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實業家人生哲學 福報業報勝現金

實業家人生哲學 福報業報勝現金

E-mail 列印
「這一世有三本存摺,第一本存摺,是銀行的現金,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另外兩本存摺是『福報與業報』,福報跟業報永遠跟著你。」這是合盈光電許玄岳董事長自己體悟出的人生哲學。

這一段分享,源自9月2日在臺中市 清水靜思堂一場「人間菩薩信願行」實業家的人文茶敘講座。同時也有來自高雄地區的三位實業家,潘機利、王獻聰、方漢武,前來分享如何走入慈濟人間菩薩道。

◎教富濟貧 開展富有心田

「開闢富有的心田,教富濟貧」是此次聯誼的宗旨。讓富有的人付出一份愛心 ,以身行的典範,啟心悟道,悲智相契,證悟圓滿的心靈饗宴,讓實業家的大願行,在證嚴上人的故鄉臺中清水,凝聚更大的向心力,並感受到清靜莊園又樸實的修行道場。

潘機利是成衣商場成功的實業家,在人生顛峰時期,夜夜笙歌,不慎結交壞朋友,因一念欲起入深淵,賠上了錢財也賠上家庭的和樂,後來因緣加入慈濟,親身投入救災,體會付出的那份歡喜心。

另一位則是在大學院校教授財務管理課程的王獻聰,他是留美企管的專才,小時候第一志願竟然是要做廟公,因為坐在廟裡就有錢收。但是,因緣際會踏入建築業並任職總經理,在忙綠之於見善佈施,加入慈濟後更積極投入,不但自己行善,還號召身邊的親朋友一起行善。

方漢武,則因幼時家貧而中斷求學,十三歲就拜師學藝,習得好手藝做麵包。其目的是為了賺錢,但與慈濟志工接觸後,聽到大家分享過去種種的改變,以及家庭的圓滿,他願以手工麵包跟大家結一份好緣,更積極地投入慈濟志業。

他們三位雖有著不一樣的生活背景、歷練、故事,但現在有共同的心念,是彼此鼓勵,腳踏實地利益人群,做自己的貴人,也做別人的貴人。

◎尋尋覓覓 慈濟是心靈歸依處

與會的合盈光電董事長許玄岳,在大學時期參加佛學社,但卻一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心靈寄託;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宗教,叫做「慈濟 」。

許董事長接著又說:「我自己有一個人生哲學,現在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累世的因緣,這一世有三本存摺,第一本存摺,是銀行的現金,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另外兩本存摺是『福報與業報』,福報跟業報永遠跟著你。」

他也希望讓自己的家庭成員能多參加慈濟活動,公司員工都有好的宗教信仰,在潛移默化中,多接觸慈濟,讓人生更美好。

◎付出無所求 拋磚引玉募善念

從事法官工作的卓春惠,職場上既繁且忙,唯一能放鬆時間,就是在家看大愛電視臺,看著看著就發願,希望有一天有因緣來做慈濟。想了十年的時間,從來也没有付諸行動。

只要心想「工作那麼忙,怎麼有時間來做慈濟呢?」此時,上人的法語彷彿就會在耳邊響起「行孝、行善不能等」、「有願就有力」、「來不及!來不及!」

就在十年後,卓春惠參加社區志工,正式進入慈濟,做得很快樂。志工邀約她參加實業家生活營,不假思索一口就答應了。去花蓮,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可以看到上人,憂的是當時正值慈濟風暴最烈的時候,不知何時才會平息?

經過三天三夜的生活營,讓卓春惠的心安定下來,堅信上人會帶大家走過這場風雨。果然從負面到現在,不管是國際或國內的災難現場,都可以看到慈濟志工在膚慰災民。她感覺現在的慈濟比以前更茁壯,因此很感恩!

法官生涯壓力大,卓春惠看到人生的貪、瞋、癡、慢、疑;但在慈濟不一樣,給人一種正面能量,法喜充滿,讓更多人願意在菩薩道上共行。

另一位龍井區的實業家陳美秀表示,有朋友問她「妳為何要捐慈濟榮董呢?」

身體健康?還是生意興隆?陳美秀認為「付出無所求」應是捐榮董的意義吧。因為早期曾經回去花蓮靜思精舍參訪,看到精舍的簡陋設備及上人親切的招呼,讓陳美秀銘記於心,多年後經濟有能力,她願意拋磚引玉,成就更多的人共襄盛舉。

茶敘最後,祈願在現今四大不調下,大家要好好珍惜這場三百餘人聚集,凝聚愛心、善念的福份,散播出去,讓大愛照亮世界。

圖左 :司儀靜琪師姊說:「開闢富有的心田,教富濟貧」是此次榮董聯誼的宗旨。[攝影者:林成章]
圖右 :方漢武(左四),願以手工麵包跟大家結一份好緣,把握因緣更積極投入慈濟志業。[攝影者:林成章]

圖左 :從事法官工作的卓春惠(持麥克風),職場上既繁且忙,她說:「在家收看大愛電視臺,能讓自己身心放鬆;在社區參與慈濟活動,做得很法喜快樂。」[攝影者:林成章]
圖右 :陳美秀(持麥克風者),早期回去花蓮精舍參訪,看到精舍設備簡陋,上人親切的招呼,銘記於心,多年後經濟有能力,願意拋磚引玉,成就更多的人共襄盛舉。[攝影者:林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