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中區大團結 打掃慈院迎評鑑

中區大團結 打掃慈院迎評鑑

E-mail 列印
「生命短暫在呼吸間,要把握時間做;人老是自然法則,最重要的是心不老,能做,賺歡喜。」年近八十歲的慈濟志工劉昭,彎腰低頭,顧不得腳上的鞋襪已濕,仍賣力地要將臺中慈濟醫院第二院區外圍地上的汙泥清洗乾淨。

為了迎接四年一次的臺中慈濟醫院評鑑,來自臺中、彰化以及南投、苗栗等地五十二個和氣區,大約一千五百位慈濟志工,各自從家裡帶著水桶、刷子和抹布等清潔用具,在2017年8月13日上午七時三十分,齊聚臺中慈濟醫院第一院區、第二院區,和甫完工的員工宿舍大樓進行清掃,為9月7日、8日兩天的醫院評鑑做好準備。

「讓醫院維持窗明几淨,不僅是為了要讓前來評鑑的委員,留下好的印象,也可以讓前來看診的民眾,在候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色和風光。」負責統籌整場清潔任務的總務室陳栢勳主任提到,這次主要整理的範圍是院區外圍走道,以及窗戶的清潔,他說:「因為有大家,才有我們的慈濟醫院,這麼大的院區,還好有這麼多的師兄師姊前來協助,才能讓工作可以順利完成。」

為方便志工們清掃,總務室職工事前花了三天時間,在各樓層放置塑膠水管,總務室詹志昌也叮嚀志工:「除了一樓外,其他樓層不登高,較上面的玻璃以水柱加上長柄刮刀作業,一切以安全為優先考量。」

◎以付出身、行感化「宅兒」

今年參加委員培訓,本身在清潔公司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王秀時,二年前因為肝管結石,切除左肝後,耗損她不少體力,而漸漸淡出工作,還在復原中的她雖已年近六十,依然把握機會,前來參與打掃工作。

王秀時做著她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動作熟練地拿著抹布和刮玻器,清除落地門玻璃上的灰塵,手過之處,玻璃清亮透明,她說:「每次看到經過自己打掃過的環境變得很乾淨,心情也跟著歡喜,心好像也變清淨了。」中年轉業的她從來沒想到,自己可以這麼熱愛這份工作,「何況,醫院是每個人都不得不來的地方,醫院乾淨了,來看病的、來上班的以及來探病的人,心情也才會好。」

或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之前到醫院來,看到某些角落不是很乾淨,王秀時總會興起一股想要前去清理的衝動,尤其在聽人家提起「到臺中慈院打掃」這件事時,她總為自己沒有機會跟上而扼腕。今天,她終於可以跟大家一起打掃「自己的家」,王秀時覺得非常高興。

她也表示,雖然自己的身體不是很硬朗,但總是要把握時間跟機會來付出,為了帶動被她稱為「宅男」的兒子,可以走出家門跟人群互動,王秀時毅然報名參加委員培訓,積極參與培訓課程以及各項勤務,希望藉由自己為利益社會奔走的身、行來感化孩子,也為社會造有用之才。

◎得人身不易 能做賺歡喜

更生人楊志偉左手纏繞厚厚的紗布裹著夾板,右手不疾不徐來回擦拭玻璃,他懺悔這一生糊塗路走多了,嘆著氣說:「得人身不易,自己卻在二十六歲入監服刑,到今年三十五歲了,才換得自由身。」在獄中時,楊志偉因無法為往生的父親送終,悲痛不已,幸好有慈濟志工開導接引,轉換心念,才懂得利用時間念誦《地藏經》迴向給父親。

剛出獄時,楊志偉到花蓮靜思精舍跟著常住二眾作息,晨起薰法香。德枋師父告訴他,讀誦《地藏經》是為「知孝道 明因果」,學習菩薩濟世之心,就能減少造惡的機會。現在,楊志偉依然早晚念誦,時時警惕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為「天堂」、「地獄」,只在一念間。

現在,楊志偉回到故鄉彰化縣永靖鄉,跟著慈濟志工訪視關懷、參加社區活動,媽媽看了很歡喜,他也很高興自己能成為有用的人,有著「做善事不能少我一人」的喜悅。

陪伴楊志偉前來的高肇良,同樣也是更生人,現已受證為慈濟志工,且榮獲第十四屆總統旭青獎的他在一旁微笑著說:「志偉很努力地跟著我們學習付出,兩個禮拜前,他的左手在工作中發生意外骨折,但他知道慈院評鑑要打掃,還是要跟來,說『我還有一隻手可以做』。」

楊志偉很感恩高肇良、劉昭等志工的陪伴,他輕指前方佝僂身影的劉昭,年近八十歲的她正俐落清洗地板,鞋子濕透了也不以為意。「有做就有感受,少年回頭路難,更生人需要陪伴鼓勵,膚慰他、愛他,就對了。」劉昭聲音宏亮的說:「生命短暫在呼吸間,要把握時間做;人老是自然法則,最重要的是心不老,能做,賺歡喜。」

對於劉昭的陪伴,高肇良一樣感恩在心。出獄後,高肇良常以自身經歷到各地分享,為了活絡現場氣氛,劉昭總是邀約志工團隊來助陣,有時演起「逆子」一戲,她扮演媽媽,更為他的演講加分。高肇良說:「分享是法的布施,但組內有勤務一定要配合;慈院是我們的家,慈濟事是本分事,當然一定要來勤耕福田。」

◎評鑑是喜事 當然要做到最好

第二院區三樓的戶外露臺,放置一盆盆植栽,粗看綠意盎然,賞心悅目,但是,志工看到的卻不只是這些。葡萄藤蔓枝芽亂竄,樹葉過密容易病蟲害;擺在地上的植栽長大了,小小的花盆不夠它伸展;脆弱的小花、小草橫亂長著……

志工到護理站借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枝,雙手權充鏟子移植、換盆重新栽種;一遍遍清掃地上泥塵、樹葉,再輕輕地鋪在植栽容器上,悉心呵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第三、第五加護病房外圍露臺沒有水龍頭,要清理門窗,志工們必須靠著雙手,來回提著水桶,才能讓負責清掃的志工有水可用。

院區內廁所裡,擺著志工從家中帶來的形形色色水桶,廖振清動作俐落地將水盛滿一桶又是一桶,讓負責提水的張明旺和蔡慶澄可以順利將水送至室外。本身從事快遞服務的蔡慶澄,來來回回已走過難以計數,左右手各提一桶水,他依然健步如飛,笑著說:「這和自己的工作比起來,小case啦!」

大廳外迴廊,周美華站在高梯上用力轉動長柄,一心想要把竄在高牆的雜草除下,扶著梯子的葉秀梅顧慮周美華的安全,請她「盡力就好,下來吧!」可是周美華認真的回道:「有心做,剩下一葉一藤也要除乾淨,評鑑是慈院的喜事,當然要做到最好。」

◎拭淨塵埃 心也明亮

熾熱烈陽照射下,陳菀孺拿著抹布仔細擦拭欄杆縫隙。她提到,平時上班時心情很容易煩燥,但是到慈院打掃是一種心靈環保,可以去除習氣,讓人愈做愈歡喜。

陳菀孺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利用暑假期間入伍服役,7月13日下午,她突然接到軍中電話,在高雄的兒子因為氣胸要緊急開刀。她十分慌張,不知該怎麼辦,後來靈光一閃,隨即跟組長陳王盞求救。

原本帶著緊張憂傷的陳菀孺夫妻,在前往高雄的高鐵車上,從陳王盞的電話中得知高雄志工已經在幫忙處理,「兩位師兄已在高鐵站等你們,也有兩位師姊在海軍醫院陪伴妳兒子。」法親關懷之情,不但安住她的心,更讓她深刻體悟,「法親關懷真的很重要,爾後也要持續關懷別人。」

正在培訓委員的陳菀孺,在經歷孩子受傷的事件後,更是感受深刻,「原來,當人在徬徨失措的時候,有人拉你一把,是這麼可貴。」因此,她發願受證後要加入訪視團隊和醫療志工,只要能力許可,任何事情她都願意出來做。

烈日下的陳菀孺,手不停歇,跟著其他志工擦過一片又一片玻璃,儘管汗流浹背,她依然歡喜,笑著說:「要把握能付出的機會,更要把握當下的人生。」

一樣是烈日當空,洪杏矯蹲在落地窗前,將抹布套在手指尖,仔細將下方角落的灰塵清理乾淨,就連小小的縫隙,她也想盡辦法要清乾淨。卸下口罩,已是滿臉汗水,洪杏矯心有所感表示,這躲在小角落裡的灰塵,只要一有空間,它就會擠進醫院裡面,就好像心中無處不在的無明煩惱,一不小心就會從內心升起。「所以,一定要細心清理,才能夠清理乾淨;而玻璃也像鏡子一樣,擦乾淨了,就可以讓自己的心跟著明亮起來。」

打掃工作在十點多皆已順利完成,每個人雖是汗流浹背,或者鞋襪濕了、衣褲也髒了,不過大家還是滿心歡喜,因為醫院就像「我們的家」。志工共同的心願,就是將各個角落打掃乾淨,呈現整潔、清幽的醫院環境,共同守護中部地區鄉親的健康,也藉由清掃外在的塵垢,擦亮心中的明鏡

圖左 :志工一人登梯,一人扶梯,一心想把竄在高牆的雜草除下,說著:「有心做,剩下一葉一藤也要除乾淨,評鑑是慈院的喜事,當然要做到最好。」[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八十歲的劉昭聲音宏亮說:「生命短暫在呼吸間,要把握時間做,人老是自然法則,最重要的是心不老,能做,賺歡喜。」[攝影者:邱百豊]

圖左 :更生人楊志偉左手骨折,依然前來幫忙打掃,他懺悔自己往日的無明行徑,感嘆著說「得人身不易」。參加慈濟活動,讓他有「做善事不能少我一人」的喜悅。[攝影者:邱百豊]
圖右 :為了迎接四年一次的評鑑,來自臺中、彰化以及南投、苗栗等地五十二個和氣區,大約一千五百位慈濟志工,齊聚臺中慈濟醫院進行清掃,為9月7日、8日兩天的醫院評鑑做好準備。[攝影者:施龍文]

圖左 :今年參加委員培訓,本身在清潔公司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王秀時,希望藉由自己為利益社會奔走的身、行來感化她的「宅兒」,也為社會造有用之才。[攝影者:施龍文]
圖右 :志工清洗每一個角落,玻璃、窗沿、邊角、欄杆,來回擦拭,以做家事的心情,一起來護持慈濟大家庭。[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為了讓評鑑委員對臺中慈院留下好印象,也為醫院打造明亮的醫療環境,慈濟志工展現團隊力量,利用假日前來幫忙打掃。[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位在各樓層病房區的佛堂,一向是病人與陪伴家屬安頓心靈的歸依處,志工勤加拂拭,擦去沙塵的同時,也滌清自己的心垢。[攝影者:蕭叡遠]
圖左 :第二院區三樓的戶外露臺,放置一盆盆綠意盎然的植栽,志工小心翼翼剪枝,一遍遍清掃地上泥塵、樹葉,再輕輕地鋪在植栽容器上,悉心呵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攝影者:簡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