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愛的陪伴是一帖良藥

愛的陪伴是一帖良藥

E-mail 列印
每個人的人生境遇都不同,在參與訪視中得以看見不同的苦難,也看見人性堅韌的一面。

證嚴上人說:「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走進去。」苦難人面臨考驗無法跨越時,有福的人適時伸出雙手扶持陪伴,是一股往前行 的力量。

◎佛法對治煩惱

8月19日福興區慈濟人人訪視日,訪視窗口陳惠玲行前藉由8月12日臺中訪視研習課程所給的「壓力程度的自我檢查表」,讓志工們自我測試,是否正處於壓力之中而不自知,要懂得適時排解壓力,也可以跟家人和朋友分享,甚至跟照顧戶、關懷戶互動,互相檢視。

志工黃素貞說:「緊湊的生活步調、工作的壓力是現代人都會有,平常可以利用運動跟走路來紓解,因為走路可以讓念頭暫時停止。」

「做慈濟志工也會有壓力,那如果覺得有壓力時,要如何排解呢?」大家回答「證嚴上人的法」,素貞不忘叮嚀大家,多多薰法香,以佛法對治煩惱。

◎ 運用同理心及傾聽 化解彼此的距離

今天十四位志工安排六條路線,分別前往福興鄉各個村落關懷,許美滿、蘇翠玉、黃素貞和黃平禮,來到福興村的照顧戶家中,年輕的蘇子均(化名)看起來只有三十幾歲,育有四個小孩。

先生因為車禍往生,目前在婆家工廠上班的子均,每月有二萬多塊的收入。因為廠業外移,工廠也僅能維持正常運作,並無太多的獲利,負責管理工廠的婆婆,本身也罹患癌症。面對種種考驗,子均還是開朗的面對未來。

婆婆看見志工蘇翠玉到來,開心的如好朋友般地擁抱,看見志工還帶來自己種的地瓜葉,連忙也帶志工去自己的小農場,跟大家展示,自己種的地瓜葉、菜豆、青蔥,大家稱讚婆婆種得極好,她說自己種的沒有農藥,安全又衛生,平常也都會跟員工分享。

來到位在福南村的黃仕華(化名)家,關懷仕華的因緣,是因為她住在北部的爸爸,是慈濟關懷的獨居關懷戶,2017年因為中風,住進台北市安養機構有政府部分補助。

仕華表示:我二十歲就跟先生結婚,有五個小孩,小孩都成年了。老大研究所畢業已在工作,長女、次女也都早婚,剩下二個小的還在讀大學,學費都申請學貸,生活費也是靠自己打工。

幾年前先生患有淋巴癌,經治療後已穩定,又更換髖關骨,造成行動不便。仕華這幾年都在假日時,前往二林鎮幫忙朋友賣菜,貼補家庭開銷,所以無餘力負擔父親不足的費用,經由評估由慈濟基金會,協助父親,於安養中心的不足費用。

素貞跟翠玉兩位志工訪視經驗豐富,溫言暖語的引導,讓仕華娓娓道出家庭狀況,比起第一次互動時的嚴肅氣氛,讓人覺得輕鬆許多,讓一旁的新手志工美滿也學習到,如何以「尊重同理」運用在與個案互動,累積愛的存款自然就有話題。

◎重點關懷 持續陪伴

盧秉文〈化名〉本身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且飽受幻聽之苦,致使他因此自殘多次,最嚴重的一次是喝農藥又跳樓,致使雙腳受殘,食道因為藥性灼傷,必須以截小腸重造。

秉文本身娶了外配阿甄〈化名〉並生了二個女兒,秉文有三個兄弟、大哥跟他憂鬱症相繼發病。

生病期間,父親需要照料家事,還親自陪同秉文在醫院治療,太太除了照顧小孩,還到工廠上班維持家計,讓人感受到身病是苦、心病更苦,而家人親情的扶持,是穩定心靈最好的藥方。

在蠟燭兩頭燒,慈濟的出現,讓秉文家稍稍可以喘口氣,慈濟不僅給予經濟上的協助,讓他們不用為生活所需煩惱,可以安心養病。

志工誠心的持續陪伴關懷,每次家訪,不僅關心秉文,是否正常回診及服藥,如同朋友般的,有時溫言暖語,得知他有時會忘記吃藥,就會嚴詞叮囑著。

目前秉文在家從事手工工作,月收入平均有九千塊,秉文伸出右手讓大家看,已長繭成硬皮的手掌,說:「因為要使用工具剔除物件上的餘屑,剛開始很痛可是現在不痛了。」對於月收入九千元,也感到知足,因為工作可以讓腦子不會一直亂想。

秉文和太太兩人,因為慈濟志工長期的關懷陪伴,對志工的感覺就如同家人,靜思堂如有舉辦活動,如:歲末祝福或是暑期快樂健康營營隊,志工邀約,只要他們時間許可,他們幾乎都會參加。

當大家閒話家常,聊著正起興時,看見阿甄,卻淚流滿面,阿甄說:「我很喜歡慈濟、慈濟活動都很好,每次參加都很感動!」訪員順勢邀約他們,參加8月26日七月吉祥月祈福晚會,也介紹社教的新住民課程,希望她每天工作之外,利用週六晚上學習,跟同鄉互動,間接將孩子帶出來,多接觸善知識。

秉文因為家人不放棄,及志工的陪伴,生活漸回到正軌,並且主動要求,停止慈濟每月的經濟協助,希望將資源給更需要幫助的人,在秉文跟阿甄身上,再一次感受到志工無所求陪伴的力量,可以牽引紊亂的靈魂,依止於善念、正念,祝福他們,早日能回歸正常生活,享受幸福安定的日子。

圖左 :慈濟志工帶著歡喜心與正能量,將前往福興鄉內感恩戶家中訪視與關懷。[攝影者:吳碧鳳]
圖右 :志工陳惠玲(左)跟大家分享:訪視需要注意到的事項與原則。[攝影者:吳碧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