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靜思勤行 子媳追慈父芳蹤

靜思勤行 子媳追慈父芳蹤

E-mail 列印
「繼續做慈濟喔!」2016年秋後,李林素蘭帶著十多位家人,回花蓮見上人,感恩慈濟人、大愛臺為八月過世丈夫李清波所做的回顧影帶,專程送到美國告別式追思用。在精舍,上人見到李清波的兒子李欽榮一句「繼續做慈 濟喔!」接著說:「你還有話說嗎?」李欽榮靜默,他知道該承續父母的慈濟路,決定與妻子高詠惠一同走上慈誠和委員培訓。

你還有話說嗎?

李清波夫妻倆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三十多年前在自家大樓內設有「華藏講堂」,常請出家師父來講經弘法。因緣認識慈濟後,得知上人正四處奔波籌建花蓮慈濟醫院,李清波毅然決然將吉林路的講堂提供出來,作為上人行腳臺北弘法利生的處所,也就是資深慈濟人熟知的「臺北吉林會所」,時為1984年至1988年間。

嗜好飼養水族魚類三十多歲的李欽榮,因為樓上做道場不能養魚,那就在大樓地下室設置一座座水族箱飼養鍾愛的魚兒。「大魚缸裡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蝦子吃水草。修習佛法多年,講的是愛生、護生,樓上是講經拜佛的道場,地下室卻是生命的屠場。」愛養魚又香菸不離身的兒子,讓長年茹素的媽媽李林素蘭相當苦惱屢勸不聽。一日特地請上人親臨地下室,與年輕的李欽榮展開一場二十多分鐘的論辯。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沒想到上人記憶深刻,一句「你還有話說嗎?」勾起了李欽榮的回憶。當時論辯後,上人淡淡地跟他說:「你愛抽菸,一天省一包菸的錢,投入竹筒,給師公來救助貧困的人。」還來不及思考的他,三天後因病發燒,全身腫脹住院,結果煙癮在病床上吊點滴中戒了。承擔「養魚公會理事長」的李欽榮也下決心不再養魚。

追思會上 悔三十年無明

「每回上人來到聯絡處講經,搭電梯總是好多人,屋內大家肩靠肩地坐著,人滿到樓梯邊還是人。」李欽榮夫妻記憶中,臺北的家是這樣。一年後舉家移民紐西蘭,十年後搬到美國南加州。家庭生活幸福順遂,夫妻時有感恩心,想做志工回饋社會,但礙於家業,總是認為孩子大了再來做志工。等!等!等!孩子大學畢業,基本責任已了,2015年夫妻倆開始投入美國南加州爾彎的慈濟社區活動。

2016年8月李清波於睡夢中,在美國安然辭世。告別式會上,大愛臺特別製作追思影帶,播放李清波的慈濟路身影。「移民後,只知爸爸、媽媽做慈濟忙於慈濟事,有十多年做上人的司機,全臺走透透,關懷會務與訪貧,其他到底做些什麼,不是很清楚。」影片裡父親的身影,大愛臺點點滴滴記錄著,讓李欽榮斗大淚珠滾落。原來三十多年來父親緊跟上人,愛慈濟恆持護法心堅定,環保、國際賑災不缺席。

「年輕時,見上人發宏願籌建醫院,總認為是出家人的夢想。沒想到一晃眼三十多年,上人始終如一不變的精神,才驚覺自己的傲慢。」李欽榮語帶懺悔幽幽地說著往事。

佛法落實生活 不再是旁觀者

他談起,「在美國慈濟人可以向某一個人募得大筆款項,但是普羅大眾成為會員人數成長得非常緩慢。」這反而讓上人憂心不已。「師父要弟子廣結眾生緣,募每個人的心,集小錢行大善,讓人人都有機會種福田。」李欽榮提到上人的囑咐,是他今後努力的方向。

在美國,多數人來自不同的族群、國度,有著語言的隔閡,「募心很難,但是難行還是得行」,他發願努力做。

一旁的妻子高詠惠猛點頭說:「一次靜暘師姊分享上人要她『買火車票』的小故事;看似小事,卻是大事。有人臨時加進來,有人臨時退出,更改時間等等。」小故事蘊含著佛法,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做慈濟最難的是人事的問題,如何做到「前腳走後腳放,難行能行,做就對了!」考驗著志工的智慧。

以前高詠惠認為佛法深奧難懂、枯燥無味。加入慈濟參加讀書會、學習靜思茶道與花道,接觸上人的法。聆聽上人講經一個小故事接一個小故事,以生活中實例來論證,常常聽著就著迷忘了做飯,被先生取笑。

高詠惠悟到說:「日常生活就是一部活字典。」原來「學佛」,不是研究「佛學」,是「佛法生活化」。不是只閉門研究佛法理論,而是很用心地將佛法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不要光把經典拿來念,應該要腳踏實地去力行。「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佛不是求來的,而是要身體力行。

「人生最高的價值,是有愛、有感恩,彼此間相互感動。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別人自然可以愛我們。」每一次參與慈濟加州『大愛蔬果發放車』,照顧以罐頭食物為伍的弱勢民眾,有一份健康飲食,志工隊伍總可見七、八十歲老菩薩付出的身影,最令高詠惠感動。她提到:「天堂、地獄的差別一念間。天堂不遙遠,地獄近在身邊;珍惜付出愛,好心好願轉好命。」

「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一堂慈濟文史編纂處洪靜原主任「法脈宗門探源」論述,也是這樣鼓勵學員。「唯有踏踏實實地做,實踐佛法生活化的方便法門,擴展生命的價值。」洪靜原情真意切、字字肺腑的說著,李欽榮、高詠惠夫妻歡喜聽入心,更加堅定了弘揚靜思法脈,勤行道的願力。

圖左 :定居美國的李欽榮(左前二)回臺參加「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專注的聽課。他要繼續父親,也是資深慈濟志工李清波的願,加入慈誠委員培訓,菩薩道上持續接力。[攝影者:施教岩]
圖右 :「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一堂慈濟文史編纂處洪靜原主任「法脈宗門探源」論述,更堅定了李欽榮、高詠惠夫妻弘揚靜思法脈,勤行道的願力。[攝影者:施教岩]

圖左 :年輕時,見上人發宏願籌建醫院,總認為是出家人的夢想。沒想到一晃眼三十多年,上人始終如一的不變精神,才驚覺自己的傲慢,李欽榮幽幽說著往事。[攝影者:施教岩]
圖右 :加入慈濟的高詠惠悟到說:「日常生活就是一部活字典。」原來「學佛」,不是研究「佛學」,是「佛法生活化」;佛不是求來的,是要身體力行。[攝影者:施教岩]
圖左 :志工以靜思語與學員結緣,高詠惠(左二)滿心歡喜接受祝福「心寬運通 福就來」。[攝影者:游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