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韓國交流首站 體驗人文采風

韓國交流首站 體驗人文采風

E-mail 列印
慈大附中海外人文教育交流第一天,行程安排孩子們觀察韓國經濟發展,人文采風中認識並體驗韓國傳統飲食文化,期許讓孩子們從學習中比較其中與臺灣的異同。

◎體驗臺韓飲食文化之不同

7月9日清晨五時,前往中 正機場前,孩子們致贈感恩卡給桃園區組隊,也帶著志工清晨四點即到靜思堂準備的愛心早餐,啟程到桃園機場,已是擠滿暑期出國人潮。王霈恩的媽媽回三峽為阿公過生日,全家特地到機場為霈恩送行。

孩子們依序排隊,準備驗關登機。晴空萬里中,飛機八點準時起飛;航程約兩個小時抵達韓國仁川機場,在老師帶領下,小朋友有禮有序排隊步出機場。「師伯好、師姑好!」禮貌問候在機場外等候多時的慈濟志工朴東燮、嚴淑齡夫妻及女兒朴修民。

抵達時已近中午時分,由朴東燮一家人帶領,搭乘遊覽車從機場至仁川市松島經濟特區,途經全長二十六公里跨海大橋。沿途朴東燮簡介韓國第二大港仁川港運作,二十五分鐘車程到達市區。朴東燮引領大家前往韓式料理餐廳食用韓國拌飯,食材辣味十足,所使用的餐具及拿法也有異,讓同學們感受臺韓兩國飲食文化之不同。朴東燮、嚴淑齡教導孩子如何食用韓式拌飯,與用餐禮儀。初嚐韓式料理的孩子,從不習慣到大快朵頤,趣事橫生。

◎仁川經濟特區人文采風

人文之旅,首站到松島經濟特區,圍繞著許多各具特色的高樓建築,G-Tower樓高三十三層,就是一棟極具指標性的環保綠建築。孩子們於宣傳館,觀賞韓國經濟特區緣起、發展,展望與未來。

宣傳館與展望臺,除了可以欣賞整個松島市區的街景,也可以看到許多仁川市的發展和未來規劃。 影片欣賞結束後小朋友認真做功課,也觀賞經濟特區展覽館外的建築。現場有許多電子互動的娛樂設備可以體驗,像是拍照、體感遊戲等。孩子們對於綠建築的各項設施,多充滿好奇心。

月尾島的名字是因島嶼形狀如半月尾般而得名。月尾島曾是距離仁川前海1公里左右的小島嶼,後在填海造陸過程中逐漸與陸地連接了起來,形成了現在的沿海小城。月尾島公園內,不期而遇碰到韓國專業民俗表演,因為知道慈小團隊到來,主辦單位特別將時間延長一小時,正式演出。一場敲鑼打鼓歡愉的傳統慶典祝賀表演,頗具當地文化特色,讓孩子們感受不同文化的差異。

繞過月尾島公園,來到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解說員崔貞花協助孩子穿韓國古代服飾,體驗韓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女生先穿上上裙,繩子一個在內,一個在外,打上蝴蝶結;手往外穿外衣,再打一個結,手擺在裡面。」高中生陳育伶的新娘扮相,與黃兆暐新郎扮相優雅。傳統與現今服飾的差異,吸引大家各自粉墨登場,現場笑聲連連。

育伶因為在電視上,看到很多韓國傳統服飾很特別,想親自體驗跟電視上所看到的有沒有一樣。她說:「他們還保留很多傳統作法,與現代做結合;雖然此行沒有來很久,已經學到他們的飲食文化與了解未來的經濟發展;平常我們將碗拿起來吃,他們用的碗很大,以拌飯方式很特別。」

◎親手實作體驗韓式料理

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研究院院長秦榮煥,是韓國傳統韓式文化傳承國家認定者,親自教導韓國拌飯製作。她以專業手法示範,將實材節瓜、紅蘿蔔、香菇、黃白蛋白,切絲備用,再將食材以慢火、少油,一道道的煨出香氣。

各組迫不及待地,將食材放在砧板上大顯身手,師生齊動手,拿刀手法雖略顯生疏,切起菜來卻也是細絲分明。接著開火炒菜,以慢火烹出好料理,五色菜端上桌來一點不含糊。

就讀慈濟大學傳播系的朴修民表示,臺灣與韓國飲食禮儀不同之處。「如臺灣用餐,以龍口含珠端碗,韓國則是要將碗放著,才表示有禮貌,這些不同的禮儀可以讓同學體驗看看。」

慈小陳家榆老師說:「中午用餐與晚上不同,晚上是大家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晚餐,特別有成就,花錢跟自己體驗是不同的。」她認為,讓孩子深入去感受韓國的飲食文化更具意義。

慈小鄭家宏分享,當媽媽工作忙碌時,要幫忙做菜給弟弟吃,他才不會吵。有煮菜經驗的他,拿刀切菜有模有樣。他說:「自己做的跟別人做的味道不同,且要將這趟所學回家後做給家人吃,也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交流。」

離開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研究院時,同學不忘向院長道感恩。她表示慈中、小的孩子很乖,很高興可以教他們做菜。慈小簡邵庭同學,於車上分享下廚做拌飯心得。她說:「最深刻的是體會到父母每天為我們做飯不曾喊累,自己做一天就喊累喊辛苦,覺得父母很辛苦,應該好好孝順他們。」

根據韓國氣象報告指出,今天原是下大雨天。或許是有朋自遠方來,天公作美,整天天氣和風徐徐;不過當大家用完餐抵達飯店前,卻下了一場傾盆大雨。秋碧主任擔心大家及行李淋濕,在車上等候雨稍停再入住,讓同學分組討論明天前往學校交流,如何呈現以愛的鼓勵,表達感恩方式做練習。

半個鐘頭停留,雨勢漸趨,全體總動員以人傘接龍方式,師生同心協力,將行李安全送進飯店,入住仁川Ramada Hotel,結束第一天行程。

圖左 :7月9 日,慈大附中海外人文教育交流第一天,師生們依序排隊,準備驗關登機。[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研究院院長秦榮煥(圖左),是韓國傳統韓式文化傳承國家認定者,親自教導韓國拌飯製作。[攝影者:吳碧珠]

圖左 :孩子們將實材節瓜、紅蘿蔔、香菇、黃白蛋白切絲備用,再將食材以慢火、少油,一道道的煨出香氣。[攝影者:吳碧珠]
圖右 :慈小鄭家宏分享(圖右)表示,「自己做的跟別人做的味道不同,且要將這趟所學回家後做給家人吃,也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交流。」[攝影者:吳碧珠]

圖左 :韓國志工朴東燮、嚴淑齡一一教導孩子如何食用韓式拌飯,與用餐禮儀。初嚐韓式料理的孩子們從不習慣到大快朵頤,趣事橫生。[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朴修民表示,臺灣與韓國飲食禮儀不同之處。「如臺灣用餐,以龍口含珠端碗,韓國則是要將碗放著,才表示有禮貌;這些不統的禮儀可以讓同學體驗看看。」[攝影者:吳碧珠]

圖左 :人文之旅,師生們於G-Tower一棟極具指標性的環保綠建築。樓高三十三層。孩子們於宣傳館,觀賞韓國經濟特區緣起、發展、展望與未來。[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高中生陳育伶(穿韓服新娘 )想親自體驗跟電視上所看到的有沒有一樣。她說:「他們還保留很多傳統作法,與現代有做結合。」[攝影者:許俊吉]
圖左 :雨勢漸趨,全體總動員以人傘接龍方式,師生同心協力,將行旅安全送進,入住仁川Ramada Hotel,結束第一天行程。[攝影者:許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