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巡禮收穫豐 志心更堅定

巡禮收穫豐 志心更堅定

E-mail 列印
9月10日一早,亮麗陽光,從枝葉間灑落,仰望宏偉莊嚴的靜思堂,有清澄的藍天為背景,綴著潔白的雲朵,令人忍不住佇足凝視那份與世無爭的靜寂之美。尋根學員進到同心圓餐廳,迎人的是陣陣撲鼻的早餐香味,一天的開 始,即有著滿滿的幸福感。

◎無語良師 育就慈悲大醫王

志工早會聆聽德慶師父分享上人不畏艱辛,恆持一念心蓋醫院,獲頒華夏一級獎章的事蹟;以及前花蓮院長曾文賓賢伉儷,在年近七旬時,仍不畏疫區,深入外蒙古提供醫療援助的動人故事。

「名醫易得,良醫難求。」德慶師父也分享上人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醫學教育理念。「醫生除了醫術,更要有慈悲心」。上人認為,慈悲心應從教育慢慢培養,所以成立醫學院,以慈悲喜捨培育未來的大醫王。

「慈濟大學全球首創大體模擬手術教學,大體老師都是自願捐贈……」德慶師父也說到在模擬手術前,學生須拜訪大體老師的家人,以進一步了解老師的生平與信念,並體會家屬的內心感受,因此慈濟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更有耐心與愛心。

「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啟動一個善念,就能引來許許多多人共同行善。」德慶師父提及,上人的一個心念,讓愛心不只拓展到整個臺灣,至今慈濟的善種子已廣撒於海外五十餘國,足跡已遍及全球九十幾個國家。

曾國藩副校長也分享「大體老師」的理念與人文,搭配圖片與影片的解說,讓大家能進一步了解大體老師捐出己身的悲心與從容,而學生對大體老師的恭敬,及家屬重見家人容顏時的悸動,在在令人感動莫名。

對於慈濟大學的人文教育,英國牛津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曾說:「西式的醫學由西方東傳,而人文化的醫學教育,則從東方興起再回傳至西方。」。華爾街日報的普立茲獎記者,也曾於2009年來參加慈濟大學的課程,並報導慈濟大學的做法,值得介紹給西方教育工作者。曾國藩的分享,令人敬佩證嚴上人的前瞻性教育理念。

◎四大八步 踏實且深刻

走入展覽館,經由志工導覽與詳細解說,從每天捐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到善的足跡遍及世界九十餘國,每張海報、每段影片,及現場的情境呈現,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五十多年來的足跡歷歷在目。

靜思堂的大銅門上刻畫著證嚴上人與佛的因緣及慈濟成立的軌跡,令人心生景仰。巡禮法華坡道,看著慈濟一步一腳印,深印於世界各個走過的角落,也帶出了無數的菩提種子。

尤其是非洲地區的黑菩薩,他們被上人暱稱為黑珍珠,樂觀且充滿愛心的她們不畏己貧,仍用心地為貧病者付出,不怕路途遙遠崎嶇難行,堅定的心念,令人感動佩服,難怪上人總是說最愛他們。

◎因緣巧妙 驚喜見故人

過午再度搭上列車,換上的是依依不捨之情,還有滿滿的感動與收穫。回程與去程的感覺是不一樣了,車上好熱鬧,充滿了歡樂的笑聲與彼此分享的交談聲。

「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他,他是以前在九二一地震博物館上班的同事,失去聯絡已經六年,我都已經不認得他了,沒想到他竟然認出我來。」對於被上台分享的老同事從台上直奔下來握住她的手,林梅淑覺得因緣不可思議,尤其是這位師兄是在候補名單中,在出發前一天才拿到這張車票的。

「以前我這位朋友很喜歡我跟他分享慈濟事,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對我印象特別深刻吧!」笑容可掬的林梅淑是福田志工,她的四個姊姊也分別是慈濟委員與社區志工,對慈濟志業都非常護持。

◎先生參與 期盼度入門

「我師兄從今年農曆年開始就常常跟我唸要去花蓮慈濟,結果前一陣子正好師姊邀約慈濟列車,我們就一起來了。」曾招治師姊是福田志工,臉上總是帶著溫婉的笑容,她一直很希望能將先生周進興度進慈濟,讓他改掉喝酒與愛談論政治的毛病。

「之前我婆婆身體不好,所以我辭掉工作專心在家裡照顧她,當時我二兒子周明輝就跟我說,他要幫我做來補,所以他就去培訓慈誠,他一直都有在載環保回收。」曾招治說到他的兩個兒子都很乖,如果先生也能進慈濟,那一切就圓滿了。

「上人的眼光看得很遠,很偉大。」曾招治的先生周進興說著內心的感想,他也覺得慈濟志工很有團隊精神,互動很好,他成為慈濟會員已有二、三十年,這是是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活動。曾招治表示希望先生此行能夠產生「剝皮」效果。

「這次到精舍,讓我更了解慈濟在做的事,站在門外聽別人說,會產生誤解,現在更了解了,我就能跟朋友分享。」賴燕鈴慶幸能參加此旅,堅定了自己對慈濟的信心。

「看到師父們這麼辛苦,覺得我應該要改變自己。」賴燕鈴的先生陳錦章從精舍師父身上看到刻苦克儉的精神,讓他非常感動。

◎不分年齡 感動皆入心

「師父他們很辛苦的把精舍一點一滴建立起來,菜是自己種而且沒有灑農藥,香積飯也是師父他們自己做的。」汪榆翎與劉穎澄此行對精舍師父的辛苦,有著深深的體會,她們都是在志工劉家溶的邀約下參與此次慈濟列車,一路上兩人都是帶著歡喜心參與,沒有一點不耐煩,果真如家溶師姊所說的,都是很乖很懂事的孩子。

成員中年紀最大的簡碧綢說:「我已經八十二歲了,甚麼都不會做啦!只會做環保顧地球,我早就很希望有一天能到花蓮的慈濟,真的讓我盼望到了,覺得這次來實在很有價值,了解師父也了解慈濟,回去要更努力做環保。」她的年紀雖然大,兩天都跟得很緊沒有脫隊,真的很不簡單。

◎受教無語良師 發心捐大體

「捐大體,要在我們能作主的時候作決定。」志工劉珆均分享她已經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原本晚輩們都無法接受,但在她的堅持下,他們終於都簽名支持了,因此她鼓勵大家要把握因緣,即時做決定。

「這次來兩天我也哭了兩天,第一天是因為慈師父講到上人早期是多麼辛苦,讓我聯想到我自己小時候,每天要做十幾樣工作…。」平常總是不好意思在大眾面前分享的志工賴春花,此時噙著淚說著自己的童年。

「那時看到觀音畫像上面寫著因緣果報,我就想到自己應該是因為上輩子沒做好,才會跟父母沒有結好緣,才會這麼苦。」賴春花在國小四年級就知道因緣果報,也提到當時有人到她家勸募,她慷慨拿出自己辛勤打工賺得的二百元,卻被母親責罵阻止的過往,當時募款者不敢收她的善款,只叮嚀她將來如有能力,不要忘了幫助別人。也因此種下她後來加入慈濟的因緣。

「大體捐贈同意書我已拿了一年多都還沒簽,因為我一直在想我有沒有辦法做到,現在我決定今天回去要叫我兒子馬上簽。」擦乾眼淚,賴春花下定決心將來也要當大體老師。

「我就是有一個願,想捐大體,但我的兒子女兒都不簽名,我覺得很難過。」志工黃季諄說著說著就潸然淚下,對於子女不支持她將來捐大體,一直覺得很遺憾。

「希望她的好願在我們全車菩薩的祝福之下能成就,她的子女沒進慈濟,所以不了解,但我們大家仍祝福她。」蔡崇淳帶領大家,送給黃季諄最深的祝福。

「我覺得家屬有辦法把父親的大體奉獻出來,真的很難得。」何金蓮看到「大體老師」這堂課的分享,感動到哭得唏哩嘩啦。「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一定會認真做慈濟。」此行讓她行善的心更堅定了。

◎感動滿行囊 菩薩行堅定

「十幾年前搭慈濟列車時,和師姊們不是很熟,這次覺得很親切,大家都把慈濟面霜抹上了,看起來很慈祥,感覺法喜充滿。」陳秋雪除了感恩志工們這兩天的陪伴,對上人的慈悲,與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也有著無限感動。

幾乎人人都有著同樣的感動與感恩,此行讓大家的心更凝聚,行善的心更堅定,,這條寬廣而長遠的菩提道,將引入更多善種子,以善引善生生不息。

圖左 :9月10日一早,亮麗陽光,從枝葉間灑落,仰望宏偉莊嚴的靜思堂,有清澄的藍天為背景,綴著潔白的雲朵,令人忍不住佇足凝視那份與世無爭的靜寂之美。[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志工早會學員聆聽德慶師父分享上人不畏艱辛,恆持一念心蓋醫院,獲頒華夏一級獎章的事蹟;以及前花蓮院長曾文賓賢伉儷,在年近七旬時,仍不畏疫區,深入外蒙古提供醫療援助的動人故事。[攝影者:林炎癸]

圖左 :曾國藩副校長也分享「大體老師」的理念與人文,搭配圖片與影片的解說,人人專注聆聽,感動莫名。[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靜思堂的大銅門上刻畫著證嚴上人與佛的因緣及慈濟成立的軌跡,令人心生景仰。[攝影者:林玉燕]

圖左 :對於被上台分享的老同事從台上直奔下來握住她的手,林梅淑(左)覺得因緣不可思議。[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曾招治說到他的兩個兒子都很乖,二兒子周明輝是慈誠,一直都有在載環保回收如果先生也能進慈濟,那一切就圓滿了。[攝影者:林炎癸]

圖左 :「看到師父們這麼辛苦,覺得我應該要改變自己。」陳錦章從精舍師父身上看到刻苦克儉的精神,讓他非常感動[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師父他們很辛苦的把精舍一點一滴建立起來,菜是自己種而且沒有灑農藥,香積飯也是師父他們自己做的。」汪榆翎(左)與劉穎澄(右)此行對精舍師父的辛苦,有著深深的體會。[攝影者:林炎癸]
圖左 :「大體捐贈同意書我已拿了一年多都還沒簽,因為我一直在想我有沒有辦法做到,現在我決定今天回去要叫我兒子馬上簽。」擦乾眼淚,賴春花下定決心將來也要當大體老師。[攝影者:林炎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