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新芽獎學金 為夢想鋪一條路

新芽獎學金 為夢想鋪一條路

E-mail 列印
「大鵬鳥展翅高飛,需要風的助力,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風雨中拉一把,慈濟人做到了,今天的嫩芽,是明天的大樹,希望受幫助的學子,有一天能回饋社會對你們的愛。」臺中市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親臨現場,鼓勵一千二 百八十四位新芽獎學金得主。

2017年慈濟中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10月21日在臺中分會舉行,設有「全勤獎」、「孝悌獎」、「學習領域獎」、「進步獎」、「特殊表現獎」五個獎項,每一個獎項都蘊含滿滿的祝福。

每一位得獎的孩子,成長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獎學金的設立是給慈濟照顧戶與居家關懷戶,勇於面對困境力爭上游的孩子一分實質的鼓勵,期盼他們能在艱困的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態度,建立自信面對未來。


◎有愛相伴 連得七年新芽獎

靜思堂三樓同時進行一場「新芽獎學金記者會」,來自國內十四家包含平面、電子、廣播的媒體記者,正聽著就讀清華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宋小嫻(化名)分享:「因景氣不好的關係,父親遭拖欠工程款,又於2010年中風,家庭經濟陷入困頓。但我很幸福,因為這個過程中,遇到每一位社工、老師以及長輩,給了我很多的關懷與照顧。」

因為有陪伴,宋小嫻樂觀開朗的面對突遭變故的家,「從小因為家境不好,看到媽媽的辛苦,也知道沒有錢就會看人家的臉色,身為長姊的我告訴自己要很努力很努力,拿個好成績去爭取更多的獎學金,減輕媽媽的負擔。」宋小嫻淚珠在泛紅的眼眶打轉著。已拿到生物科教師證,決定選擇教職的她,因為自己經歷過,相信更能以同理心幫助弱勢家庭的孩子 。


關懷的志工讚歎宋家的孩子說:「小嫻新芽獎學金共得獎七次,大妹領六次,二妹七次,三妹一樣驚人領七次,都是成績優異、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志工進一步說明獎學金申請方式,是由訪視志工推薦個案中優秀學子提出申請,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專(大學及研究所)都可以申請,大專組可以領到一萬二千元的獎學金。

蘋果日報記者曾雪蒨認為慈濟用教育脫貧的概念很好,她十分認同地說:「新芽獎學金的頒發,能鼓勵孩子向上,在他們求學的過程中,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讓孩子可以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

在了解獎學金分有五個獎項時,亞太新聞網中部特派員孔亮云表示:「社會一般的獎學金會以學習績優、特殊表現為主,而慈濟給的獎項是全面性的,還包含孝悌、進步與全勤,針對孩子的亮點去鼓勵,對弱勢家庭來說更是全方位的照顧。」

◎新芽頒獎 發現愛的故事

「大家好!身旁這位美麗的女士是我的媽媽,她勇敢堅強,獨自一個人把我和弟弟撫養長大。」就讀開南大學三年級的林大益牽著媽媽的手上臺分享,因為媽媽胡女士是菲律賓人,中文溝通能力較差,與人互動時有障礙,在工作上遭遇困難時,會找兒子聊天、訴苦、林大益就成了她心靈的支柱。

去年胡女士因為長期工作辛勞,造成頸椎受傷開刀,慈濟適時介入關懷這個家庭。善良的胡女士第一次領到慈濟濟助金時,不解地問:「慈濟怎麼這麼好?我跟同鄉借錢都要算利息。」

胡女士經休養後,身體雖不如前,但為了家計,在冷凍食品工廠上班。有一天她跟志工說:「現在我有工作,不用金錢濟助,把錢拿去幫助更需要的人。」之前菲律賓風災,受創嚴重,她跟同鄉募款,將錢匯回菲律賓,幫助家鄉的人。今天胡女士帶著平日一點一滴投入善念的竹筒回娘家,投入功德海,施與受間彼此激盪出更多的愛。

「感恩慈濟的幫忙,師伯、師姑溫暖的鼓勵,我會更加努力完成學業,學習慈濟助人的精神,做個手心向下的人。」林大益感恩的說,轉身將獎學金交給媽媽,給媽媽一個溫暖的大擁抱。

◎赤子心 兄弟情

獲得新芽學習領域學獎的翁小浩(化名),現就讀臺中市軍功國小四年級,爸爸從事搬運工作,媽媽謝女士為大陸籍配偶,平日除了照顧小浩的哥哥外,晚上也會到食品工廠從事鐘點工作。

翁小浩的哥哥罹患腦性麻痺,生活都需要人照顧,小浩不想讓媽媽太辛苦,平時會主動幫忙家事,每天早上都不忘提醒媽媽,務必等他下課回來,再一起幫哥哥洗澡,無法言語的哥哥,總是喜歡依偎在他身邊,跟翁小浩玩,甚至枕著他的手臂睡覺,小浩從未對哥哥發過脾氣。

媽媽謝女士說:「小浩下課回到家,總怕我太累、太辛苦,幫忙洗碗、拖地很貼心,生活再苦,有小浩陪伴,也很值得;我們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每個月都要煩惱下個月的錢在哪裡?哥哥又缺乏輔助器材,到底要怎麼辦?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幸好有慈濟的幫忙,真的很感謝。」關懷志工汪宗斌提:「小浩,不會因為哥哥生病不能言語,對他輕視,反而更愛哥哥,品德跟智育都非常優秀。」

◎舞台背後 愛的故事

<為你打拼><你是我的花朵>一曲曲薩克斯風樂音飄揚在靜思堂,音色散發著難以形容的魅力,帥勁的詹大翔(化名)宛如巨星般演奏。

詹大翔的父親,是餐廳駐唱的歌手,十年前,一場車禍奪去了詹父的健康,導致上半身癱瘓,復健後,雖恢復行走能力,但右手因神經斷裂而有萎縮狀況,詹母成為家中經濟支柱,但收入有限,生活負擔沉重。

對一個喜歡唱歌跟表演的詹父,一段長的時間被侷限在家,能做的就是唱歌、聽歌。陪伴在旁的稚子詹大翔跟著爸爸一起唱、一起聽,也聽著爸爸的夢;小小年紀的他,為了圓爸爸的夢而努力練唱,希望有一天嶄露頭角,讓爸爸驕傲。

「雖然很小就出來工作,但我不認為辛苦,生活中有師姑師伯到家關懷,感覺很溫馨,我覺得最苦的日子已經過了。」現就讀青年高中影視科二年級的詹大翔,在國小二年級開始站上舞臺唱歌,國中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周末假日常在各個場合演出,不但能貼補家用,也能一展長才,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場的演出。

得獎學子人品典範,身上散發的活力,展現對生命的珍惜,真情流露表白,讓現場感動滿滿。他們面對困頓時所展現的韌性,如「新芽」般向上、向善的成長茁壯,讓大家看見生命的曙光。

◎愛 打開一扇窗

臺上快節奏的熱舞,一個個連續翻滾,吸引著全場目光。他們是粘小源(化名)、粘小豪(化名)兄弟,從小由爺爺帶大,前幾年爺爺生病往生,將兩兄弟託付給叔公代為照顧。因為隔代教養不易,他們的叔公、嬸婆求助慈濟基金會幫忙,兩兄弟有志工陪伴,在慈濟親子成長班上課。

「以前我跟弟弟意見不合時,會動手打他,現在不會了,這幾年,在親子班學習到禮儀、規矩、孝順;還有長輩撫養我們很辛苦,我要幫忙做家事。」小豪若有所思地邊想邊回答著。

就讀長庚大學醫學系的林大廷(化名)與中醫系的弟弟林大瑞(化名)同在受獎行列,林大廷說:「去年慈濟開始關懷我們家,也因為師姑師伯的引導,我跟弟弟都加入骨髓捐贈驗血活動,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對我們的濟助。」

愛,打開一扇窗,讓陽光灑進陷入困頓的家庭,每一個孩子就是一顆種子,好好照顧,也能成就無量優質果實。

社工侯鳳君提:「致贈學子的結緣品,係請愛盲基金會製作的多功能置物小木盒,滿載著愛和希望,使用的同時,慈濟的愛心也將伴隨所有的視障朋友向前走,為他們的生命燃起火花。」

「學子上臺領獎,受到臺下觀眾席上貴賓、家人、志工鼓掌的那一刻,會在他們心中留下一輩子的印象;而家長除了觀禮的喜悅,也藉由小孩子的力量,提醒自己要重視教育,做一個成功的長輩,好好努力工作。」侯鳳君語重心長的提到新芽獎金公開頒獎的目的,並希望一同來觀禮的學校老師、校長了解慈濟在做什麼,回到校園多增一份關懷弱勢學子的心。

崇德國中校長羅聰賢:「成績好的孩子有很多機會,可以受到鼓勵,而邊緣的孩子是不容易得到,感謝慈濟募集這麼多資源,多年來對弱勢孩子的照顧,找孩子的優點作為鼓勵,讓他們知道有這麼多人關心他們,祝福他們。」

「一早進來慈濟,師兄師姊對學子、對來賓的招呼陪伴,整個會場充滿著感動,有家的感覺;其實需要幫助的家庭、學子受到大家的愛與祝福,就像貧瘠大地有陽光、雨水的滋潤,他們知道人間是有愛的,相信這群孩子受到關懷後,將來會成為成手心向下的人,把愛散播出去。」樹義國小張聖宗校長分享他的感動。

從臺灣到海外,一份新芽獎學金,代表慈濟人對學子無限的愛與祝福,期待新芽茁壯成大樹,回饋社會,也期盼更多有心人一起加入這股大愛的力量。

圖左 :「新芽獎學金記者會」,來自國內十四家包含平面、電子、廣播的媒體記者,聆聽獲獎學子故事,教育電台記者常罡(站立),禁不住豎起大拇指表示讚嘆。亞太新聞網中部特派員孔亮云(左三)肯定慈濟針對孩子的亮點去鼓勵,對弱勢家庭來說更是全方位的照顧。[攝影者:葉玉敏]
圖右 :臺中市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左前一)鼓勵新芽領獎學子。他說:「今天的嫩芽,是明天的大樹,受濟助的學子,希望有一天能回饋社會對你們的幫助。」[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2017年慈濟中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志工細心地核對每一筆資料,務必做到上臺每一個學子能親領自己的獎狀與禮金。[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2017年慈濟基金會中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10月21日於臺中分會舉行,來自十九個和氣區一千兩百八十四位學子,在家長及長期關懷志工陪伴下到場領獎。[攝影者:簡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