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創意新思維 實現救將願景

創意新思維 實現救將願景

E-mail 列印
「咦!這個稻田怎麼長一半?」、「這條路要接起來阿!」、「這是誰畫的?這樣不行啦!……」老師鄧東波語畢,引起現場學員們哄堂大笑。9月3日為期兩天的救將點召活動,在第二天OSM繪圖技能這堂課,老師針對學員 們實地勘景後,回來所製作的地圖,播放於螢幕上一一做說明及指導。

講師黃裕翔以自己製作的二份地圖與大家分享,其中一幅是從台中石岡到新社的農地,介紹以衛星空照圖來看是一大片農地,但經過實際勘查後,實際上田地之間是有灌溉溝渠的;而另一區空照圖看起來是一大片農田,經實景勘查後發現是一整片的鐵皮房,講師以二張圖檔來說明,實地勘景對於救災情資的收集,及避免誤判與有效運用,是有其重要與必要性的。

來自於台灣開放街景社群的鄧東波講師,實際帶領學員進行一系列的OSM繪圖實作課程。本身就是研究地理資訊的他,因為專長和興趣,2006年台灣一有OSM(開放接圖)就加入,他覺得成為開放街圖社群一份子很有成就感。當受邀前來救將點召營隊教學員繪製街圖,立即邀約同樣熱心的黃裕翔及上官良治一起來協助。

鄧講師表示:雖然此社群是非營利也非法人組織,卻是一群熱心同好地街圖繪製朋友,也可以說是一群公益志工團體,藉由不斷去繪製更新訊息,開放讓有需要街圖訊息的人去下載,去利益他人,比如救災,運用在災難發生當區,地圖和資訊可立即性提供正確資訊參考。例如菲律賓海燕救災佈署,前往救災朋友,發現就是利用OSM開放街圖,雖然街圖繪製很耗人力耗時,一但被利用時就感到很有價值,所以他鼓勵更多人來參與資料彙整,這也是一個善的循環概念,值得去推廣。

世界地圖到底要怎麼標?才可以讓後面的人用得更方便,上官良治說:開放街圖要依靠像慈濟草根的力量,一步一步透過每個人知道在地知識,貢獻在一個公有機構公有的平台上,分享給所有的人,很希望找到一個盡量讓大家知道怎樣編輯,怎樣貢獻的工作。今天中午同學都沒有睡覺一直在討論,可以感受到一股大家對救災的概念和動力,救災是平常就要做好準備的工作。

◎ 「救」是要再一起 實現願景

「點召」顧名思義,就是男生當兵後再度召回來,講師馮燕開場對學員們說明課程的重點。他說:今日的課程讓學員們以輕鬆的方式,藉由做中學、學中覺當中去學習情資的收集。並請大家思考一下!對於未來舉辦的活動,發表新的想法及創新的建議,分享如何推廣救災技術有脈絡的想法。

學員們分成五組,針對前一日的所提供的議題研討,以人、事、時、地、物來分別對「招生、營隊、後續」三項,上台分享他們討問的結論。首先由第一組成員鍾昌霈代表分享招生的部分,其中除了招生訊息可分享到各學校以外,也運用網路製作YouTube影片上傳,另外也可以製作Line貼圖互傳,以期達到更多宣傳效果。

而第一組成員分享後,講師請大家針對台上該組分享的,給予回饋與建議做雙向的交流。針對招生使用YouTube影片上傳部分,慈濟大學傳播系的吳柏翰給予回饋建議:以一般大眾使用網路的習慣而言,點閱率通常會以Facebook臉書優先於YouTube,建議可以於臉書網頁上插入影片檔的連結,順應大眾上網的習慣,也增加了點閱率,效果或許會更好。

第三組由吳柏翰代表針對「後續」的研討發表,他提議辦理對有意願參與者發給「救將志工證」除安排年度總演習外,需定期參與並回訓換證,達到能複習與熟練應用並學習各種救災技能。也對於場地部分,規劃模擬不同災難的情境場地來做訓練,比如Sacs疫情,可選擇醫院作為情境模擬場地。物的部分,希望邀請實業家來分享,透過付出的分享,讓學員們有更多的感動。吳柏翰的分享後,由黃淑菁及吳尚儒分別給予肯定與讚賞的回饋。

綜合大家的建議後,馮燕老師歸納出五個重點:A:臉書的經營。 B:災難場地情境模擬及年度總演習 。C:「救將志工證」。D:培訓。 E:外展與產學合作、培養救將領導。請同學們針對以上五點,思考自己願意在哪一個領域發揮專長,並投票精選出三項,推選三位召集人由吳柏翰持承擔臉書的經營、由謝佳伶承擔救將志工證的籌畫、由呂文恩志願承擔志工的培訓,並鼓勵學員們向三位召集人報名參加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一群有愛心的人,結合大家的專長背景,發揮適才適用力量,讓他們透過管道可以付出愛心,不分年齡去實現無限的可能。為期兩天的課程,於志工曹芹甄分享FUN大視野多項專案及活動邀約後,在感恩聲中為活動畫下圓滿,充滿信心的青年軍,繫上創意及新思維,讓美好的願景乘上愛的風箏一起飛揚。

圖左 :講師上官良治(左一)熱心輔導學員們在繪製圖資上所遇到的問題。[攝影者:施仲銘]
圖右 :來自於台灣開放街景社群的鄧東波(左一)及上官良治(中)黃裕翔(右一)一起承擔活動講師,熱心地帶學員們一起實地勘景並繪製地圖。[攝影者:陳文龍]

圖左 :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左一),期勉學員們做精進種子,將防災救災觀念傳承下去,並以行動實踐理想。[攝影者:陳文龍]
圖右 :第一組由學員鍾昌霈(右一)代表分享招生的願景,招生訊息除了可分享到各學校外,也可製作YouTube影片上傳,及製作Line貼圖互傳,以期達到更多宣傳效果。[攝影者:陳文龍]

圖左 :第三組由慈大傳播系的吳柏翰(右三)分享對於「後續」的方案,他提議辦理「救將志工證」除安排年度總演習外,需定期參與並回訓換證,達到能複習與熟練應用,並學習各種救災技能[攝影者:陳文龍]
圖右 :二天的活動在感恩聲中畫下圓滿,感恩所有護持的志工及熱情參與的學員,期望讓這份對社會的關愛,一直傳承下去[攝影者:陳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