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音傳愛 行動傳法

慈音傳愛 行動傳法

E-mail 列印
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 第二梯次在慈濟板橋志業園區展開。「為社會注入清流,見證社會大愛,更為慈濟寫下大藏經。」11月19日下午,課務團隊安排人文志業中心副總監何建民、廣播組慈韻 、新聞部任家珍、法音宣流范姜婷、以及行動傳法崔菊芬,分享使命與願景。

◎像蓮花的大愛台

課程開始,大愛電視台副總監何建明首先分享:1998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大愛台,目前進入二十歲生日的倒數時刻。過去二十年,大愛台不僅在臺灣也在全球,創造很多不可能的事情。歷程中,常有人問,為什麼證嚴法師要辦電視台?他問學員:「大家希不希望看到災難?」學員大聲回應:「不希望﹗」再問:「希不希望我們的社會祥和。」答案是肯定的;祥和社會淨化人心,是大愛台的使命。

當螢幕上秀出由衛星空拍擷取的大愛台外觀畫面,見到它像是一朵蓮花,此刻悠悠傳出何建明感性的話語:「大愛台一直有個傻傻的夢;希望我們就像是一朵清淨的蓮花,開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傳出香味,而且可以飄到很遠的地方。」

近日, 上人經常開示:佛教講的是慈悲,慈悲的核心精神就是大愛。何建明也表示,大愛是無私且利他的行為,但當每次有貴賓參訪大愛台時,他最害怕被問到為什麼電視台要稱「大愛」,他會帶著去看一張由大愛台設計的海報「佛在人間」。當遠遠的看到這張海報, 他請問大家看到什麼?有人回答:「是佛陀,一位非常慈悲的長者,看著這個世界。」這張照片是大愛台特別設計,是全球四千多位慈濟志工在世界各地行善的足跡。

每個人都有為社會付出的力量,可是一個人付出的力量夠不夠,如果有一個平台,凝聚大家的力量,把很多的愛加起來,許多不可能的事情就可以做得到。上人說:「滴水可成河、粒米可成籮,積沙可成塔。」當很多人的愛聚集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創造出苦難中發光發熱的寶塔。

◎為清流 感動起而行

接著,新聞部任家珍也對學員說:大愛不做聳動的新聞,現今社會善惡在拔河,大家若有看過臺灣的新聞,應該會了解臺灣新聞有三多「監視器畫面多、行車記錄畫面多、手機畫面多」,以往的人總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臺灣現在的媒體環境,是記者不出門也能做新聞。

任家珍期許大愛台能夠成為一股清流;清流能夠感動觀眾,讓收看大愛新聞的孩子或是家庭,不變壞;不會吵架起煩惱心等等。希望大家透過觀賞大愛新聞,可以得到心靈的寧靜或省思。啟發善念之後,哪怕只有一個人得到感動,進而起而行,就會達到大愛新聞的效應。

就像今年8月,宜蘭監獄開始與慈濟志工合作,在監舍裡安裝電視,頻道鎖定大愛頻道,每天晚間七點到九點鐘兩個小時。提供大愛新聞、人間菩提、大愛劇場,希望讓收容人在心靈上有沉澱的作用,記得監獄所長說過:大愛台是最乾淨的電視台,如果我們以空氣汙染嚴重指數來比喻,或許大愛台、大愛新聞及廣播是現在媒體環境中,一口新鮮的空氣。

◎慈音傳愛 行動傳法

手指一點聽見大愛,三十二年來廣播組慈韻優柔的聲音吸引眾多聽眾,她歡喜分享,當年因應需要,上人請她做廣播節目,她毅然辭掉公務員轉入慈濟。有人問,早期克難沒有自己的辦公桌,問她是否有後悔過? 她以上人的叮嚀回應:「永保新鮮感、化複雜為簡單。」還說,擔任臺語新聞主播不要擔心和操心,只要站穩腳步,用對力氣。

「因為有慈濟才有今天的我,因為有慈濟才可用聲音與大家廣結善緣。」11月份是大愛廣播三十周年慶,在大愛廣播任職二十六年的慈韻,覺得自己有責任整理大愛廣播的歷史,所以有《音緣廣播行願三十》這本書,照片中廣播群組同仁一起打拚的成績。長期的耕耘,大愛廣播2016年榮獲臺灣廣播界最高榮譽金鐘獎。她也分享,如何利用大愛網路電節目&網頁收聽,包含慈濟法音、Live現場、音樂及講座、學習與生活、海外節目,隨處可聽非常方便。

生活有法真好,法音宣流組范姜婷分享聞法的好處;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正向思考力,如果用負面的思考面對事情的變化考驗,就會起煩惱;反之,若是以正向的思考,煩惱就會減少,這需要學習與不斷的精進。以一則慈濟人被人倒會三千萬的故事來呈現,上人如何用智慧解開她心中的煩惱,讓現場所有的學員瞭解,聞法對人生的益處。因此,她期望大家要常看法音節目,並且要運用於生活中。

行動傳法,淨化人心。崔菊芬分享慈濟大愛微信 WeChat搜尋--大愛行,雖然分隔兩地,藉由科技的發達,看到慈濟、了解慈濟,就會有心靈共鳴。最後她說:「相信在場的每一位,都願意為世界的更美好而努力,希望大家善用寶貴的時間,慎選媒體成就大愛涓涓的清流。」

圖左 :激起善念之後,感動進而起於行動,就會達到大愛新聞的效應。學員觀看大愛新聞紀錄影片非常感動,眼眶含著盈盈淚光。[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透過大愛新聞、網路或是手機,讓心靈可以得到安靜跟平靜,激起善念,感動進而起於行動,都達到大愛新聞的效應。[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大愛台人文志業各單位同仁共同分享,慈濟人文志業的使命與願景。[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法音宣流組范姜婷分享聞法的益處,可以幫助我們有正向思考力。[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人文志業同仁分享,多聞法,把法用在生活中,用智慧開啟心靈的煩惱,學員用心記錄。[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當很多人的愛聚集的時候,其實可以創造出苦難中發光發熱的寶塔。學員深入在分享中。[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如果以空氣汙染嚴重指數來比喻,或許大愛台、大愛新聞及廣播是現在的媒體環境中,一口新鮮的空氣,學員非常的歡喜。[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手指一點聽見大愛,三十二年來,廣播組慈韻優柔的聲音吸引眾多聽眾,她歡喜分享在大愛廣播的點滴。[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崔菊芬分享慈濟大愛微信( WeChat),藉由科技的發達,雖然分隔兩地,透過同樣的宗教思想;看到慈濟、了解慈濟,會有的心靈共鳴。[攝影者:梁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