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職志合一承使命 醫療志工好幫手

職志合一承使命 醫療志工好幫手

E-mail 列印
「誰,適合當醫療志工?無非是受過醫療志工完整培訓課程的培訓志工及慈誠委員;再來則是把自己準備好,也準備好去照顧別人的人。」慈濟臺中醫院社會服務室林怡嘉主任提醒學員,醫院是公共場所,必須做好完全準備,迎 接每一天的工作及突發事件,才是有資格到醫院服務人群的志工,才能提升醫院的醫療志工品質。

來自中彰區三百五十位學員,7月8日在一百八十位工作人員的陪伴下,繼續在臺中舊會所進行第二次全天的專業培訓課程。講師是來自臺中慈濟醫院不同單位的醫護人員,他們將專業與經驗透過課程講解說明及實例分享,希望透過理論的認知及現場實際經驗,讓每一位即將投入醫院服務的志工能為病患及家屬貢獻百分之百的幫助和服務。

◎做好準備 安心上線

慈濟志工到醫院服務病患及家屬,除了做好完全準備外,還要會自我保護,免得反被人照顧。2008年進入臺中慈濟醫院就職,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邱毓慧感控師投入醫療二十一年。已為人母的她視志工為自己的親人長輩,課程中「感染控制與自我保護」她做了詳細的分享和叮嚀,希望投入醫院的志工,都能安心安全服務病患,「除了洗手,保持手部衛生,戴口罩很重要」她提醒志工們到醫院服務一定要有基本常識。

邱毓慧說:「在醫院很多工作必須仰賴師姑師伯,受到感染的病人心理很恐懼,需要有人陪伴他,聽聽他說出心裡的話。」邱毓慧分享實例個案,一個病患住進隔離病房,他沒有家屬,也沒有朋友來探望他,除了醫護人員,完全由志工陪伴和協助,即便是幫他買一個便當,志工小小的協助,對病患及醫護人員都是最大的幫忙。

「師姑師伯的陪伴很重要」邱毓慧又提到,有的病患雖然有家屬卻不願意來照顧、甚至於不願意幫他,這些都必須靠志工,讓病患心理得到很大的安慰。不見得每一個醫院都有(志工),而且慈濟醫院的志工很穩、很有耐心,願意聽病患講話,很多小細節是她身為醫療人員沒辦法做到。邱毓慧讚歎:「這裡(醫院)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二O一一年受證慈濟委員的邱毓慧,感恩自己能成為「職志合一」身分,對工作上更有使命感。在她未受證慈濟委員之前,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帶著孩子在外面晃,能夠不回家就不回家,除了孩子要睡覺不得已,但是母女兩人在外晃,回到家已經是夜晚十一二點。

隔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後,換自己去上班,工作中只做份內的工作,不想用太多時間去關心其他人或個案。長年投入在醫院的資深志工劉豐足、林玉雲,以及前護理部主任,他們時時給予邱毓慧支持和鼓勵,甚至於主任還陪她一起上慈濟委員培訓課程,進而受證慈濟委員。

◎有體悟 懺悔不嫌晚

邱毓慧感恩一路陪她走過低潮的每一位資深志工。心門打開後的她,懺悔在自己人生最無助的時候,自我麻醉、喝酒、吃安眠藥,失去生存的動力,甚至連孩子都不想要,心理的苦無處傾訴,整天魂不守舍,夫妻倆也動了離異的念頭,受證慈濟委員後幾年下來,她反思「還好我在慈濟醫院。」

從事警察工作的先生看到太太整個人轉變很多,不再帶著女兒往外跑,知道自己有愧太太,慢慢的把時間和心放在家裡,尤其太太和女兒身上,一家三口也恢復往常生活。也對太太邱毓慧說:「再五年將屆滿公職退休年齡,我也要參加慈警。」邱毓慧很安慰,直說是在慈濟體系工作得到的收穫。在醫院,邱毓慧看盡人生百態,帶給她又是另一種體悟。疼愛她的舅舅突然往生對她衝擊很大,家屬措手不及的當下,醫院及志工的協助讓她感激不盡,很順利的圓滿舅舅的人生大事,已經受證慈濟委員的她感到很驕傲、很值得。

「能幫助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工作之餘邱毓慧也跟著同仁、志工到家徒四壁的案家幫忙清掃。個案是一位年長的阿嬤,阿嬤眼睛看不到,兒子女兒犯案被關,一個人要扶養兩個孫子。清掃中發現很多東西已經過期,三餐煮食阿嬤不是用瓦斯,而是用傳統的起火方式。阿嬤說,土砂粉很多,若是白色的粉不要掃掉,因為蛇會進來,那些白粉是再防蛇的。阿嬤曾經被蛇咬傷,後來洗腎眼睛也失明,現在完全看不到。看過阿嬤的個案,那情景及阿嬤所說過的每一句話,盤旋邱毓慧腦中,「很錯愕,社會竟然還存有這樣在過生活的家庭,今天若沒有來慈濟大概也看不到。」

每一次出席社區勤務,邱毓慧不是一個人,而是和女兒一起參與。母女也一起走訪高雄市甲仙鄉小林村,看到人間疾苦,體會生命價值的不同。邱毓慧說:「過去在醫院上班就是上班,現在不同了,不單只是在上班,而是多了使命與承擔。」感受醫院志工的偉大,無怨無悔地幫助她、勉勵她,讓她重拾家的溫暖,心智成長有擔當。

勇於承擔的志工還有南投區醫療幹事曾育璇,上課邀約女兒、媳婦,還將女兒讀小學的兩個孩子一起帶在身邊。曾育璇帶說:「我身體狀況很不好,做醫療志工種健康因,若狀況來了在醫院有醫師護士,家人才不會擔心。我曾經血崩、子宮、鼻子、喉嚨都開過刀,2014年又開了腰椎。」心情影響健康,已經沒有在吃藥的曾育璇說,做志工保持好心情,心情好、精神就好,藥自然離手。

◎愛的傳承 好環境不變壞

五十六歲的曾育璇提到:「自己喜歡奉獻在醫療,年紀越來越年長,要將善的傳承下去,希望家人一起耕耘。環境很重要,她(媳婦)剛來就像一張白紙,好的環境給她,至少要變壞的機會很低。」不只醫院志工,訪視個案、諮詢志工,曾育璇帶著才從越南嫁來不到三個月的兒媳婦出席勤務,希望她將來能接棒投入慈濟志工。

陳錦絨嫁來不到三個月,婆婆曾育璇如同女兒般疼惜她,一直讓她跟在身邊學習。已經上第二堂課的陳錦絨說:「我去醫院當志工很高興,我自己想要去。」雖然聽不懂每一位講師的課程內容,但是醫療志工「還要再去」。穿著志工服投如人群的陳錦絨越做越歡喜。

個子小小的簡富縈,長的跟媽媽曾育璇一樣莊嚴秀氣,旁人看不出她是有兩個讀小學一年級和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從事校護的簡富縈說:「如何把醫療做到最好?將醫療志工培訓好,在醫療上是非常好的幫手,可以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病患家屬都受惠。」

簡富縈再提及:「媽媽做的還不錯,雖然有一點年紀了,還肯努力的去學習,是醫院的好的幫手。」簡富縈佩服肯在醫療這一塊努力辛苦耕耘的志工及醫護人員,期許自己跟著媽媽的腳步學習,等待孩子長大,參加培訓,穿上藍天白雲這一身制服不是夢。

當慈濟志工要培訓,到醫院當志工更要培訓專業,臺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林怡嘉主任強調先決條件「不要傷害被服務的人」。她舉了發生在醫院的實例,一位男眾志工很熱情,他主動推著坐在輪椅的病患要去看門診,當時病人的腳還沒放好於踏板上,志工即往前推動,病人的腳在地面拖行而受傷了。

無論從「病人安全與隱私保護」、「感染控制與自我保護」等多堂課中,無不是醫療志工培訓課程最好的學習。若有準備好,瞭解醫療志工運作與默契,到醫院服務即能心生法喜、收穫滿滿。林怡嘉更鼓勵學員參與八月五日「實際演練」課程,地點在臺中慈濟醫院。希望經過最後一堂的實際操作,將發生問題的機率降到最少。林怡嘉期待大家做好心理準備,讓臺中慈濟醫院成為一個會說法的醫院。

圖左 :學員陳韋伶(右一)即便是行動不方便仍舊前來上課,她說,自己雖然腳不好,相信也有能服務的事。[攝影者:陳菁惠]
圖右 :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邱毓慧感控師,課程中「感染控制與自我保護」詳細的分享和叮嚀,「除了洗手,保持手部衛生,戴口罩很重要」安心安全服務病患基本常識一定要有。[攝影者:陳菁惠]

圖左 :講師在臺上傳達專業,學員勤抄筆記,將重點收集在筆記本,遇到問題隨時用得到。[攝影者:陳菁惠]
圖右 :南投區醫療幹事曾育璇(後排中間),邀約女兒簡富縈(後,右一)、媳婦陳錦絨(後,左一),還將女兒讀小學的兩個孩子一起帶在身邊。曾育璇說,年紀會越來越大,邀請女兒及媳婦一起參與,將善念傳承下去。[攝影者:陳菁惠]
圖左 :午後第一堂課,學員站起來,跟著口號大家動一動,揮走瞌睡蟲。[攝影者:陳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