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習得一技之長 走出一片天

習得一技之長 走出一片天

E-mail 列印
摘要:來自越南社區志工卞柔勻在三重志業園區,開設「製作蒟蒻果凍班」,11月18日與果凍班學員製作六百個蒟蒻果凍,要與海外學員結緣。

社區志工卞柔勻來自越南, 2002年華航空難,看到藍天白雲身影,因 為好奇而接觸慈濟;進而參加社區志工課、人文飄香課程,發揮專長在三重志業園區,開設「製作蒟蒻果凍班」。卞柔勻很有愛心,經常製作點心果凍,送給育幼院的孩子品嚐;也不吝分享製作果凍的技術,讓許多新住民和弱勢婦女習得一技之長。 今日柔勻與果凍班學員製作六百個蒟蒻果凍,要與海外學員結緣。

◎蒟蒻果凍 立體之美

走入卞柔勻的家,桌面上放置一杯杯的蒟蒻果凍半成品,來自三重園區「蒟蒻果凍班」的九位學員, 忙著製作果凍。

五顏六色的花朵來自天然食材,紅色用紅麴或火龍果,黃色是薑黃或山枝子(黃金果),紫色是越南紫菜或臺灣紅菜,白色是椰奶,綠色是麻芛粉或抹茶粉,卞柔勻研發波菜和香蘭葉打汁沈澱之後的綠色,做出來的綠葉更好看。柔勻說:「自己看了賞心悅目,也希望帶給海外學員心裡很舒服和快樂。」

「好漂亮,果凍裡像放入一朵真的花朵!」一個個立體造型,繽紛色彩果凍完成了,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拉花型的過程,每個人的力道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立體之美,卞柔勻給他們很大的創意空間,大家做得很有成就感。

卞柔勻回憶,多年前一位越南同鄉拿一個果凍給她,看了很開心,從此愛上它,開始投入研法製作。起初跟越南姊妹一起做,做出興趣來,看到別人的作品,在對照自己做的,總覺得缺少真實感沒有靈魂。她自我要求越來越高,不斷的去拜師學藝,三年前跟一位歐洲來的老師學習,才明白還有很多地方不懂。她表示,以前驕傲的個性,以為自己有能力;事實不然,要不斷請益與練習才會進步。

◎落地生根 步步踏實

據說蒟蒻果凍早期發跡在西班牙,傳到越南後再傳到臺灣。卞柔勻強調要做到立體形狀,需要反覆練習,雖然透過各種模型接在針筒,拉出各式花型,此時「心要靜,手要輕柔」,也因為這樣,卞柔勻磨出耐心,脾氣變好了。以前她準備果凍材料時,為求方便,使用很多替代品,但是做出來的成品不如預期,讓她體會到凡事要步步踏實做,也落實於生活中,遇到事情會靜心面對,耐性處理。

卞柔勻十八歲嫁來臺灣,2002年華航空難,看到穿著藍衣白褲的團體在幫忙,覺得很好奇,經由介紹開始收看大愛臺,慢慢認識慈濟。但由於自己想太多,沒有勇氣加入慈濟。之後女兒的國小老師是慈濟人,邀他們參加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活動,但當時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認為自己是新住民,不敢踏進慈濟。直到五年前懷著老二,看到樓下穿著慈濟制服的志工,主動告知想參加慈濟活動,從此離不開慈濟。

柔勻開始參加社區志工課、人文飄香課程,發揮專長在三重園區開設「製作蒟蒻果凍班」。也不吝分享製作果凍的技術,讓許多新住民和弱勢婦女習得一技之長,進而創業,也在某技術學院授課。

「知足常樂」卞柔勻在臺灣落地生根將近二十年,覺得自己萬事知足,生活上方感受很幸福,在異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圖左 :卞柔勻在臺灣落地生根將近二十年,走出自己的一片天,覺得自己知足很幸福。[攝影者:施玉惠]
圖右 :三重園區「蒟蒻果凍班」的九位學員,製作六百個蒟蒻果凍,與海外學員結緣。[攝影者:施玉惠]

圖左 :蒟蒻果凍成品呈現五顏六色的花朵是來自天然食材,可安心享用。[攝影者:施玉惠]
圖右 :果凍班學員透過各種模型所串接在針筒,拉出各式果凍花型。[攝影者:施玉惠]

圖左 :果凍班學員的每個人力道不同,果凍呈現出不同的立體之美。[攝影者:施玉惠]
圖右 :卞柔勻不吝分享製作果凍的技術,讓新住民和弱勢婦女習得一技之長。[攝影者:施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