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醫療有溫度 以病為師人醫典範

醫療有溫度 以病為師人醫典範

E-mail 列印
什麼是有溫度的醫療?除了在診間、手術室和病房搶救生命外,醫療團隊還能為病患做些甚麼呢?目前,社會人心不定,醫療糾紛時有所聞。為什麼病患和醫療團隊會相互感恩?

且看臺灣慈濟的人醫義診團隊,如何利用假日 ,深入偏鄉陋巷,為病而苦、因病而貧解除苦難,走向有希望的春天。

◎八年僵直脊髓炎 人醫除病苦

10月5日,大愛臺「行動醫療」製作人劉又榕、謝金容與花蓮慈濟醫院李毅醫師、玉里慈濟醫院林靜雯護理師,向2017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的學員分享「行動醫療人醫剪影」。

家住竹南的黃國松因罹患極嚴重的僵直性脊髓炎,八年來只能坐著睡覺,生活起居也都在椅子上進行。從三樓下到一樓,對正常人來說,只需幾分鐘的時間。但對黃國松來說,有如千里路竟然需要花三天的時間,才能下樓去醫院看診。有了那艱苦跋涉的痛苦經驗,黃國松每天只能看著天花板,足不出戶,從此封閉了自己。

打過了無數的求助電話,透過里長、警察的提報,皆是愛莫能助的無情回覆。輾轉的被轉介到臺北慈濟醫院,經由髖關節和脊髓手術。手術後,黃國松可以躺下睡覺和靠著助行器站立、行走,結束了生不如死的痛苦經歷。

醫療團隊懷著痛苦的人走不出來,就讓幸福的人走進去。醫療有了溫度,有了視病如親和以病為師的微妙關係,幫助痛苦走不出來的人勇敢、有信心地走出來。時常病人的一小步,是給醫療團隊很大的鼓舞。當然,這就病患和醫療團隊是相互感恩的美麗畫面。

◎退而不休的人醫典範

一生為故鄉岡山奉獻專業,服務偏鄉的李森佳老醫師,六十五歲從自家診所退休後,退而不休來到了花蓮玉里慈濟醫院,為偏鄉弱勢族群醫療往診服務。七年來往診總計二千多次,服務病友一萬三千多人,山路蜿蜒一萬八千多公里,行醫步伐足以繞臺灣16.2圈。

人稱「阿公醫師」的李森佳醫師,在2011年被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阿公醫師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沒間斷地繼續他的行醫之路。2016年癌細胞轉移至腦部,讓八十歲的阿公醫師,行動更緩慢,而無法繼續往診。不過,他卻還有個心願,那就是最後一次往診,要和所有病人見最後一面…

當醫生的,就只會做醫生,其他非醫學專業的就都不會。因此,只要病患不嫌棄,需要上山或下海,李森佳醫師總會去。李森佳醫師一生行醫,足跡遍布,即使病魔纏身,仍不願停下行醫救人的腳步,發願要做到不能呼吸為止。當無常來臨時,還要把身體捐出去做大體老師。這樣偉大的情操,堪稱人醫典範。

醫生一般都是將病患的病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形等,登記在病歷上面。以往電腦資訊不普及的時代,都是用手寫的。等到資訊發達後,大都改用電腦來登錄。阿公醫師李森佳也不例外,不過,用心的李醫師又特別準備一本筆記本,詳細為病患做病例以外的記載與備忘。筆記本裡是李醫師的親筆字跡,密密碼碼的記載,盡是李醫師對病患的愛與關懷。

玉里慈濟醫院林靜雯護理長,藉由人醫會年會上台分享李森佳醫師的人醫典範。當李醫師要去和病人說再見,最後一次往診時,與會各國的人醫會成員和在場聆聽分享的工作人員等,無不紅了眼眶。一本斑駁的筆記手冊,是最有溫度、最有生命、最溫馨的足跡。當林靜雯護理長將李醫師對病患的長情大愛手冊,交還給阿公醫師太太李呂鶴收藏時,在場所有學員們,紛紛起立致敬。斯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2500年的誓約,里長、警察為黃國松提點,唯一的救星是慈濟,是「儒學」仁愛。
2500年的誓約,李森佳醫師人醫路愛相隨,是「佛學」悲憫與「醫學」慈心的溫馨醫病情。

圖左 :由左至右分別為花蓮慈濟醫院李毅醫師、大愛臺行動醫療製作人劉又榕、謝金容與玉里醫院林靜雯護理長,與2017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的學員分享行動醫療人醫剪影。[攝影者:歐明達]
圖右 :參加2017年TIMA的學員認真聆聽,臺灣慈濟的人醫義診團隊,如何利用假日,深入偏鄉陋巷,為病而苦、因病而貧解除苦難,走向有希望的春天。[攝影者:歐明達]

圖左 :學員們敬佩李森佳醫師的人醫典範,起立向李森佳醫師致敬。[攝影者:楊文道]
圖右 :當李森佳醫師癌細胞轉移至腦部,行動更緩慢而無法繼續往診。但他卻還有個心願,要做最後一次往診,和所有病人見最後一面。讓各國的人醫會在場聆聽分享的學員及工作人員無不紅了眼眶,紛紛落淚。[攝影者:楊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