福。很感恩慈濟志工教她惜物命的正確觀念,孩子知道了,做為家長更要以身作則的帶動她,不然會被孩子取笑和糾正。」

中午用餐時刻,志工黃秀后除了帶動孩子要有感恩的心,也教導孩子們在用餐之前先衡算自己的食量,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費食物。並藉由一餐吃素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吃素可以長養慈悲心,可使甲烷減量,是護生救地球的一種善行,期孩子、老師、家長一起響應。

守護地球,挽救全球暖化的危機,環保教育需要往下扎根,讓一棵棵幼苗從小養成節能減碳,和隨手做資源回收分類的好習慣,這是現今迫切要學習的功課。經過一天的環保實作及解說,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觀念,已深植在每位孩子小小的心靈裡。

圖左 :課務團隊黃秀后規劃靜態與動態四個站,帶領孩子們體驗實作紙類回收、踩寶特瓶和導覽解說寶特瓶回收再利用。[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志工周麗芬(中)向校長林素滿(左一)解說今日環保體驗實作課程,並邀約參加由慈濟舉辦的暑期生活營-反毒宣導。[攝影者:林宏謀]

圖左 :孩子向志工分享在環保站體驗的心得。張芸溱(左)說:「要把師姑教的觀念和方法帶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大家一起做環保分類救地球,就不會造成地球的災難。」
胡安彤也說:「寶特瓶可以做成毛毯,我要把這些知識帶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邀家人一起做和把分類好的東西送到環保站。」[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對志工林宥均(中)的提問,章宇澄回答說:「師姑,我幼稚園來過環保站,有做過環保小尖兵,紙類回收可以做紙箱、衛生紙、紙玩具,參考書、報紙;寶特瓶回收後,可以做成圍巾、毛毯,幫助有需要的人。」[攝影者:林浩盟]

圖左 :志工周麗芬(後排左一藍衣)為孩子們解說五善可以減碳護地球的重要性及如何從己身做起,力行素食、環保。[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訓育組長李曉萍表示,這是很寶貴的一堂課。志工巧妙的藉由趣味問答的互動和實作體驗,孩子們臉上都綻放燦爛的笑容,他們是在快樂中學習,獲取無價的知識。[攝影者:林宏謀]

圖左 :陪同孩子參訪體驗的家長潘蓁樺(右一)說:「看到堆放的塑膠袋像一座小山,好可怕喔!塑膠袋使用率太高了,要減量。」家長李英花(中)也說,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要帶動孩子一起愛地球。很感恩慈濟志工教她惜物命的正確觀念。[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中午用餐時刻,志工除了帶動孩子要有感恩的心,也教導他們在用餐前先衡算自己的食量,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費食物。[攝影者:林宏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