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陪伴關懷歷三代 細數19年溫馨路

陪伴關懷歷三代 細數19年溫馨路

E-mail 列印
12月2日陰霾的天空中難得露出溫暖的陽光;板橋後埔區信義路上的寧靜小巷中,中午一點左右來了六十多位身著藍衣藍褲的慈濟志工。大夥兒戴著口罩,拿著手套、大垃圾袋等在照顧戶林女士的租屋處,幫忙清空屋內雜物。

訪視志工張茂陽從19年前就開始關懷這案家,雖然他的眼睛昨天下午剛開完刀,但還是趕來關懷並說明。張茂陽表示:「張家原住土城,由當地的慈濟人負責關懷。民國88年左右搬到板橋後埔區,就由我們繼續關懷。他們原本是販賣釣魚裝備用具,有著規模不小的公司,家業中衰後,家人的健康也一個個出毛病。」

張先生(林女士兒子)先是糖尿病截肢、洗腎,中風後又開腦部手術,妻子和孩子搬離後,他的狀況更加惡劣,癱瘓後申請長照而被安置在護理之家。長期照顧兒子的林女士也累倒了,接受過視網膜和心藏的開刀,並罹患嚴重的糖尿病,有脊椎、腰椎之病痛及腳異常腫大的問題,又常感冒;開計程車為業的茂陽師兄熱心助人,常常義不容辭載她往返新店慈濟醫院治療。

後埔區的訪視志工陳淑娟,14年前接觸這一家三代,她表示慈濟志工開始是關懷林女士的媽媽,她媽媽癌症過世後,接著關懷她爸爸,然後兒子張先生。因為林女士無法照顧相依為命的兒子,就將兒子送往護理之家,所以現在的案主就是年邁、行動不便的林女士。

因為住屋環境一團糟,房東在去年就要求歸還房子,但林女士不想搬進志工安排的護理之家;最近又經過志工安排,昨天她終於很高興的住進和兒子相同的護理之家,母子能相依為命。

志工陳瑞平接到訊息後,知道照顧戶的房東限期歸還房子,需要幫忙,所以聯絡後埔區的志工,大家合心協力地來幫忙清掃阿嬤長久累積的東西。他表示:「六十多位志工幫忙清理三個多鐘頭,載走了個兩台滿滿的環保車和垃圾車,我看阿嬤笑得很開心,大概終於清除了她的煩惱。」

志工吳淑惠很感恩週六不用帶孫子,她才有機會和先生一起來付出。淑惠表示: 「這房屋從外貌看來還好,沒想到大門一開,地面塞滿東西導致寸步難行。我們就一袋一袋的分類,發現很多東西堪用、可用甚至於還很好,但是都沒有發揮它們的用途,因為對案主林女士來說都用不上了,所以必須清掉。例如,我撿到的修指甲的小剪刀至少有4把之多,鐮刀有2把,很難想像一個簡單人口的家庭需要這麼多東西。」

淑惠想到上人教導弟子簡樸過生活,反思自己家中有時後也會有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其實生活中不需要用到那麼多東西,如果能把錢省下來,或將多餘的東西拿出來和別人分享,可以物盡其用。上人說過大家都是有福的人,應該簡樸過生活,「知福、惜福、再福」。

時至五點天色已將昏沉,空中又開始飄起毛毛雨,清掃搬除的任務也圓滿達成。志工祝福林女士和兒子同在一處後能互相照顧,安享餘年。

圖左 :志工吳淑惠(左一)表示生活中不需要用到那麼多東西,如果能把錢省下來,或將多餘的東西拿出來和別人分享,可以物盡其用。[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志工不分男女老少,大家合心接力將樓上雜物一件件清出。[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人多力量大,志工將可回收或需丟棄的大型家俱一件件的搬出。[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志工合力把可用的大型冰箱抬上環保車後,還需有人爬上去捆綁固定,以免路上搖晃掉落。[攝影者:陳正富]

圖左 :志工經過一個下午的清理,終於恢復客廳寬廣的原貌。[攝影者:陳正富]
圖右 :志工陳瑞平表示:「六十多位志工幫忙清理三個多鐘頭,載走了各兩台滿滿的環保車和垃圾車,我看阿嬤笑得很開心,大概終於清除了她的煩惱。」[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林阿嬤坐在雜亂的客廳中,吃著志工帶來的便當。[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訪視志工張茂陽從19年前就開始關懷這案家,雖然他的眼睛昨天下午剛開完刀,但他還是趕來關懷並說明。[攝影者:陳正富]
圖左 :訪視志工陳淑娟表示開始是關懷林女士的媽媽,接著關懷她兒子張先生,現在的案主就是年邁、行動不便的林女士。[攝影者:陳正富]