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歡喜承擔,好氣魄!

E-mail 列印
6月14日是2017全球真善美研習營的第二天,一連串精彩的課程後,今天課程由各區的學員分享,慈濟人文紀錄的任務、使命,以及其社區志業特色的紀錄。

◎ 一個人的改變 改變一家三代

首先由廣東東莞志工 林慧月及黃玲莉,分享他們在社區長期陪伴鄧嘉榮的故事,廣東東莞志工從每月例行到敬老院探訪老人家時,認識了一個由爺爺、奶奶帶大的青少年。因某些原因這男孩和父母十分不和睦,所以他寧可跟著爺爺、奶奶住在敬老院。

廣東志工警覺此時必須跳脫人文真善美的角色,先去關懷這個孩子,在志工幾年的陪伴關懷互動下,慢慢解除了嘉榮的心防,後來在敬老院活動中,嘉榮也願意為父母親奉茶。

爾後嘉榮因掛念爺爺、奶奶需要照顧而放棄升學,此時真善美志工還化身為輔導老師,說服他繼續升學。後來嘉榮也能翻轉手心去做環保、到敬老院去服務,也承擔了真善美勤務,現在則在上培訓課程。因為志工的愛與陪伴而改變一個人,也改變了一家三代。

◎新芽培養 多鼓勵、讚嘆與陪伴

廣東廣州團隊則是分享真善美志工如何在當區培養新芽,從社區中發掘人材。
學員韓雪娜率先綜合各協力的經驗來做分享,因每個人特質不同,專注點也不同,所以要先了解個人特質才能發現人才。

在真善美承擔圖像功能的許裕娟覺得凡事開口難,所以深深覺得陪伴新芽很重要,他們可能會有很多疑問或要學很多慈濟的語彙,新人學習靜思語比較簡單易懂接受。周旭暉則感覺「對新志工要多讚嘆,多鼓勵」這樣她才有信心出班。

「給新志工讚美外,也要認真的給建議,還要法親關懷陪伴,多鼓勵」承擔廣州和氣真善美窗口的莊嚴,分享他和志工的相處之道。莊嚴會盡量讓新志工的作品呈現出來,這樣他們有成就感;但對於作品也需很認真的看待及教導,這樣他們才有真正進步的空間。

「陪伴不是處處干涉,傳承不是放下不管」是莊嚴從花蓮學到的一句話,她會時刻以這句話提醒自己對新芽的陪伴和關懷。

◎ 因承擔人文真善美而增智慧

「因承擔人文真善美而增智慧」來自北京的劉毅,坦言自己因參與人文真善美的各項活動,從中瞭解很多也學習很多,讓自己增加智慧。

而承擔圖像組的張鳳師姊則強調「做好出班的陪伴,可防止志工流失,幫助志工成長,學習到好技巧,才不致於給後端作業者帶來困擾。」

而王雲岫則以她主動承擔中關村讀書會的簡報與大家分享,並發願要落實社區,從基本做起。中關村讀書會在她及師兄姊的努力經營下,從最初幾個人到現今三四十人,而且各功能都有人承擔。

來自華西地區的邊靜及葉萍是人文真善美團隊中最年輕的,在營隊中很亮眼。
「當初不知還有其他功能,就進入了真善美團隊」。邊靜此話一出,頓時引得哄堂大笑。目前華西地處較遙遠,她分享要如何拉近彼此距離;每月人文共修、華西公眾號信息收集、見習培訓時,都是拉近距離的好方法。

學員精彩的分享結束了,但邊靜及葉萍引起的笑聲仍此起彼落地輕輕迴盪著;離她們不遠處卻傳來「歡喜承擔好氣魄!」的讚歎,說話的人明顯刻意壓低聲量,卻仍然清晰環繞在許多人的耳際。

圖左 :廣東東莞林慧月(左)及黃玲莉,分享在社區長期陪伴鄧嘉榮的故事,志工同時扮演真善美志工、訪視志工、及輔導老師等多種角色,大家長期的陪伴關懷互動下,走出困境,因為有志工愛的陪伴,而改變一個人,也改變了一家三代。[攝影者:魏岩宗]
圖右 :「陪伴不是處處干涉,傳承不是放下不管」是莊嚴師姊(右)從花蓮學到的一句話,她時刻以這句話提醒自己對新芽的陪伴和關懷。[攝影者:魏岩宗]

圖左 :北京團隊承擔圖像組的張鳳師姊(左)分享「做好出班的陪伴,可防止志工流失,幫助志工成長,學習到好技巧,才不致於給後端作業者帶來困擾。[攝影者:魏岩宗]
圖右 :來自華西地區的邊靜(右)及葉萍(左)是人文真善美團隊中最年輕的,分享華西地處遙遠,利用每月人文共修、收集互相傳遞、見習培訓課程,都是拉近距離的好方法。[攝影者:魏岩宗]
圖左 :學員們聽到台上志工們的分享,除了紀錄真善美外,同時長期的陪伴個案走出困境,改變了一家三代,感動到落淚。[攝影者:施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