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做竹筒話慈濟 存小錢行大愛

做竹筒話慈濟 存小錢行大愛

E-mail 列印
「竹筒有空間,克難做撲滿,為籌慈濟金,儲蓄買菜錢,日存五毛錢,積沙可成丘。」東區和氣組長邱志賢表示上人希望每人每天發好願,祝福自己,幫助別人,啟發人人善念,凝聚善的力量。五月佛誕日將至,新竹區各和氣製 作竹筒,準備於社區浴佛或愛灑與會眾結緣。洪貴美提供自家,作為做竹筒場地,4月10日有二十二位志工參與製作五百個竹筒。

◎發心如初 情誼如故

參與的志工分組分工不分心,有人將白膠塗在紙筒內圍,有人在紙筒內圍黏壓紙條,有的人黏紙筒底部,有的貼竹筒外圍表的圖案,最後黏貼有投幣孔的封蓋。黎莊梅英貼心地準備回收的塑膠盒,放著濕紙巾提供志工隨時擦拭,免得手上餘留的白膠,不小心黏在紙筒而影響美觀。在場有多位資深委員,邊做邊分享早期做慈濟的法喜。


1994年,擔任新竹區第三任總幹事,現在是知音合心的貴美(委員號2177),為大家準備午齋。貴美回憶當初搭慈濟列車回花蓮,看到精舍師父用養樂多空瓶做蠟燭,還有洗、曬製作薏豆粉的薏仁,她們幫忙挑去摻雜在薏仁裡的石頭、瑕疵品。精舍師父「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精神,令她深受感動,心中認定了「這是我要追隨的師父」。於是,回新竹找人找地方輪流辦茶會,志同道合者一起發心凝聚力量,足跡踏遍新竹縣市各區域,三十年來,發心如初,勤精進。

心喜看到家中聚集這麼多人的貴美說,早期辦茶會就是這麼溫馨,這次在我家,下次到你家、他家…,今天有找回大家輪流當主人的感覺,真好!

◎家業志業 福慧雙修

洪麗鳳(委員號673)剛從花蓮回來,她提到年輕時,一直在找尋心靈的依止,剛好上人要蓋花蓮醫院。她在醫院工作,知道醫療很重要,她清楚這是歸依處,就參與募款,早期要去台北開會,上人用方便法,要大家照顧好家庭,無後顧之憂,歡喜做慈濟。

黃瓊姿(委員號M859)開心的說,頭一次回花蓮帶媽媽去,上人看到媽媽很親切,那時母女倆與六位常住師父,和上人同一桌吃飯 ,現在要看上人,要遠遠的看。當時,上人鼓勵她募款,她五體投地,磕三個響頭,眼淚一直掉。她跟上人表示家中有四個小孩,本身還要上班,上人說:「想要做時,就有時間出來」。媽媽很支持,做她第一個會員。早期,每年農曆3月24日精舍發放、打包,一定回花蓮幫忙,當時幾位資深委員,不僅是法親,更情同姊妹。

◎啟發善念 六度為首

1992年,擔任新竹區第二任總幹事的資深委員曾海洋(委員號1244)說,看到師父很辛苦,去幫助和照顧不認識的人,令她很感動。吸收上人的法,在慈濟得到法喜、收穫很多。海洋分享「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佈施是六度之首,是最容易接引會眾的一道門,讓每個人見苦知福,在生活裡面看到、深刻體會到,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從助人中啟發心靈的富有。

慈濟今年邁向五十二年,不是每一個人有機會參與慈濟的過去,上人要我們回歸慈善,幫助人很簡單,每天零錢投竹筒,一念心祝福。而接受幫助的人,離苦得樂,上人要弟子「募心,不是募款」,啟發善念,讓有些需要被幫助的人,發現自己並非一無所有。心靈提升,手心翻轉向下,幫助別人不是你有多大的能力,而是要集合大家的力量,大海裡有那一滴水,那裏面有我一份力量,有願就有力!

現在的竹筒環保又有人文,「回歸竹筒歲月」的精神,每人每日存小錢,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點滴匯集善愛行的能量,灑向人間,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

圖左 :佛誕日將至,東區和氣組長邱志賢(右二)教導大家製作竹筒,於社區浴佛或愛灑,與會眾結緣,每天發好願,祝福自己,幫助別人,啟發善念,凝聚善的力量。[攝影者:翁瓊美]
圖右 :資深委員曾海洋(左二)看到師父很辛苦,去幫助和照顧不認識的人,很令她感動。吸收上人的法,在慈濟得到法喜、收穫很多。[攝影者:翁瓊美]

圖左 :黎莊梅英(左二)貼心的準備回收的塑膠盒,放濕紙巾,提供製作時隨時擦拭手,以免白膠黏在紙筒影響美觀。[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大家分組分工不分心,有人塗膠、壓筒內紙條,有的黏底部,有的黏竹筒外圍的六度,或是五毛錢的圖樣,最後黏貼可以投幣的封蓋。[攝影者:黃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