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人文資糧入心 不當名稱學佛人

人文資糧入心 不當名稱學佛人

E-mail 列印
參與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研習會,第二梯次三重場,來自中國大陸西南與東南地區的四百四十四位學員,20日清晨四點晨鐘即起,五點鐘齊聚共修〈無量義經․說法品〉,大家從經文中去深入諸佛菩薩之本願。

◎資糧道糧 慈悲法印

今天團隊為大家準備特別的早齋,就是利用「靜思穀糧」沖泡的飲品,除可以直接嚼食外,在災難現場也可以將餅乾狀的穀糧軋碎,然後加入適量溫水或豆漿,這種經由穀物及果仁研磨而成,製作成餅乾狀的穀糧,就成為可供充饑的飲品。

「慈悲的法印—-大陸賑災緣起」,靜思精舍德懷師父分享,慈濟在五十多前,證嚴上人在小木屋潛修,經與三位修女對談,前往鳳林探視時,在診所門前看到地上「一灘血」,激發悲心大願,因而在1966年創立慈濟克難功德會。

慈濟的第一位照顧戶,就是來自廣東尋親的林曾老太太,志工一直照顧她到1970年2月往生,還為長者完成後事;第一件醫療照顧個案,則是集資五千元協助盧丹桂進行青光眼手術,雖然後來發生因兩棵高麗菜,當事人輕生憾事,卻也從此建立訪視複查制度的模式;此外在1967年11月第一次為照顧戶建屋,1969年2 月第一次冬令發放,1969年艾爾西颱風後的大型賑災,都是慈濟走遍全球九十四個國家源起的足跡。

1973年慈濟辦理設立登記時,即確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目標。德懷師父帶領學員回溯大陸慈善的因緣,1991年,大陸華東與華中地區發生嚴重水患,十九個省份受災,災民近二億人。當時上人行腳彰化途中,即開始呼籲啟動救災,當時猶須募集社會大眾的愛心,才能成就大陸賑災。雖然政府已經開放兩岸交流,然而當時兩岸正處於局勢未明時代,大眾對於慈濟前往大陸賑災,多所誤解與責難,志工走上街頭募款,甚至遭受部分民眾惡言相向。

「一粒米中藏歲月」,不捨民眾受苦受難,雖然難行毅然能行,上人期待人人不分此岸彼岸,心中要有愛沒有怨,打開兩岸狹隘的地域觀念,跨出我們的腳步,將不可能轉為可能,排除萬難做就對了;尤其當時民政部閻復明副部長的大力鼎助,慈濟得以從安徽省全椒縣開始,進行直接、重點的救助。

爾後陸續在1993年湖南湘西;1994年廣西融水,廣東、千島湖事件;1995年臺海危機時,湖南、江西、安徽、廣東、遼寧五個省份,十六萬人次;1996年青海與雲南麗江。一路走來,二十多年來堅持「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關懷,志工走上人要走的路,去愛上人所要愛的人,才能成就今日大陸慈濟志業的宏規。

◎法脈宗門 四弘誓願

慈濟文史結集研修中心編篆處主任洪素真,在「法脈宗門探源」課程,分享自己生活體驗,她說我們時常稍一不慎就會「迷路」,不過只要能夠確定自己的目標與方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雖然慈濟創立至今只有五十多年,但我們乃是根源於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誓約。佛陀辭親割愛出家修行成就大愛,就如二千七百年前《詩經》,只牽你的手所云「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約。

在慈濟世界,在事相上每一個人各有其良能,但是在理相上則須有共同的目標,認識行動法源的來處,不斷拉高自己的眼界,擴大自己的境界,讓自己的資糧日益飽滿,把回家的路接好,就能找到回到慈濟的路。「靜思」是理,「慈濟」是事,必須具足靜思法脈精神理念,才能成就慈濟宗門事項。因此如果不具靜思法脈,變成只會做慈濟事,精神理念不穩固,面對人事與環境的紛擾,就容易產生偏差。洪素真提醒:「誰在做主?我們的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個性,個性就會決定我們的命運。」

秉承師公印順導師予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教誨,上人也期許弟子「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的慈悲喜捨宏願,洪素真說這就是法脈宗門的緣起。早在1989年時,上人就已經明白告訴志工黃思賢,我們既不屬於任何宗派,而是將禪運用在實際行動中,力行佛陀教義精神的「慈濟宗」。

從2016年起開始進行法藏系列編篆,志工根據上人數十年來的開示法語,進行結集彙整。在創新中再度面對歷史的向度,探究慈濟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的根源。參與結集猶如學習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精神,以及鑑真和尚行願傳法之路。而身為弟子者,更要精進聞法,將法深植入心,法若不斷,緣就不絕。

「唯有承擔,用生命來理解苦集滅道的真諦;用行動見證慈悲喜捨;用慧命鑄成菩薩身影。」洪素真期待每位志工都能薰法入心,成就自我的慈濟道業。

◎人文志業 行動傳法

面對網路無遠弗屆,資訊快速傳遞,如何善用科技傳法已經成為重要的課題。人文志業中心何建明副總監就帶領同仁,與學員分享「人文志業行動傳法」。何建明首先請教大家:「如果沒有大愛電視臺,世界會發生什麼事?」報真導正,志為人文,大愛二十,為愛堅持。人文志業中心不論是電視、平面媒體,都是在書寫現代經藏,每一則報導都是在為呈現每一顆珍珠,並且聚集無數的珍珠讓它相互輝映。在大愛臺的報導中,人品典範用生命做慈濟,所以何建明強調:「有人做,就要有人做記錄;有故事,就能傳揚人間的美善。」這就是慈濟人文的使命。

大愛電視臺任家珍副理,也以新聞從業人員的角度,為大家分享「為什麼需要大愛新聞?」媒體高度競爭環境下,傳遞真實與美善則是媒體工作者,必須堅持的原則;廣播部經理慈韻也分享,因應時代慈濟廣播走上網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不同時段的節目內容,聽眾可以自行選擇收聽,只要透過行動網路,聞法將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新媒體創意中心組長崔菊芬,則為大家介紹《大愛行》,如何善用網路科技與三C,行動聞法進而分享聞法心得。

下午課程中,人文志業法音組范姜婷,繼續為大家分享法音如何宣流,如何善用讓法音繞全球;高僧傳製作人陳淑伶,也為大家分享製作系列戲曲節目的目的,以及所面臨的困難與考驗;人文推廣部于東玫繼續為大家分享「大愛之友」,對於一所非營利的電視媒體,必須有來自十方大德的支持,也唯有每一個人都能護持,才能維繫大愛電視臺的長遠運作。

◎育化英才 薰法入心

「教育志業現況及展望」單元中,教育志業蔡炳坤執行長分享--慈濟教育志業的範疇、概況一直到發展目標。目前在臺灣共有慈濟科技大學、慈濟大學四校、慈大附中與臺南慈大附中等四校,還有其他如在海內外等幼兒園、人文學校等教育單位。而慈濟所援建的學校,在臺灣九二一地震時,共有五十一所學校,而在近年在臺灣推動減災希望工程二十六所,截至2016年止在海外共援建二百零六所學校。而慈濟培育人才期待達成「三跨」,即跨科系整合,跨校合作與跨業交流。

同時也期待做到人才「四修」,即長時修、無餘修、無間修及尊重修的目標,並且培育人才「五力」的目標,即達成精進力、定力、信力、念力與慧力的目標。面對教育環競爭,發展慈濟教育人文完全化,並且以全球思惟在地行動,讓人才深具國際視野為教育發展的目標。蔡炳坤以靜思語:「知道,是知而行道;能『行道』才是真『知道』。」與大家共勉。

慈濟大學人文室林曉君主任,慈濟科技大學何玉菁主任秘書,分享慈濟教育的特色與主軸。遠在非洲南部,雖然距離與語言上的隔閡,但是黑珍珠們薰法的毅力卻讓人動容;在「薰法香,法入行」單元中,大愛電視臺記者楊景卉與鄧志銘,分享他們所製作的《非洲三千里》系列報導。在賴索托八十七歲的恩塔碧珊阿嬤,為了薰法在寒冬中,她必須從清晨四點徒步十公里,在四個鐘頭路程中,每當遇到路人詢問,她還藉機分享慈濟,希望對方能夠跟著她去了解慈濟,而為了薰法,節目內容還必須經過多次不同語言翻譯,但是卻深植他們的內心。

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游明謙醫師,2011年因負責醫院評鑑而接觸慈濟,便對慈濟醫院有不同的感受。在2014年5月參與營隊活動而接近上人,當年9月就到臺北慈院報到任職,並且在2016年開始參與志工培訓,因為薰法的因緣,當時上人正在講述〈法華經․化城域品〉,才瞭解醫療志業乃是化城,而在自習〈譬喻品〉中才醒覺,原來自己就是經文中所述的窮子,由醫師也自我期許,能夠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尊者,能夠到各處為眾說法傳法。

來自湖南省長沙的方丹,修學佛法二十年,自從接觸慈濟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名稱學佛」。人說「開慧楞嚴,成佛法華」,在慈濟聽聞上人說法,才明白過去從心外求法,而現在在慈濟走真實之路。體悟到「自他同體,利他之心最利己」的道理,尤其七月份長沙發生嚴中水患,志工走入災區為民眾清理家園,將近一個月時間,還有來自上海、廣東的法親家人協助。

在實際的付出中,體悟到法華是真實法,天天薰法妙不可言,而在〈方便品〉中更提醒我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方丹也提醒大家:「自性學佛,任何一件事,都是從一個決心開始。」期待人人都能法入心,法入行。

充實緊湊的課程,藥石過後學員繼續進行知心相契,藉由相互分享一解心中疑惑。滿懷期待明天上人將親予授證,圓滿今天的課程。

圖左 :大愛臺記者楊景卉與鄧志銘(左、右),分享《非洲三千里》系列,報導非洲志工薰法的感人故事。[攝影者:詹予慧]
圖右 :來自湖南長沙的方丹從「名稱學佛」由心外求法,到進慈濟後轉而走真實之路。[攝影者:詹予慧]

圖左 :靜思精舍德懷師父分享「慈悲的法印—-大陸賑災緣起」,學員埋首筆記,期待將法深入內心。[攝影者:詹予慧]
圖右 :清晨即起,學員在常住師父帶領下共修共修〈無量義經․說法品〉,深入諸佛菩薩之本願。[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新媒體創意中心組長崔菊芬,則為大家介紹《大愛行》,如何善用網路行動聞法分享心得。[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分享「教育志業現況及展望」,期待教育培育人才五力。[攝影者:賴大灥]

圖左 :靜思精舍德懷師父分享「慈悲的法印--大陸賑災緣起」,難行能行開啟慈偈大陸慈善志業。[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來自湖南長沙的方丹(中)從「名稱學佛」由心外求法,到進慈濟後轉而走真實之路。[攝影者:陳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