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百年「醫」遇 逆轉苦境

百年「醫」遇 逆轉苦境

E-mail 列印
「有時候醫療不只是醫療,它是一個生命的振作歷程、是一個重生的歷程、也是一段難能可貴的情誼。」幽默、妙語如珠的大愛電視臺主播陳竹琪,在2017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的第三天,10月4日,向自二十個國家回來 參加人醫年會的學員,分享「百年『醫』遇 逆轉苦境」。她從新聞的角度,分享許多病苦因為受到醫療照護,終能脫離苦難,得到重生,醫病之情在人我之間形成一幅人間美畫。

「請問妳是大愛臺的陳竹琪師姊本人嗎?」陳竹琪師姊開場就分享剛在路上遇到一位師兄問她的問題,然後接著問:「怎麼本人看起來這麼小隻?」機智的陳竹琪馬上回應:「夠用就好!」陳竹琪一上臺,就幽默地反應讓全場學員哄堂大笑,掌聲不斷。

◎ 百年「醫」遇 「琪」妙人生

「醫生的一雙巧手只需一點點時間就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曾有一位大陸人醫會的醫生跟陳竹琪分享:「從來沒想到我只是用喝了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解決了病人的白內障,讓他的人生從此能大放光明!這位白內障的患者說,我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想好好看看我的妻子,因為他已經照顧了我一輩子,因為我的白內障在我的眼前矇住了一層紗,我都不曾好好的看過我的妻子。」這是一段多麼溫馨的醫病對話。

「從小到大我最崇拜的職業就是醫生!」陳竹琪一一道來他的人生也是醫生的一雙巧手改變的。因為一歲時發生意外,當時住在苗栗鄉下的媽媽,及外婆將陳竹琪送到鎮上唯一的一間七十多歲的醫師所開的診所,才搶回她的一條命。「我十分感恩這位老醫生,也十分感恩在我們的鄉下至少還有這樣一間診所,可以在我們每一個病人最無助的時候,能夠幫助我們,帶給我們生命的希望。」

陳竹琪繼續說:「在臺灣,記者的身分並不是怎麼高。很多人會覺得現在臺灣媒體實在太亂了,有些父母甚至跟他的孩子說:『你現在不認真讀書,以後長大就會做記者!』」大家對她的幽默,再次拍掌叫絕。

「還好,因為我在大愛臺服務,所以我的地位不低落,我的價值也非常好。因為,我知道我所播出的每一則新聞、每一個故事,只要他能夠影響到電視機前的任何一個人,不論天涯海角,也許你在非洲、在歐洲、你在美洲、你在亞洲,當我們在臺灣播報新聞的時候,都可以零時差的收看到跟我一樣感動的故事。」陳竹琪告訴自己,也許做不成醫師,但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電視機前,可能哪一天,有一個人的生命或他的心因此被拯救了,也是在做一件救人的事業。

◎ 沒有被遺忘的祝福

陳竹琪今天特別跟大家分享平常在大愛電視臺製作新聞的時候,所看到的一些動人的故事。現場學員來自二十個國家,也十分期待他們的故事是否會搬上大螢幕?陳竹琪從最近看到的一則慈濟團隊去幫植物人洗牙的新聞說起,最讓她感動的就是有位醫生,在看診之前竟然先為這個病患唱了一首歌,因為每次唱這首歌,這個病患就會放鬆一點心情,對於洗牙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

還有,一位臺北嚴重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長年只能坐在椅子上無法下樓就醫,打了無數電話,沒有一個醫院願意幫他治療,在求助衛福部後轉介到慈濟來,臺北的慈濟志工到府關懷後接手協助就醫,短短三層樓一般人走幾秒鐘就到了,這位患者卻需用起重機,一共走了三天。當病人走不出來的時候,醫生走進去,這就是人醫會的精神和使命。重機吊起的幸福,在過程中蘊藏著無數的心酸與淚水,經過治療後,病患已經能生活自理,並靠助行器行走,恢復他原本的生活品質,還有一家人的歡笑。

在臺灣跟香港,人醫也做街友關懷,但是在臺灣的街友卻有著很特別的禮遇,像臺中慈濟醫院的簡守信院長,都會在每年12月31日,當大家正準備跨年倒數的歡樂時刻,他會帶著醫療團隊,帶著毛毯、毛巾或圍巾,在黑夜裡寒風中走上街頭為街友送暖。

還有一位日本籍街友,在日本遇到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於是他買了一張單程機票來到臺灣。花光他所有的生活費變成街友後,因語言不通又餓太久,忍不住跑去超商偷了一個麵包而被送到南投草屯移民署收容所。在一次義診因緣,洪啟芬醫師探望他,幫他看診、治療,讓他恢復健康,並協助他回到日本的家。

這位日本朋友從來不敢相信,當他在最落魄潦倒無助窮困的時刻,會遇到一個人、一個團隊願意幫助他回到日本,可以重新振作起來。他回去後開始打工,還把打工後的第一筆錢捐給慈濟日本分會,並寄回一張收據給洪啟芬醫師。

她說:「所以有時候醫療不只是醫療,它是一個生命的振作歷程、是一個重生的歷程、也是一段難能可貴的情誼。」

每個城市都有醫療的暗角,陳竹琪特別提到,除了洪醫師,還有許多像臺中紀邦杰醫師七年從不間斷的在幫街友義診,為他們街友解除病苦,讓流浪在路上的街友,有被愛的感覺。

◎戰火貽害孩童何辜 難民心酸萬卷難書

生老病苦的問題,並不分國籍或膚色或種族。許多國家不像臺灣有完善的健保制度,倘若生病了,必須自己支付高昂的醫療費。像在柬埔寨,藥局一條街、緬甸的雜貨店藥局、人滿為患的越南醫院等,因此而產生。「生病沒有錢看醫生,只好買成藥治療或等著病情惡化。也因吃太多的成藥,吃到體內都已有抗藥性。」陳竹琪說,還好慈濟義診走到這些需要的角絡,志工協助長年受苦的特殊症狀患者,轉診跨海來臺得到重生。「看到家人的感動,是慈濟人最好的回愧與報酬。」

陳竹琪再以受到戰火貽害的敘利亞為例,無辜的孩童還在生產過程中就受到波及,小小Baby的腳因而斷成八節。這個無奈的Baby叫作芮塔,是跟著父母逃到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當慈濟志工陳秋華發現他時已經三歲,因為骨折,不管任何時刻芮塔都在哭。志工請醫師協助治療芮塔,幫他打鋼釘矯正、照顧他、並協助他復健。從遇見他不會走路在地上爬,到現在芮塔五歲了,能跑能跳也會笑、黏著志工撒驕,這是一個很大生命歷程的轉變。

還有在土耳其,一個小女孩叫薩哈瑪,一出生就與眾不同,手腳的指頭有幾根是黏在一起,有的只有兩根、有的有四根,有的是好幾個連在一起。媽媽十八歲生他後,就抱著他到處借錢求醫,輾轉找到德國去,親戚告訴他去找慈濟,因而找到在土耳其伊斯坦堡,2016年剛啟用的慈濟義診中心。敘利亞籍的穆罕默德醫師,說著同樣的語言,讓媽媽感受到家的氣氛,安住讓薩哈瑪受到良好的治療,現在薩哈瑪已能自行行走。

還有位於世界中心的泰國,是難民的轉運站。難民們寧願生病也不願就醫,不忍眾生受苦的慈濟志工為了幫難民義診,跟警察打商量,請他們在義診日好好休息,以免難民擔心不敢就醫。學員聽她分享,慈濟的慈悲醫療,讓在戰火中的難民,得到生心靈的療癒,感動得流下淚水。「慈濟就是用這樣的精神感動了警察及附近醫生,也在休假時來幫忙。因為慈濟,每月一次義診就是難民的救命丹。」

◎慈濟大愛行 用時間換成果

慈濟1972年,在花蓮市仁愛街二十八號成立「慈濟功德會附設貧民施醫義診所」,為慈濟醫療志業之肇始,迄今已悠悠四十五載。陳竹琪說:「慈濟第一批人醫是來自省立花蓮醫院的醫師,每個禮拜看診二次,連續看了十五年不間斷。這第一批的省立花蓮醫院的醫護人員,是我們最早的人醫會。」走過四十五個年頭,醫療初衷不曾改變,服務的對象不斷不斷擴大。

慈濟在全球超過五十個國家舉辦義診,總共舉辦一萬三千九百四十場,動員醫護人員二十六萬七千人,四十八萬人次。陳竹琪提醒學員,「慈濟用時間的長河與堅毅的精神,我們是不是該給自己一個掌聲?」

聽到陳竹琪提到的義診案例,來自湖南長沙醫院擔任乳腺科醫師的田應翠,感動的眼淚總是止不住。她說:「在世界上,人與人之間因家庭環境及生活環境背景的不同,肯定沒有完全的平等,人生的軌跡及命運就不相同,一定有強弱之分。這時富足的人肯定要幫助貧困的人,是天職也是人性,是應備的基本素養。」

從埃及到馬來西亞短期進修公共醫學的ABDALLA ISMAIL醫師,在今年三月參加馬來西亞的人醫年會後,又主動跟著馬來西亞團隊來臺灣參加人醫年會。在課堂當中,看到許多義診的影片,熱淚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轉。她說:「身為醫務人員更需要積極參與。這比一般物質的提升更有價值,這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陳竹琪鼓勵大家用手機拍下大愛臺「大愛行」的網址,慈濟的影片、新聞報導,尤其是上人志工早會的勉勵與叮嚀,都可以運用便利的手機在大愛的網站「大愛行」快速的取得,運用科技讓上人的法常伴自己,更堅定的行在菩薩道上。

圖左 :「從小到大我最崇拜的職業就是醫生!」陳竹琪一一道來他的人生也是醫生的一雙巧手改變的。[攝影者:陳正忠]
圖右 :陳竹琪鼓勵大家用手機拍下大愛臺「大愛行」的網址,因為慈濟的影片、新聞報導,尤其是上人志工早會的勉勵與叮嚀,都可以運用便利的手機在大愛的網站「大愛行」快速的取得。[攝影者:陳正忠]

圖左 :從埃及到馬來西亞短期進修公共醫學的ABDALLA ISMAIL醫師,課中看著慈濟義診的影片也忍不住熱淚在眼眶中打轉。[攝影者:陳正忠]
圖右 :來自湖南長沙醫院擔任乳腺科醫師的田應翠,當課中每看到陳竹琪師姊播出義診案例,感動的眼淚總是止不住。[攝影者:陳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