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放下仇恨 找回幸福人生

放下仇恨 找回幸福人生

E-mail 列印
殷翠霞的生活很單純,而她希望自己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找到心靈的寄託……

1977年出生的殷翠霞來自福建廈門,清秀甜美的她,四歲時,母親就因與父親口角而自殺身亡。十歲時父親再娶,後媽對她們姊妹倆漠不 關心,有吃的玩的都給自己親生的兒子,姊妹倆被視為眼中釘,常被打罵。她甚至被後媽要求吃一樣多的飯,就要跟大人割一樣多的稻穀。爸爸又總聽信後媽的話,常不分青紅皂白處罰她,還要求她輟學打工。翠霞的童年就在灰暗、未感受到愛中度過,也埋下對父母深深的怨恨。

◎善知識相伴 化悲痛為力量

2014年有朋友接引翠霞進慈濟,見習課後她主動走入靜思書軒,認識了志工李建華,從此建華成了她最好的陪伴,有困難建華來指導,有問題建華會頂著。

第一次翠霞跟著去看個案,才踏進門,一位全身髒兮兮的智障女孩就衝過來要建華抱,建華沒推開她,反而如母親般輕柔地說:「來,我們先進去洗乾淨。」未婚的建華這舉動,深深感動了翠霞,所以她覺得肯定這必是個很棒的團體,此後,翠霞上班外的時間幾乎都投入慈濟,因為她發現在這裡只要用心,處處都是學習,都可以成長。

然而不幸的是,如母如姊的建華突然於今年5月21日因車禍往生,翠霞想到一小時前建華還提醒她:「記得發結緣品給演戲者,下回要找人才容易。」誰知無常來的這麼突然、如此無情,使她頓時失去了依靠,翠霞陷入難過的低潮,但這無疑也是給她上了一場震撼的生命教育,建華的離去讓她成長更快,翠霞提醒自己化悲痛為力量,且自我期許:「未來要將每場活動當作最後一場,將每天當作最後一天,把握分秒盡心盡力,做到最後一口氣。」

◎承擔即成長 薰法香不間斷

受證委員後,翠霞承擔活動與課務窗口,事情很多很雜,如課程內容規劃、活動流程安排等等,她都勤於請教別人。課務活動組是決定活動成敗的關鍵要素,所以翠霞總是戰戰兢兢,利用時間看影片、尋找教材,適合哪個主題,適合哪個活動,準備過程耗時耗心力。但翠霞發現,當上人開示看多了,收穫最多的反而是自己,她說承擔就是成長。

去年的生日,活動團隊挑選她最愛吃的巧克力蛋糕加上蘋果替她慶祝,讓翠霞感受到法親勝過血親,雖然只是一點點的心意,卻是滿滿的愛。來到慈濟,翠霞心中的愛被燃起,使她也學著去愛所有的人,變得比較開朗樂觀,凡事能往積極正向思考。

翠霞認真做慈濟,也積極晨起薰法香,由於對法的體悟力行,她如脫胎換骨般,與人接觸互動更自在、更有內涵。她分享當現場聆聽上人說法,親近上人時連上人的呼吸聲都聽得到,那喜悅會使自己全身細胞都跳躍,所以即使大樓電梯壞了三個月,她仍每日堅持爬十八樓去薰法香。謹記上人的叮嚀:「懈怠是精進的絆腳石!」現在,若遇到不順心的事可以轉念很快,要發脾氣前,腦海會立刻浮現「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這句話自我叮嚀。

◎帶人且帶心 放下恨轉善緣

殷翠霞回臺灣參加,在花蓮靜思堂舉行的「2017年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這次研習她學到很多寶,如課程內容、動線場地、串場帶動等細節,她知道不能被活動追著走,一切只停留在事相上,重要是要帶人、帶心,因為人才培養不容易。而「佛法與慈善結合」的觀念,也讓她了解天下一家親,看個案時,視長者如父母,視晚輩如子女,為他們擦洗時如浴佛,想到觀身不淨。

翠霞十分感恩上人的法,讓她了解了「因緣果報」,或許上輩子自己沒有善待爸媽,此生才受這麼多的苦;特別是「行善行孝不能等」這句話,深深觸動翠霞的心靈,雖然爸媽未曾給她美好的回憶,但給了她能善加運用的生命。從訪視見苦中,翠霞感恩自己能擁有健全的四肢,正常的思維,覺得很滿足,她終於敞開心門,放下了二十幾年的怨恨。

2015年底她主動打電話與父親聯絡,爸爸驚訝地滿口「對不起」,她溫柔地回應:「爸爸!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以後我會好好孝順您。」知道後媽想要金耳環,就主動打一對送她,翠霞說:「我原諒了爸爸,當然也要原諒後媽;後媽開心了,爸爸才能開心。」翠霞打開多年的心結,放下仇恨,將惡緣轉為善緣,她說:「原來家對我來說有沒有都無所謂,現在我有家和萬事興的幸福感。」
圖左 :殷翠霞(右一)專心聆聽慈善深耕課程,認真學習吸收經驗。[攝影者:李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