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聞法後力行 安樂自在歡喜

聞法後力行 安樂自在歡喜

E-mail 列印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行在菩薩道上,如何能行得安樂自在、歡喜?這在證嚴上人講述的〈法華經安樂行品〉中就能得到答案;也能在花蓮靜思堂舉行的2017「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第一梯第二天(6/8)的課 程及分享中,得到啟示。

菩薩道上要解行並重,否則難以體會佛陀的真理,所以在研習營安排的課程除了有佛法的分享,也有聞法後力行在生活中自己身心改變的分享。

◎傳承靜思法脈 立慈濟千秋志業

「靜思法脈源頭就是在勤行道,宗門內涵是在人群中,慈濟宗門就是人間路,要入人群,其內涵就是要在人群中付出。慈濟宗門有並時性與歷史性,並時性是橫向是經,讓佛法生活化;歷史性是縱向是緯,菩薩人間化。」開營的第一堂課,邀請靜思精舍師父德傅師父主講「立體琉璃同心圓-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之思維建構」

德傅師父闡釋慈濟宗門創立的因緣,乃於慈濟創立五十年,慈誠與慈濟委員遍及全球,組織制度與共修模式逐年設置確立,2006年因緣成熟開啟「慈濟宗」,在2017年明文傳法立宗。

慈濟最重要的是具備公信力,公信力來自團體中每個人的自信和自我要求;我們自己要有信心,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進而自我要求、磨練,才能開顯本具的佛性;人圓事圓理圓才是大圓鏡智。

慈濟走遍五十年,這分精神必須世代傳續,總是為眾生而奔忙,為佛教加緊腳步用心專注去做,上人以花蓮為起點,從初始的慈善工作,而漸次開展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並已遍及海外,我們的目標與理想是希望帶動全球,一起落實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這是上人年年不變的願,這個理想和目標就是「立體琉璃同心圓」。

來自遼寧瀋陽的見習培訓志工王剛,他表示剛開始做慈濟時,力行時缺乏一份智慧,有時會在人事上有煩惱,藉由這次的學習,更加明白如何走入人群,做到事理圓融。聽聞德傅師父的講解後非常法喜,師父說明立體琉璃同心圓,由小、中、大千三個層次,分別代表著精舍師父、在家的清修士和志工共同組成的圓,個人的圓不代表圓滿,而是成就眾多的圓,大家一起來圓滿,這才是立體的圓滿。

◎師徒的約定 生命中不悔的志願

「要忠於對上人的承諾,忠於慈濟宗門,不要讓上人擔心、憂心,謹守誠正信實的原則,發揮覺有情的智慧,希望大家有志一同,同行慈悲喜捨、濟世救人,他殷殷叮嚀:「倘若團隊有人尚不妥當,還是要愛他、包容他……」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送給學員四個字「忠、孝、誠、情」,希望學員能好好放在心上。

來自福州的宋世偉,首次參加四合一研習,本身是護理師,在社區承擔人文真善美、訪視和活動組功能,對於趙有誠院長提到「忠、孝、誠、情」,覺得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做到,他認為根本在於一份使命感。他哽咽地說出內心的承諾:「上人請你安心,弟子一定不忘初發心,不辱使命,把社區所有的家人照顧好,望上人莫憂慮。」

◎深入經藏 淺釋成佛的法華

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強調利他為慈濟的核心精神,付出無所求即涅槃的境界,為眾生付出即得智慧。利他契入真如佛性,真如本性與萬法合一,在感情上要和一切眾生建立愛的關係,慈濟四大志業教導大家和眾生建立長情大愛。

何主任表示,靜思法髓是上人的創見,眾生根基雖異,佛法平等,要向眾生學習,恭敬供養眾生,恭敬供養眾生才能成佛。法華經〈化城喻品〉提醒眾生短暫停留,不是恆久的,必須再向前走。〈五百弟子受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強調必須在人間成佛。〈法師品〉以妙法供佛,〈多寶佛塔品〉多寶佛是過去佛,釋迦牟尼佛是現代佛,龍女當下成佛。〈提婆達多品〉勉勵人們像提婆達多這樣的惡人,只要修行依然可以成佛。所以上人告訴我們要用佛的境界入人群,用愛、用包容取代恨,將負能量轉成正能量,轉識成智。

來自山東的學員實業家陳寶明,本身也是慈善家,他表示原先就了解付出無所求的意義,聽了何主任的課,才知道付出無所求之外還要說感恩。公益組織,形式上就是幫助窮困的人走出困境,但透過今天的學習,讓他了解,幫助人要顧及他的健康、環境以及心靈。

◎佛法真諦 慈濟的人間實踐

「無怨無悔無無明,謝天謝地謝謝你。」妙語如珠的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操著押韻、有意涵且極度幽默的結語,讓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可想而知,這一堂是有深度、有高度、有速度的課。

藥石之後,在花蓮靜思堂即刻進行「宇宙物理 生命悟理」的課程,邀請學貫中西、融會文理的王本榮校長,以科學印證佛法,以佛法見證慈濟理念,並從證嚴上人高瞻遠矚的偉大思維,談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準則,勉勵學員經由修習成為人品典範,影響周遭的人。

印順導師畢生推行人間佛教,證嚴法師「為佛教,為眾生。」即是佛法真諦的落實,亦即慈濟人「佛心師志」的實踐。慈濟力行四法八印,扶貧救災的普天三無原則-無處不在、無遠弗屆、無微不至,愛的足跡已遍及九十幾個地區與國家,締造無限的可能。

王校長深深期許來自大陸的四合一幹部們,帶領社區志工以生命走入生命的方式,做一個通情達理,不憂、不惑、不懼的君子。提醒大家「事多莫憂,事繁莫愁,事來莫推,事去莫留。」內心方能也無風雨也無晴。王校長又說﹕「一個人作夢,那只是夢;一群人一起做夢,就會成真。」祝福學員們帶領社區志工,完成一件件不可能的任務。

學員趙令輝聽了王本榮精彩又精闢的演講,感到相當震撼,收穫匪淺。他說:「佛法是真實法,一定要力行菩薩道,才能自利利他。」令輝要恪遵上人教誨,以感恩、尊重、愛,與他人相處,累積愛的存款,進行菩薩招生,讓菩提花遍地開花。

圖左 :來自遼寧瀋陽的學員王剛,在課程中聽聞德傅師父說,一個人的圓不圓滿,要結合眾多人的圓,才能成就立體琉璃同心圓。此句話深知團結力量大。[攝影者:黃雪芳]
圖右 :台北新店慈院趙有誠院長分享,如何承擔如來家業,弘揚慈濟宗們。
上人慈示,醫師能救人是一種福報,期許臺北慈濟醫院能成為「人醫典範,醫界的清流」。[攝影者:周幸弘]


圖左 :宋世偉法號惟承,來自福州互愛協力二組,首次參加四合一研習,本身是護理師,在社區承擔人文真善美、訪視和活動組功能。今天的課程啟發他:「同是醫護人員,要守護社區家人的健康。」[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強調利他為慈濟的核心精神,利他度己貴實踐,在此生此世不斷利益眾生,度化自己。[攝影者:陳吉龍]

圖左 :陳寶明師兄是實業家,也是慈善家,透過今天的學習,了解到幫助人要顧及他的健康、環境以及心靈,更知道無所求之外還要說感恩。[攝影者:陳吉龍]
圖右 :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分享:佛學是科學的,在時代的趨勢上、在時間與空間及人與人之間生活的真實意趣上,楞嚴宇宙、華嚴世界等在巨觀上、微觀上;在在證明佛教是最科學的。[攝影者:趙水源]

圖左 :趙令輝(濟輝)接受採訪分享上課心得:「佛法是真實法,一定要力行菩薩道,才能自利利他。」[攝影者:趙水源]
圖右 :德傅師父說上人的靜思法脈源頭就是在勤行道 ,慈濟宗門內涵就是要走入人群成就菩薩道。[攝影者:黃雪芳]
圖左 :學員專注的聽著妙語如珠的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操著押韻、有意涵且極度幽默的結語:「無怨無悔無無明,謝天謝地謝謝你。」[攝影者:趙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