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聚沙成塔 專題影片的呈現

聚沙成塔 專題影片的呈現

E-mail 列印
「慈濟活動千篇一律,有甚麼好紀錄的呢?」大愛電視臺陳珮瀅講師,開場便問大家。此話一出,在座的學員們雖然都瞪大眼睛看著她,表情卻各有不同,似乎在說:「是呀!哪以後可以不紀錄啦!不會吧?」「不對,我們每次 都紀錄,卻不見得千篇一律哩!」

陳珮瀅對學員心裡的各式想法自然瞭然於胸,她不急不徐地微笑道,慈濟活動的確幾乎雷同,但唯一不同的是「人」,同樣的活動由於承擔的志工不同而有不同的故事,真善美應該要記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誠與情」的故事。因此每一次出班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人物是不同的。

2017年在桃園靜思堂舉行的全球人文真善美研習營的第二天6月14日,室外的雨仍然晰里嘩啦地下著;室內上課的學員絲毫不受影響,依然聚精會神地聆聽專業講師的「傳道、授業、解惑。」

講師舉以包子製作為例,志工們於活動舉辦前,就會開始動員各功能來籌備?動員多少人?籌辦準備的過程?而香積菩薩的前置作業,或許三天前就必須動員製作點心包子……等,而我們應該要記錄其背後的誠與情的故事,並非紀錄最後吃著包子三口就結束了。

接著講師播放一段約旦志工的紀錄片,影片中撥放著當地志工胡光中及十五國慈濟人,動員在約旦、塞爾維亞、土耳其的故事,在零下十六度的環境裡,志工們如何悲心為難民們熱食發放,以及當地志工如實拍攝著難民所遭受到的苦境……等等,播放後講師告訴大家,以上影片有八十%是當地真善美志工所拍攝,也因為有志工們的拍攝這些難行能行的故事,才有今日此影片的呈現。

「聚沙成塔、粒米成籮」講師以沙、米來比喻平常的社區紀錄,而要如何把其變成塔、籮,就是我們要去用心思考的企劃,講師以此來鼓勵大家,時間可以累積,也可以成就一切,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大家在當地如實記錄拍攝畫面,將來大愛台才有重新組織影片成為感人故事的機會,因為大家都無法預知,將來會有成就不凡的可能。

而真善美的使命是留史與傳法,而為了達到使命講師教導大家,必須要每天收看「人間菩提」、「大愛新聞」,來訓練自己對事情的敏感度,以及練習看事件的角度,來追求與上人的眼界同等的高度以此學習。講師陸續以幾則真善美志工拍攝的影片,深入報導的在地故事來鼓勵大家可以多拍攝,開始記錄在地故事,並以今年度大陸各省志工上傳於FTP上的活動事件,來一一引導當地志工,做可延伸紀錄的建議與引導,並說明「紀錄前的討論」、「紀錄時的關察與應變」、「紀錄後的檢討」的紀錄方法。

課程尾聲,講師鼓勵大家做真善美也是修行的法門之一,紀錄留史也是為了要傳法之用,而自己本身要心中有法,才能夠看見菩薩在行六度萬行的法門,而慈濟宗門勤行道,所以大家要法入心法入行,最後以上人對弟子的期許來與學員們互相勉勵。

圖左 :「聚沙成塔、粒米成籮」大愛台媒資中心陳珮瀅師姊,以沙、米來比喻平常的社區紀錄,要如何把其變成塔、籮,就是我們要去用心思考的企劃。[攝影者:洪瑞仁]
圖右 :珮瀅師姊妙語如珠的分享,內容精彩豐富,學員們專注的聆聽,並不時給予掌聲回饋[攝影者:洪瑞仁]

圖左 :「慈濟活動千篇一律,有甚麼好紀錄的呢?」大愛電視臺陳珮瀅講師開場說著。此話一出,在座的學員們都瞪大了眼睛專注的聆聽下文[攝影者:洪瑞仁]
圖右 :講師現場交流引導,針對當地活動可延伸紀錄的建議與指導,並說明「紀錄前的討論」、「紀錄時的關察與應變」、「紀錄後的檢討」的紀錄方法。[攝影者:洪瑞仁]
圖左 :講師撥放數則真善美志工,所拍攝的深入報導故事,來鼓勵大家可以多拍攝,影片故事感人讓學員們感動拭淚[攝影者:洪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