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媽媽來培訓 展現好模樣

E-mail 列印
「穿上慈濟制服,坐姿、吃飯、頭髮都要管。很麻煩又不方便,為什麼要被限制?」很多志工提出這樣的疑惑。 2017年2月22日,慈濟馬六甲分會特地舉辦「大愛媽媽新進志工培訓課」,邀請志工林金美(慈覺)為大家 解開疑慮,示範和講解服裝儀容,行住坐臥飲食等威儀,共有五十位大愛媽媽幹部志工參與其中。

◎制服自己心地 當孩子的模

2004年馬六甲大愛媽媽成長班成立,隔年大愛媽媽進入第一間學校帶動靜思語教學,直到今日愛的足跡已跨入十四間學校。十幾年來,大愛媽媽成長班迎來一批批新的成員,她們走入校園帶動活動,有越來越多的媽媽共同投入,歡喜付出。

去年(2016年)剛從大愛媽媽成長班課程結業,今年正式投入校園帶動的文燕妮,被林金美燦爛的笑容以及優美的儀態所吸引。經過示範和講解,對於碗筷的握法和擺設,以及飲食的行為規範,文燕妮一點都不覺得是負擔或麻煩。她靦腆地說:「看到林金美感覺很親切,笑容滿面,站姿、坐姿也很優美,我好喜歡!」

接著由黃婉琦(懿琦)介紹服儀,「制服乃制服自己的心地,戒律則是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黃婉琦強調透過日常生活小細節的鍛鍊,無形中就能養成好習慣,而父母親樹立品德典範,孩子耳濡目染必能培育出良好的品格。

「家長是孩子的模,唯有家長自我的改變,才有辦法影響孩子。」文燕妮深有感觸,她期望藉由自己的改變,然後延伸至家庭,引導孩子落實於生活中,從小奠定良好品格的基礎。

學員陳秀秀於2013年參加大愛媽媽成長班課程,隔年即投入校園帶動活動,負責設計和編排教案,及陪伴新進校園的大愛媽媽。透過培訓課,她學到:「盛湯時,勿把碗放在湯的正上方,預防湯從自己的碗流出,既衛生又有禮貌。」陳秀秀明白,平常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會影響到別人。

透過課程,陳秀秀獲益良多,也真正理解:「所謂的約束和戒律,背後意義是教導我們養成好習慣,進而落實於生活中,然後正面影響和帶動家人。」陳秀秀認同,一個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美,除了警惕自己的行為舉止,往後進入校園帶動新人,期望能傳遞和建立更正確的理念。 

◎相互交流學習 成長與蛻變

繼幹部深度的培訓課後,3月8日再舉行「校園大愛媽媽培訓課」,邀請全體大愛媽媽一同來溫故知新,新成員則能進一步了解大愛媽媽的使命和職責,掌握靜思語教學的宗旨,有助於教案的設計和帶動。當日,吸引九十多位媽媽參與。

從臺灣遠嫁到馬六甲十三年的許嘉玲,分享她參與大愛媽媽的收穫:「凡事要踏出第一步,才敢繼續走下去。兩年多前我勇敢踏入校園,才逐漸學習敞開心胸交朋友。」她看到志工們認真地呈現靜思語五段式教學,領悟到唯有將靜思語真正消化,抱持同理心,了解孩子的世界來設計活動,才能達到最大的成效。

葉蕙琪完全是一位新手,也未曾接觸過靜思語教學,接受培訓正好能建立些許概念。「我是一位基督徒,上課後了解到,彼此對於『愛的信念』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有愛有希望的下一代。」

透過培訓課,讓平時忙碌於各學校付出的大愛媽媽們,也有機會能相聚一堂。大夥相互交流學習新知,或是溫故知新加強理念。從分享者的經驗,看到媽媽們用心投入的轉變;從觀念的分享,加深或釐清自己的理念。期許大愛媽媽們於良善的環境中長期受到靜思語的薰陶,無形中自然地落實在生活中,自我的改變也能影響家人、社會。

這群大愛媽媽志工團隊,是接受過一整年的大愛媽媽成長班課程的培訓。結業後,這群生力軍穿上慈濟志工制服,成為大愛媽媽的幹部,進入各校園帶動和陪伴新成員。為了讓他們能清楚掌握志工的理念和規範,特地舉辦此培訓課。

這群大愛媽媽跨出家庭,憑藉「媽媽的愛」進入校園學習帶動活動,無形中自己也逐漸成長和改變。有些大愛媽媽發現自己具有主持、演戲、唱歌跳舞等天賦,或是學會用電腦製作短片、幻燈片等,肯定自我的價值更增添信心。同時於良善的環境中,大愛媽媽們相互影響,潛移默化中對於夫妻和親子間的相處也起了微妙的變化。

圖左 :2017年2月22日,慈濟馬六甲分會特地舉辦「大愛媽媽新進志工培訓課」,邀請志工林金美為大家示範和講解服裝儀容,行住坐臥飲食等威儀。[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經過示範和講解,對於碗筷的握法和擺設,以及飲食的行為規範,大愛媽媽們都收穫良多。[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大愛媽媽跨出家庭,憑藉「媽媽的愛」進入校園學習設計和帶動活動,無形中自己也逐漸成長和改變。[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寓教於樂、動靜皆有的課程,讓媽媽們快樂投入,學習良多。[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葉蕙琪(右)經過校園大愛媽媽培訓課後,對於校園大愛媽媽的角色和靜思語教學的帶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