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社區志工研習 回眸醫療來時路

E-mail 列印
「慈濟人呀做慈濟,回憶中多少風和雨,走過坎坷來時路,全憑虔誠和毅力……去哪裡,才能找到真善美,真善美就在慈濟的世界裡……」

六月蔚藍的天空,來自苗栗各地五十位社區志工,6月11日迎著晨曦來到苗栗園區 ,在三十九位工作人員陪伴下,聆聽資深慈濟志工話說慈濟五十年來醫療志業,從無到有的拓荒史。

◎籌建醫院 百轉千折

「臺灣東邊的海岸,日頭浮海先照著山……盤過山,盤過山,盤山過嶺為按怎……師父看著心不甘,舉辦義診來救人,起病院是心內的央望……」

「五十年前,東部醫療資源如同荒漠,1979年證嚴上人發起建院,尋覓醫院的建地一波三折,籌建歷程更是百轉千折。花蓮慈濟醫院啟業時,苦尋不到醫師能長期駐診……」螢幕上行願之路,回憶那一年蓋醫院,找地、找錢、找人都很難。幸有現代史懷哲,從黑髮到白髮,回眸過往不悔初衷。

慈濟志工劉碧蓮細說慈濟醫療的緣起--「人生最痛苦是病,貧因病起,病由貧生,貧病相依,苦上加苦,無語問蒼天……證嚴上人因為一念悲心,堅持蓋醫院,要在醫療荒地掘一口井,讓愛的湧泉守護每一個寶貴的生命。」

「感受到上人建院的悲願跟艱辛,有願就有力,臺大骨科陳英和醫師,是第一位主動表明願意到花蓮慈濟醫院;郭漢崇醫師簽下三十年的合約;潘永謙醫師長駐關山醫院,十三年沒有吃過年夜飯……」劉碧蓮感佩醫師們抱懷著捨我其誰的悲心,祈願大家一起來做慈濟。

羅秉文是劉碧蓮的兒子,因為認同媽媽做慈濟,來參加社區志工研習。羅秉文高中時曾到慈濟醫院做過醫療志工,今天的課程讓他溫故知新,收穫滿滿。他覺得聽媽媽的話是正確的選擇,「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他發願以後,只要有需要他的地方,就會努力去做,希望能伴隨著媽媽走慈濟這條菩薩道。

◎醫療團隊 志工作伴

「盤過山,盤過山,盤山過嶺為按怎,為著要成就慧命,慈濟人對師父行......醫療團隊,志工作伴,疼惜生命做陣行……」

「身體的病用藥醫,心理的病以愛治。人生八苦以病為最,人性純真之愛像寶礦,是坎坷道路上最美的風光與前進的動力。」七十一歲的志工老兵張美玉分享--醫療志工點亮生命光明燈。滿頭白髮的她希望大家省思:「我們為何而來?」

她表示能夠坐在這裡是一件幸福的事,能到醫院當志工更是一件幸福的事。「當醫院志工可以看到人生無常,生、老、病、死,病苦真的好苦。而志工能夠膚慰病人和家屬,做他們生命中的貴人。」張美玉勉勵學員「發心容易,恆心難」,希望大家能發大心、立大願,有機會一定要到醫院體會當志工的幸福。

「苗栗今年成立合心區,期許菩薩大招生,醫療志業有很多可以學習成長的地方,當醫療志工要學習怎樣面對病人,如何付出關心使其拔苦得樂,用微笑來打動病人的心。」從佛門進慈濟的張美玉覺得當醫療志工,可以見苦知福,也可以跟人家結好緣。

「女兒三十一歲發生車禍,現在四十幾歲了,因為傷到腦部,像十幾歲的孩童。」張美玉把女兒帶回家照顧,還照顧九十幾歲的婆婆。在這樣艱難的日子,她仍然堅持做慈濟,到醫院當醫療志工發揮自己的良能,她說這是人生的功課,要學習放下,如果因為這樣被綁住會更苦,不然也會得到憂鬱症。

「人生苦,苦在哪裡?到醫院就可以看到各種苦。」蘇紹璋也是醫療志工老兵,他覺得醫院是人生修行最好的地方。

兩個月前,才到大林慈濟醫院呼吸加護病房當志工的蘇紹璋,「每天要幫護理人員協助病患洗澡,看到病人全身不會動,只剩下一個頭會動。」他無限感慨地說,寧可做志工睡寮房,不要當病人睡病房。能夠做志工,表示身體健康,能做就是福,大家要珍惜做醫療志工的機會。

◎寰宇人醫 愛的足跡

「關懷這個個案四年多了,辛苦的印尼新住民媽媽獨自照顧『肌肉萎縮症』的孩子。這種病目前沒有辦法治療,只能讓他有生之年,在愛和關懷中度過…… 」連進昌醫師用簡報影片,說明人醫會愛的足跡,深入偏遠山區南庄感人的故事。

「志工人數比來義診的人還多,有人質疑這樣的經濟效益?」連進昌引述中區人醫會紀邦杰醫師的話:「這是一個道場,要以修行的心參與義診,要感恩那些讓我們服務的人。」就是這樣的信念,讓連醫師帶著母親及太太、兒子一起投入人醫會,七、八年來不間斷的愛,灑在偏遠南庄山區。

「人醫會結合慈善志業,寰宇人醫編織愛的防護網,永遠將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連進昌以人為本,以病苦為師,施醫施藥治療貧病者的苦痛,膚慰陪伴,期盼人人離苦得樂。

「慈濟的醫師、慈濟的師兄、師姊都很認真,做事情有一套,是真心為人服務。」減災希望工程六合國小鍾瑞蓉校長,感恩慈濟到學校蓋組合屋,讓學生能安心讀書。天主教徒的她,希望能藉由參加社區志工研習這樣的平臺,做更多幫助人的事,將來退休後也能夠像慈濟人一樣利益眾生。

來自大陸北京的獨居老人陳鹿書,住在臺灣二十八年了。「我接受很多人的愛,想到自己年紀大了,活到八十幾歲了,希望有一天也能付出一點,來回報這麼多人給的愛。」陳鹿書微笑著說,來上社區志工課,是因為看了很多慈濟的節目受到感動,覺得自己有許多不懂的地方,所以來學習。她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幫助別人。

回眸來時路,慈濟人一念悲心,哪裡有苦難便往哪裡去,不怕路途遙遠難行。愛的足跡一步一腳印,社區志工菩薩大招生,希望一生無量,無量由一生。

圖左 :回眸來時路,慈濟人一念悲心,哪裡有苦難便往哪裡去,愛的足跡一步一腳印,期待社區志工用心體會,也能付出去幫助人。[攝影者:張環書]
圖右 :社區志工在工作人員陪伴下,聆聽資深志工話說慈濟五十年來醫療志業,從無到有的拓荒史。[攝影者:張環書]

圖左 :「花蓮慈濟醫院啟業時,苦尋不到醫師能長期駐診……」慈濟志工劉碧蓮細說慈濟醫療的緣起。[攝影者:張環書]
圖右 :七十一歲的醫療志工老兵張美玉分享——醫療志工點亮生命光明燈。滿頭白髮的她希望大家省思:「我們為何而來?」[攝影者:張環書]

圖左 :「人生苦,苦在哪裡?到醫院就可以看到各種苦。」醫療志工蘇紹璋覺得醫院是人生修行最好的地方。[攝影者:張環書]
圖右 :滿頭白髮八十二歲的陳鹿書,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她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幫助別人。[攝影者:張環書]

圖左 :連進昌醫師用簡報影片,說明人醫會愛的足跡,深入偏遠山區南庄感人的故事。[攝影者:張環書]
圖右 :羅秉文高中時曾到慈濟醫院做過醫療志工,希望能伴隨著媽媽走慈濟這條菩薩道。[攝影者:張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