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訪視推手 點亮光明 暗室‧燭光

訪視推手 點亮光明 暗室‧燭光

E-mail 列印
林淑梅1961年11月1日出生在台南縣佳里鎮,排行老大,有二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小時候常與奶奶到廟裡,吃到素食餐覺得真好吃。當她看到長輩要殺雞時,哭著吶喊:「不要殺!好可憐喔!」她哭完了,還是照樣吃肉, 但內心總覺得眾生很可憐。

省立高中沒參加畢業典禮,淑梅就報考公路局當車掌小姐。因家裡很窮,每月將薪水袋原封不動交給父母,自己寧可餓肚子,省吃儉用。當車掌小姐期間,在苗栗三義路段上坡時,有一部車子忽然變換車道,生死一線間,逃過一劫,自己覺得命很大。

1981年與余天佑先生結婚,育有兩男一女。1984年加入慈濟會員,從環保做起,1994年警察聯誼會草創之初,淑梅是警聯會新泰區功能組的負責人。

1997年元月3日受證,法號「慮快」,委員號「6326」,英文名字「SHU-MEI LIN」同修余天佑,法號「惟快」,委員號「6326」。1999年到菲律賓參加義診,回國後,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隨即投入博士的家、南投賑災,以及花蓮桃芝風災的探勘訪視,看見生離死別的痛苦,體會人生無常。

◎快言快語 入訪視修行

從1995年開始,淑梅至今已做了二十幾年的訪視,足跡踏遍台北、基隆。淑梅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常常尚未深思熟慮,就把話講出去,偏偏又喜歡當糾察隊,時常得罪人。她牢記上人期勉:「在慈濟團體裡面,還有很多的人我是非要修行。」

承擔訪視工作,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電話,若接到台北分會轉來的新個案,她要馬上聯絡組員,討論狀況,約定訪視時間,再進行家訪,評估個案不同的需求。事情雖然繁瑣,但能幫助案家渡過難關,從黑暗中迎向陽光,是她最大的安慰。

淑梅剛開始看個案時,有時也會有退卻的念頭。有一次,淑梅聽到的話和事實不符,馬上打電話詢問訪視組員,組員的回答卻是:「妳是在教訓我嗎?你比我資淺呢!我告訴妳,慈濟我不做了,這個因果妳去承擔。」

電話掛下,淑梅哭了兩天。事後自我檢討,是自己不應該去批評別人的行為。「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那就是一種傲慢心,也是淑梅的習氣,無形中讓她得罪了很多人。之後,淑梅再去找那位訪視組員,看到對方眼睛一直瞪著她,不給她好臉色看,淑梅雖然感到有些挫敗,不過她覺得有錯,就應該道歉懺悔。

然而,對方採取不原諒的態度,當下,淑梅發覺她和這位組員有共同的個性,就是性子耿直。後來,淑梅誠心地道歉,說明自己不是有意的,她也瞭解到淑梅是沒有心機的人,彼此把話講開了,反而成為了好朋友。

◎ 訪視生智慧隨處養心

訪視的智慧,是來自經驗的累積,還有資深師姊的經驗傳承。所以對待個案,淑梅牢記上人的敦示:「藉事練心,繫緣修心,隨處養心。」

訪視是一個團隊,對案家的狀況評估、要補助的方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當意見不同時,有的組員會很生氣:「啊,我不要看了。」當下,淑梅覺得很挫敗,組員再也不要看個案了,該怎麼辦?

訪視人員的人手原本就相當欠缺,身為訪視組的負責人,淑梅不但要看個案,更要輔導組員,讓她們保有這份不退轉的道心。淑梅雖然感到疲累,但她知道優秀的人才必須要留下,這是淑梅的責任和使命。

當下,淑梅勉勵這位組員:「師姊,妳很棒的,我們出來看個案,就是要看到不同的觀點;你的觀點沒有錯,我的觀點也沒有錯。」討論個案的時候,淑梅會去找舊的個案,告訴組員評估的方法,出發點是什麼?為什麼需要這樣處理?藉由努力的溝通,淑梅得到組員的認同,誤會解開了,訪視工作亦能順利進行。

◎苦人所苦陪伴案家走出幽谷

淑梅以真誠之心對待案家,所以常令案家認同她。若案家跟淑梅有類似的人生遭遇時,她會把自己經驗與案家分享,而案家覺得淑梅同理到他了,因此就願意把心裡的苦說出來,也願意聽淑梅怎麼去轉心念,案家也會學習慢慢放下怨恨。

比如:有一個案主何先生,二十幾年前中風,家裡有一個重度智障的兒子,去年三十幾歲的兒子又燒炭自殺,今年母親又因跌倒臥病在床。這個家庭如同人間地獄般,但慈濟人長久以來的陪伴與關懷,讓他走過無數的苦難。何先生想到往生的兒子、重度智障的兒子、年邁又臥床的母親,心真的很苦。

訪視團隊持續關懷,淑梅拍拍何先生的肩膀:「慈濟人二十幾年來的陪伴關懷,你也都一步一步走過苦難,渡過難關。上人說:『兒子的離去,就好像風箏一般,你要把風箏線剪斷,兒子才可以自在地到他想去的地方,不要牽絆著他,讓他走不開。』」何先生邊哭泣邊點頭,祝福他能振作起來。

◎關懷苦難教育自己

淑梅長期投入訪視,她看到自己心念的起滅,反觀自性;當自己心念被帶走的時候,會注意自己身體的反應;當生氣時,淑梅心跳會加快,肩膀很硬,臉也脹紅了,這時,她會告訴自己:「不行,這樣會妨礙我的平等觀。」 然後,她會快速地把情緒拉回來。淑梅認為看個案可以對治自己的心念情緒,她感恩這些案家給她教育,也是她學習的對象。

有時候個案很多,淑梅會感到無力,煩惱心起,她會想著:「怎麼都沒有人來承接啊!」但她想到上人說:「慈善是我們慈濟的根。」她會告訴自己:「是我們自己要來跟隨上人的,訪視是上人最掛心、最擔心的志業,我不做,誰來做呢?我們就來當這些土壤,滋養這些根。」淑梅知道這是她的本分,也是使命。

做了訪視之後,淑梅心直口快的習氣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一句話要出口的時候,她會先在頭腦裡思考一遍,面對個案,她需要用什麼言語,可以去安慰到案家,可以去同理到案家,再把那句話講出來;不再像以前一樣,一句話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

現在,淑梅會想到訪視是慈濟慈善的根,我們都發願要當上人的弟子,就要幫上人扛起如來家業,不能讓一個訪視組員因某個個案而退轉,她還是要想方設法,用最真誠的心去跟組員分享,而淑梅當下就會生起轉念和容忍的一念心,化解彼此的問題。

◎失去好緣珍惜擁有

要做志業,也要做家業的淑梅,時常一根蠟燭兩頭燒。想到先生還在世時,有時候她去看個案,回到家來不及煮飯,先生就會嘀咕,還要求菜一定要排整齊再切,而淑梅一邊捻菜,還一邊不高興地回答:「還不都一樣,為什麼一定要切整齊?」淑梅的先生個性拘謹(龜毛),超愛乾淨;本來淑梅心情很好,被他一唸,火氣都上來了。淑梅事後回想:每次都為了這些小事而吵架,實在沒意義,回想起來是自己不對,深自懺悔。

現在的淑梅,每每想到先生,就會生起感恩又不捨的心,也自省沒有做到上人所說的:「和顏悅色,輕聲細語。」若那時自己能聲色柔和,或許也不會讓她的先生帶著這麼多的遺憾往生!現在的淑梅更加珍惜每一個善因緣,與人人結好緣。

圖左 :2010年12月25日,在台北縣泰山鄉綜合體育館舉辦歲末祝福,林淑梅演出推廣素食的話劇。[攝影者:鄭振村]
圖右 :2015年12月20日,在慈濟新泰聯絡處舉辦歲末祝福感恩會,林淑梅捧心燈進入祈福會,準備傳遞心燈。[攝影者:余俊傑]

圖左 :2015年12月20日,在新泰聯絡處的歲末祝福感恩會中,志工林淑梅陪伴照顧戶奶奶上臺分享。[攝影者:鄭嘉裕]
圖右 :女兒余佩琁在花蓮慈濟護專畢業時,與家人歡喜合影。[攝影者:林淑梅]

圖左 :2008年參與慈濟活動,回到花蓮精舍與先生合影。[攝影者:林淑梅]
圖右 :林淑梅抱著大兒子余宗翰與先生在家裡客廳合影。[攝影者:林淑梅]

圖左 :2017年3月3日,志工林淑梅關懷照顧戶,她看到照顧戶能自立做手工餅乾銷售,也歡喜參與。[攝影者:徐璟宜]
圖右 :2017年9月10日,志工林淑梅帶著臺北慈院的新進護理師到照顧戶家打掃,讓她們能見苦知福。[攝影者:余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