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做環保由己起 發願說環保

做環保由己起 發願說環保

E-mail 列印
「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2013年7月1日首次參加廣州讀書會的羅學偉,在現場聽到這話,內心起了很大疑惑,「佛法不是深奧難懂嗎?菩薩不是讓人家拜的、求的嗎?為何說生活不離佛法?為何說能幫助人就是菩薩 ?」短短十個字,引導他走入慈濟一窺堂奧。

◎生活中有法 家庭更美滿

每次讀書會羅學偉不缺席,每場環保活動也都積極參與,都讓他有深刻地感受與收穫,終於解開了他的困惑,佛法印證在生活中,如「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理直氣和、得理要饒人……」句句打動了他的心,句句都當作寶,法語的浸潤洗滌,他脾氣改變很多,與朋友、家人相處和樂多了。

跟著慈濟志工到敬老院服務長者,為他們按摩、洗腳;傾聽他們訴說著內心的不快樂與無奈。他發現只不過付出一點點,就能讓長輩們開懷、感動,自己卻得到金錢買不到的喜悅,真是利人利己。他也進而反思:「我的父母又是如何想的呢?」之前,他忙於事業、忙於交際應酬,對爸媽的叮嚀總覺得嘮叨心煩,如今懺悔之情在心中翻轉。從此回到家,他噓寒問暖,也會幫父母按摩、洗腳,貼心的舉動讓爸爸感到欣慰,媽媽甚至流下感動的眼淚,親子的關係拉近了,情就更濃了。父親知道慈濟證嚴上人把學偉教得懂事了,2013年參加了慈濟歲末祝福,回來就主動繳功德款從不間斷。

◎出門帶五寶 垃圾會變少

2016年底受證慈誠的羅學偉,半年後就被推選為環保幹事,他誠惶誠恐接下這重擔,認為自己經驗不足,資深志工鼓勵他:「做中學、學中覺,不用害怕,承擔是給自己成長的機會。」所以他到處請教、學習。去年(2017年)來臺參加三次環保研習,尤其是全球環保幹訓營中,聽到很多臺灣志工的分享,都讓他十分震撼,收穫良多。

他聽聞「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便將這話深深烙印在心坎裡,還有人發願要分享幾百場、上千場的環保教育課程,使他體悟環保宣導的重要。

羅學偉的社區做回收已有五年,但成效不彰,因為許多居民誤以為他們是回收商要賣錢,總只是在旁觀望。從臺灣回大陸後,他在社區做環保順便宣導,包括每個路過的人都不放過。他耐心地告訴居民 :「我們是慈濟基金會,在這裡做環保分類活動,回收所賣的錢都來扶貧助學,如汶川地震慈濟幫忙                 蓋了十三所學校;你家若有瓶瓶罐罐紙類等回收物,都可以拿來一起分類,若需要我們去拿也可以。每週六上午九點至十二點,歡迎你們一起來做環保。」居民才恍然大悟。漸漸地越來越多人會將回收物拿來,也會一起來分類,甚至做得法喜而加入志工行列;還會去跟鄰居親友分享,投入的人變多了,善的效應不斷擴大。

羅學偉自己發了個大願:「我要分享一千場環保課程。」他希望廣州環保能做得更札實、更徹底。至今十個月過去,他已分享了四十場,平均一星期一場,從開始的吞吞吐吐,到現在暢談自如,為了分享他努力蒐集許多資料,很多數據都輸入腦海中不打結。

仔細探討社區環保無法普遍的原因,羅學偉發現:「很多人不是不做,而是不知如何做,更不知其重要性。」首要之務是讓大家概念清楚,如垃圾帶給大地的傷害,他透過影片,或帶著道具唸著「十指口訣」說明分類,大家聽得懂就做得到。

課程分享時,每每問到:「有帶手帕、帶環保杯的請舉手。」人數總是少之又少,於是他以身作則隨身帶五寶,並自編順口溜:「要想環境好,出門帶五寶,水杯加碗筷,手帕環保袋,健康又愉快。」

有一天,廣州會所活動來了四百多人,羅學偉也安排環保課程,其中一站是是「五寶宣導區」,牆上掛了兩張海報,一張是山明水秀的自然美景,另一張是成堆如山的垃圾,他請大家仔細看看都是些什麼,會眾熱烈地搶著回答:「有塑膠袋、紙杯紙巾、塑膠杯、快餐飯盒、保麗龍盒、竹筷子……等等用一次即丟掉的物品。」這些不就是平常大家隨手扔的嗎?學偉請大家想想看,若用五寶代替會怎樣?底下異口同聲地說:「垃圾就會減少。」透過簡單的觀察,便讓大家發現垃圾就是因為沒有帶五寶產生出來的。他引領在場的人,回想生活中很多垃圾其實都是貪求方便造成的,如口渴買杯飲料喝,外食就用免洗餐盒……,這天書軒五寶的生意就特別好。

◎數字會說話  你我多省思

學偉做了環保後,紙巾改用手帕,他舉自己的例子說明:「一天若省十張紙巾,一個月有300張,一年3650張,四年可省一萬五千張紙巾,而這條小小的手帕用四年還沒壞。」小小的舉動就可以救地球,每個人都可當大地之母的醫生。愛地球不須花很大的力氣,小小的一念心就可做到。

「回收八支寶特瓶可做一件衣服,七十八支做一條毛毯,慈濟毛毯已幫了九十幾個國家呢;回收一個鋁罐等於可看三小時的電視的電能,回收五十公斤的紙等於拯救一顆二十年的大樹 ……」,他透過數字讓人們了解原來看似沒用的垃圾都是寶,驚訝之餘也知道不能再將它們扔掉了。

中國大陸一天就用掉三十億個塑膠袋,這是很驚人的數字,燃燒產生戴奧辛,掩埋汙染土地,幾百年不分解,所以最好用環保袋。有人送來報紙一秤四十六斤,他隨即讚歎說:「哇!你救了半棵二十年的大樹喔!」就這樣,讓很多人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更樂於參與。

做環保之後,羅學偉的生活更簡樸,除了慈濟衣服外他沒再買衣服。開麵包工廠的他,也帶動員工惜福做分類,他喜孜孜地說:「以前很多員工吃剩的飯菜就倒掉,現在連一粒米飯都捨不得浪費,他們知道糧食危機,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餓肚子。」麵粉袋必定倒得非常乾淨,結果公司利潤比以前更高,看到很多人改變習慣,羅學偉好開心。

入慈濟前,他愛吃肉吃葷食,因此造成三高:血脂肪高、高血壓、血糖高。自從知道吃素是救地球最快的方法,於是也開始茹素,只是不懂如何吃,吃得臉青手青沒血色,家人因而反對,但他很堅持,半年後身體好轉,後來三高都沒了,肯定吃素有益健康,所以家人也盡量配合他一起吃素,遇到與朋友聚餐,他會請大家吃素,帶動很多人改變吃食習慣。

廣州羅學拿回來臺灣,參加在花蓮靜思堂舉行的「2017全球慈濟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在研習中,他體認自己有更大的使命,發願回去要更積極宣導,帶出更多環保講師,人多力量大,才能更快深入社區,讓更多人普遍認識環保,拯救地球才有希望,他相信:「只要不斷訓練、歷練、磨練、淬鍊,接受人生種種的考驗,就能成為人家的教練。」

圖左 :羅學偉發現:「很多人不是不做,而是不知如何做,更不知其重要性。」首要之務是讓大家概念清楚,如垃圾帶給大地的傷害,他透過影片,或帶著道具唸著「十指口訣」說明分類,大家聽得懂就做得到。[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花蓮靜思堂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課程[攝影者:陳毅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